APP下载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2017-05-11徐青

教育界·上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研究性选题学期

徐青

一、问题的提出

不可否认,从2002年研究性学习开展以来,它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不可回避,目前研究性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却是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因网络的发展为研究性学习的抄袭提供了可能,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课时保证和常态实施的有效性大打折扣。2002年开始的研究性学习是以一种“锦上添花”的姿态出现的,为了顺应当时的形势,很多学校都在每学期专门辟出几天来集中组织研究性学习。但这两年情况变了,要给学生减负增效,许多补课都取消了,正常的课时都很紧凑,根本不可能排专门的几天来进行研究性学习。所以,一些学校开始把研究性学习与劳技课合并,放人常态实施,没有了集体组织的采访、调查,全部改成了让学生自己利用节假日分小组调查。我就曾经上过半学期这样的研究性学习:第一节课安排学生选题、分组;第二节课选题论证;第三节课写开题报告;第四节课去图书馆查资料;第五、六節课上网查资料;第七、八节课写结题报告、做课件;第九、十节课成果展示。研究中所有的调查、采访、外出活动我全部发一张表让学生课后完成;当学生提出他的研究不需要去图书馆时,我也强拉着一起去。这样的研究过程,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那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瓶颈”该如何突破呢?本学期我开始尝试组织学生进行一种“微型研究性学习”。

二、“微型研究性学习”的理解

“微型研究性学习”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研究时间短、课题着眼小的微缩版研究性学习,它会用到一般研究性学习中常用的一些方法,但又相对简单,不追求研究的固有形式。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采用个人小课题研究、集体小课题研究、活动与研究并行模式,但无论采用怎样的形式,都要注意要能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养成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增强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具体而微”是“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典型写照。

三、“微型研究性学习”的优点

(一)能较好地完成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

在很多学校,为了让初次接触研究性学习的同学了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教师往往要花2课时以上的时间去说明解释,有时教师觉得自己已经结合案例说得很清楚了,可还有学生一头雾水。于是我们经常会遇到快到成果展示时间了,有学生还不知道怎么研究呢!而“微型研究性学习”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研究的切入点小,活动时间也短,学生完全可以在老师的指引下一步步展开自己的研究,不需要一开始就掌控全盘研究。所以,也可把“微型研究性学习”归为“做中学”,经历了研究就清楚了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了。

(二)便于常态实施

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常态实施是研究性学习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纵观现在大部分中学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无法有效常态实施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选题过于分散、研究量也不尽相同,同时,班级学生中所具备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还参差不齐,教师无法掌控课堂教学的进度。

(三)“微型研究性学习”可以自由组合

单个“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时间一般为2-6课时,这就使指导老师可以根据学校的课时安排和学生的能力特点,将几个“微型研究性学习”自由组合起来,实现开展研究与能力发展的最优化。如果有些学校没有单独的研究性学习课,也可以把“微型研究性学习”穿插在学科教学中进行。

下面就是一个“微型研究性学习”学期组合的例子:

学情介绍:某班学生,七年级入学以来首次开展研究性学习,其中有20%左右的同学在小学时进行过研究性学习,另80%左右的同学对研究性学习一无所知。

课时安排:学校方面安排研究性学习为常态实施,每周一节。

具体实施及说明: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学期安排可以这样——一学期进行四个“微型研究性学习”,四个“微型研究性学习”的顺序分别为:A.关于《艺术创想》栏目受欢迎原因的调查;B.“网络使人们更加亲近”PK“网络使人们更加疏远”;C.关于校园×××现象的调查研究;D.我未来的职业规划。

对于把“关于《艺术创想》栏目受欢迎原因的调查”放在第一个研究的原因是希望能通过这个学生都非常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让对研究性学习一无所知的同学能对研究性学习有初步的了解;对于第二个课题“‘网络使人们更加亲近PK‘网络使人们更加疏远”的安排是为了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了解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同时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第三个课题“关于校园×××现象的调查研究”的研究活动目标是:让学生能进行一个完整的研究性学习;能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能结合自己的研究采用多形式的成果展示。

整个研究性学习安排一共14课时,融合活动,也预设梯度,如果能有效实施的话,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

四、“微型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注意点

“微型研究性学习”是否能成功实施,较为重要的一环就是选题。选择的课题是否适合“微型研究”,选择的课题是否符合学生的研究兴趣,这些都是指导老师要去把握的。在常规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个纯粹的指导者;但在“微型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承担引导的职责更重,一个流行广告语、一个社会现象、一个学生喜欢的电视剧等等,教师都可以及时把握,并引申出一个韵味无穷的“微型研究课题”。

“微型研究性学习”能否有效实施还在于研究的组织形式。如果每个“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都是统一而固定的先资料收集、后调查采访、最后填填表格,显然学生也不会有长时间的兴趣。因为学生与真正的科研人员不同,对他们而言重要的不是研究的结果,而是研究的过程。所以,多样化的开展形式是“微型研究性学习”中所要重视的;同时,多样化的研究形式还能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热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对相近相仿研究报告的抄袭行为。

猜你喜欢

研究性选题学期
新年刊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多一点实质少一点形式
选题有误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八年级上学期易错题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