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普通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现状分析

2015-12-12尚献芳崔胜利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兴义56400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6期
关键词:普通本科任课教师课程内容

□尚献芳 温 杰 崔胜利(.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兴义56400;.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4)

贵州省普通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现状分析

□尚献芳1温 杰1崔胜利2(1.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兴义562400;2.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贵州省13所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较少,且分布不均,覆盖面较窄,主要呈现出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为特色,新兴体育项目和休闲体育项目明显滞后的特征,基本实现了基础和选项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对此提出建议,为贵州省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贵州省本科院校体育课程

2002年8月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并于2003年新学期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实施,新《纲要》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等7个方面对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做了详尽的指导,可见国家对学校体育的重视。贵州省属于西部较落后的省份,近年来,对贵州省不同本科院校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进行系统研究较少。为此,选取了17所本普通本科院校中的13所作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体育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

1、研究方法与对象

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电话咨询的方式对贵州省13所普通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进行了调查,并运用EXCEL2003对13所高校现行大纲设置的体育课程内容进行统计整理,为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2、贵州省普通本科院校与课程资源分布情况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辖六个地级市和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本科院校的分布不均匀,贵阳市8所,遵义市2所其他4个地级市和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各1所。教育资源的分布也不均匀,其中以贵阳市和遵义市的教育资源较好。地貌有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类型,山水资源优越,且贵州省属于少数民族大省,拥有较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为开展多样的山水运动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前提。

3、贵州省普通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形式

当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形式有按照行政班教学、男女分班教学、兴趣分班教学、运动素质分班教学与俱乐部教学五种形式。这几种形式各有优缺点,以俱乐部教学形式为最优,但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师资要求较高,目前国内高校完全采用俱乐部教学的只有深圳大学。

表1 贵州省普通本科院校公共体课程教学形式统计表(N=13)

从表1可以看出:当前贵州省13所普通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形式有三种,有46%学校采用按照学生体育兴趣分班教学;有31%学校采用男女分班教学;仍有23%的学校采用按行政班教学,按身体素质和俱乐部形式教学为零。总体来说按兴趣和性别分班的学校占77%,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贵州省没有一所学校采用俱乐部形式教学,这与贵州省经济发展和高校场馆师资有很大的关系。贵州省属于西部欠发达水平,高校的体育经费投入相对发达省市较少,再加上硬件和师资力量不足,难以开展俱乐部形式教学。

4、贵州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

新《纲要》第五、六、十条指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并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因此,体育课程的设置要围绕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以课程内容为途径。

调查显示:贵州省13所普通本科院校有10所采用大一为学生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大二开设专项课的模式。基础课开设以身体素质练习和项目介绍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便于为大二选项课的选课打好基础。3所学校仍然沿用行政班上课的形式,人数较多,教师指导学生精力有限,体育课质量难以保证。这种模式以培养学生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能力为主,没有摆脱较落后的“三基”模式。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没有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终身体育的习惯。与提倡的“三自主”(自主选课、自主选择内容、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模式不相称。只有3所学校为体弱或残疾的学生开设了保健课,以保健和养生知识为主,同时辅助以太极和身体素质练习。自2003年新《纲要》颁布以来,贵州省大部分高校在执行,实现了自主选择上课内容,自主选择教师和上课时间还存在一定难度,对体弱或残疾的学生体育关怀不够,这样会导致这些学生较少接触体育知识,身体健康常识确是。

5、贵州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现状分析

对贵州省13所普通本科院校体育课程项目设置数量的调查结果显示:13所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项目最多的为24项,最少为6项,平均12项,项目开设率较高的集中在贵阳市和遵义市,其他地州院校体育课程项目设置普遍较少,尤其以近几年刚升本的院校最为突出。说明贵州省普通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开设项目存在较大差距,个别学校体育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对体育课重视不足,教学质量下滑,进而导致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减少,体质健康达标率较低。

贵州省13所普通本科院校在开设项目上,篮球、乒乓球、田径、健美操和武术课的开出率在100%,田径课不以各个项目为主,而是以走、跑、跳、投的素质练习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体能训练。武术课主要的内容是长拳和太极拳,遵义医学院将二十四式太极拳作为全校学生必修课程,贵州师范大学则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长拳,第二学期开设太极拳。其他项目开设率较高的依次有足球(92%)、排球(85%)、羽毛球(62%)、网球(46%)、体育舞蹈(46%)、体操(46%)。由此可以得出,贵州省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课设率较高的都是传统的大球、小球项目,还有就是女大学生偏爱的健美操、体育舞蹈。体操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队列队形和广播体操,技巧运动没有涉及。受贵州省申报户外运动大省的影响,定向越野课平,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模式的研究和创新工作,才能够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其次,针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开发不足的问题,应突破传统体育课程观的局限,积极的、多途径的、多层次的进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但要继续关注显性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同时也要重视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在进行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开发和应用隐性课程资源的初衷就在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预期的改变,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是隐性课程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和作用的关键。而要实现上述要求,就要注意不但要准确、全面的了解和把握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还要注意及时的针对实施的效果和反馈,进行经验总结、反思和完善。

最后,正确认识高校体育任课教师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促进高校体育任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要实现任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主要应关注如下几点问题:一是,要注意提高任课教师的教材驾驭能力,确保任课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改革的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做到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科学把握;二是,要注意提高任课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开展,使得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更加多元化,体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也更加的多样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实现对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组织和高效开展,任课教师就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组织教学能力,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组织作用和引导作用。三是,要注意提高任课教师的跨学科学习能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开展,一方面使得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更加的综合化,另一方面也使得现代教育技术开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应有和普及,而要适应高校体育改革所带来上述转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具备良好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因此,一定要重视体育任课教师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1]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李小燕.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思路[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04).

[3]叶宋忠.高校学生对体育课程期望与学习满意度之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8).

[4]杨绮.对高校阳光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思考——以开封大学为例[J].体育科学研究,2014(02).

猜你喜欢

普通本科任课教师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处见精彩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211高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税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以四川、广东和广西三所高校为例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国家创新体系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国际化思考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