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鲁木齐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建议

2015-12-11马海云贺洪燕

科技资讯 2015年22期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防治对策

马海云 贺洪燕

摘 要:近年来随着乌鲁木齐市“煤改气”工程的实施,大气污染类型已由煤烟型污染向复合型污染转变。基于2013年、2014年环境空气中SO2、NO2、PM10、PM2.5、CO、O3六项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分析阐述了乌鲁木齐市大气颗粒物的年度变化特征。建筑扬尘、机动车尾气、燃煤是乌鲁木齐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该文就这几大来源提出了颗粒物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 颗粒物污染 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X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a)-0085-02

乌鲁木齐市地处天山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市区三面环山,北部平原开阔,形成东南高而窄,西北低而阔的喇叭口形的狭谷地带。辖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大致分为三个梯级:第一级为山地,海拔2 500~3 000 m或更高;第二级为山间盆地与丘陵,海拔1 000~2 000 m;第三级为平原,海拔在600 m以下。地势起伏悬殊,坡降落差大。

根据环保部公布的《2013年3月及第一季度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报告》,乌鲁木齐综合排名倒数第10位,首要污染物为PM2.5、PM10。随着乌鲁木齐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以及石油、化工、冶金等产业规模的扩大,不可避免地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NOx)等臭氧污染前体物排放量将显著增加,大气氧化性增强,细粒子污染加重,灰霾发生频率增加,特别是2012-2014年连续三年实施“煤改气”工程后,大气污染类型由煤烟型污染向复合型污染转变的趋势更加突出,新老大气污染问题交织使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达标形势变得更为复杂和严峻。

1 乌鲁木齐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现状

2014年,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57.3%,轻度污染天数比例为29.3%,中度污染6.6%,重度污染4.9%,严重污染1.9%。与去年同期相比,达标天数比例升高6.9个百分点,五级重度污染和六级严重污染天数均降低,合计比例由16.4%降低到6.8%,降低 9.6个百分点。全市2013、2014年空气质量各级别天数变化情况见图1。

从各项污染物的年均浓度来看,与2013年相比,2014年PM10年均浓度保持稳定,PM2.5年均浓度较上年同期下降30.7%,PM2.5/PM10约为42%,粗颗粒物污染较为严重。2013、2014年各项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见图2。

2 乌鲁木齐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成因分析

乌鲁木齐市从1998年实施“蓝天工程”以来已多次开展过与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相关的研究工作,2014年在前期已取得重要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又开展了新一轮的以空气细颗粒物(PM2.5)为主的源解析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初步结论。从目前已经完成的城市的颗粒物源解析结果看,北京市空气颗粒物主要来源按影响大小排列依次是机动车尾气、燃煤、外源输送、餐饮和扬尘[1];上海依次是扬尘、机动车尾气、燃煤、建筑水泥、燃油等[2]。由此可见扬尘、机动车、燃煤是影响空气颗粒物最主要的污染因子,下面就乌鲁木齐市这三类污染源进行分析。

2.1 机动车数量激增,尾气污染日益加重

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加之车辆行驶过程中造成的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乌鲁木齐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递增,截至到2013年末,乌鲁木齐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68万辆,单位道路里程的机动车拥有量已达到314辆/公里,远高于东部发达城市。由于机动车数量和密度的不断增加导致的交通拥堵,也给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增加了壓力。

2.2 扬尘污染严重

建筑施工活动排放的水泥尘、施工扬尘也是空气颗粒物的重要源类,乌鲁木齐市建筑总产值逐年递增,2013年超过600亿元,2013年施工面积约3 600万m2,比上年增长16%。建筑施工活动的大量开展,容易造成扬尘污染,针对扬尘污染的防控压力增大。

2.3 燃煤污染大,特别是低矮分散燃煤源较多

乌鲁木齐属于典型的能源消费型城市,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例较大。2013年乌鲁木齐市的主要能源消费按消费量大小排序依次是:原煤、原油、洗精煤、焦炭和热力。煤炭消费量有所下降,但仍占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的67.19%,与29%的世界平均水平值相差甚远。

3 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3.1 继续优化能源结构,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乌鲁木齐在天然气源上具有先天的地理优势,建议全面提升天然气供应和使用能力,优化用能结构,同时加快推进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继续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促进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结合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的发展规划,合理制定煤炭消费的总量控制目标,实施煤炭消费的总量控制。

3.2 彻底治理乌鲁木齐市及周边地区开放源

目前,乌鲁木齐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30%。城市周边地区还存在大面积的荒山、裸地,以及受采矿、建材行业破坏的地表。这些开放源是乌鲁木齐市区空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若仅重视城市扬尘的防治,而忽视周边开放源的影响,则无法实现乌鲁木齐市区颗粒物污染的明显改善。应加强周边地区荒山、裸地的绿化。对周边地区采矿、建材等行业进行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对破坏的地表进行植被恢复。

控制颗粒物开放源污染重在监督管理。扬尘污染涉及环保、城建、园林、交通、环卫、电力、通信、公用等众多部门,政府应根据开放源的不同来源,把相应的防治措施和责任落实到不同的主管部门,明晰开放源控制工作的责权利。同时,赋予环境保护部门对之进行检查、监督并提出处罚意见的权利,实现治理颗粒物开放源有法可依。

3.3 优化交通出行结构,建立环保智能交通监管系统

进一步优化交通出行结构,加快公共交通建设,优化公交线网,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构建多形态、大容量、无缝化的立体交通系统,引导个体交通向公共交通转移。优化城市布局,科学分流机动车,减轻重点路段的交通压力。

建立环保智能交通监管系统。利用公安交管智能交通指挥中心的监管框架体系,建设机动车环保限行管理系统,根据机动车排气检验结果,建立含有黄绿标、机动车牌照信息的环保电子档案,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实施黄标车的限行管理。

3.4 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机制

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联动的重污染天气分级预警及管理机制。在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时,向社会发出预警并及时启动各部门的应急预案。建立完善大气污染源GIS动态数据库,充分利用乌鲁木齐市现有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平台,整合本市已开展的相关研究中已建立的大气环境质量数值预报模式,建立乌鲁木齐市重污染天气预警系统及相应的应急决策系统。

3.5 切实推进区域污染联防联控

严格落实《乌鲁木齐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污染防治要求和重点治理工程。在联防联控区域内,必须执行统一的环境准入标准及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扩大纳入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县市,开展城市复合型污染的综合治理,构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标准体系,研究区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气污染防治总体战略,提出分阶段差别化大气污染控制规划,共同推动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

参考文献

[1] 岳丽.北京市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2] 白志鹏,王宝庆,王秀艳,等.空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市防治对策
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拳击队发展研究
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5年乌鲁木齐市PM2.5变化分析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及防治对策分析
乌鲁木齐市土地征收与融资问题探讨
乌鲁木齐市将建立报废汽车管理长效机制
民族间文化认同的差异:来自乌鲁木齐市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