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研究进展

2015-12-10丘海先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肺结核肺部中医药

丘海先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广西 百色 533000)



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研究进展

丘海先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广西 百色 533000)

肺结核又称为痨病,属于传染性疾病,该疾病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肺结核疾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总结肺结核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阐述该病的中医药治疗原则,即扶正祛邪、清肺化瘀、辨证施治;介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即肺腑汤、保真汤、肺泰胶囊、结核灵片、抗痨颗粒、贞芪扶正颗粒。中医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减轻毒副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化疗药物对患者胃肠道、肝肾功能的损伤,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中医药;肺结核;研究进展

在上世纪初期,肺结核又被称为痨病,属于一种不治之症,但随着临床科学的进步,肺结核已不再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1]。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居全球第2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结核病发病率逐年降低,有所控制。但肺结核的治疗方案仍是临床不断探讨的话题,其中中医药治疗肺结核在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抗结核药物毒副作用、降低耐药率、提高痰菌转阴率、加快病灶吸收、促进空洞闭合、提高治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2]。本文就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现总结如下。

1 肺结核的病因病机

肺结核多呈慢性进展,少数可急性发病,常有低热、乏力、咳嗽、咯血等表现,属于中医“肺痨”范畴。西医认为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离不开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其发生与发展与机体免疫力、结核杆菌侵入数量及毒力强弱密切相关[3]。中医认为体质虚弱或精气损耗过甚,痨虫乘机侵袭肺部是本病形成的主要病因,病理性质为阴虚,其病位主要在肺部,日久可以进一步影响其他脏器,与脾肾两脏器的关联最为紧密[4]。

2 肺结核的中医治疗原则

痨病的中医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辨证施治,往往选择滋阴养阳、益气补血的中药材扶正祛邪,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中医药治疗痨病的关键还包括抑菌祛邪、控制肺结核杆菌进一步生长繁殖。此外,根据中国五行学说,培土生金,健补脾胃、纠正脾胃虚寒可滋养肺部[5]。选择中药时应注意木火刑金的现象,应用保肝类中药,避免中西医结合时药物对肝肾造成损伤。根据久病必瘀的说法,在应用清肺泻火中药的同时应联合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改善患者血液微循环,降低肺组织纤维化程度,改善肺部干酪样坏死现象,提高组织灌注量,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促进病灶吸收[6]。

3 治疗肺结核的中药汤剂

3.1 肺腑汤

肺腑汤由沙参、麦冬、黄芪、熟地、天冬、山药、阿胶、茯苓、炙甘草组成。林存智[7]将80例耐药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3HREZ(S)/6HRE进行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药肺腑汤治疗,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结核转阴率高于对照组,肺部胸片检查示观察组患者肺部空洞吸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亦明显升高。由此可见,对于久病不愈、抗药性肺结核,应用中药肺腑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2 保真汤

保真汤由白术、丹参、茯苓、麦冬、知母、白芍、赤芍、黄芪、柴胡、五味子、黄柏、陈皮、甘草、百合、白及、地骨皮组成。肖洁[8]将106例肺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保真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半年后的治疗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发热、咳嗽、盗汗等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且观察组患者空洞吸收率、肺结核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药治疗可提高肺结核治疗效果,促进肺结核转阴以及肺部空洞吸收,阻止肺部组织纤维化的发生,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预后。此外,中医药疗法可减轻化疗药物对患者肝肾的损伤,安全性较高。

4 治疗肺结核的中成药

中成药多制成颗粒、胶囊,减少了中药熬制过程所浪费的时间,在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同时,方便了用药者,患者依从性较好,临床应用较广泛[9]。

4.1 肺泰胶囊

肺泰胶囊包括枇杷叶、黄岑、百部、苦卖菜、太子参、川贝母、北沙参等成分。张瑞梅[10]选取12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抗结核方案进行治疗,所用药物包括丙硫异烟胺、利福喷丁、左氧氟沙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肺泰胶囊,每天3次,每次5粒。两组患者均进行保肝治疗,连续治疗9个月,分别在3月末、6月末、9月末,取患者痰液进行实验室检查和胸部摄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经治疗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观察组患者肺结核转阴、肺部空洞吸收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见,肺泰胶囊对于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促进炎症的消散,减轻患者中毒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4.2 结核灵片

结核灵片从大戟狼毒中提取而成,具有益气扶正、清肺化瘀之功效。王群[11]选取90例肺结核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应用西药进行抗结核治疗,具体方案为每隔1日清晨服用异烟肼600mg,利福平600mg,吡嗪酰胺2 000mg,乙胺丁醇1 250mg,严格执行2H3R3Z3E3/4H3R3方法控制肺结核;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联合应用结核灵片进行辅助治疗,每个月末对患者痰液进行痰液涂片检查,肺部摄片检查肺部空洞吸收情况,经检查可见,观察组患者疾病转归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中成药结核灵片在抗结核方面,与西药相辅相成,可提高治疗效果。此外,中医药治疗较温和,适合机体免疫力极其低下、不耐受化疗的肺结核患者,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4.3 抗痨颗粒

抗痨颗粒中药有效成分包括有百部、白及、三七、川贝母、大戟、薏苡仁。秦俊莲[12]采用抗痨颗粒治疗107例肺结核患者,每天2次,1次1包,每包15g,开水冲服,连续用药3个月,记录患者肺结核转阴率。结果显示,96例患者痰液检查显示阴性,肺结核转阴率高达89.72%。患者咳嗽、咳痰、发热、盗汗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4.4 贞芪扶正颗粒

贞芪扶正颗粒由黄芪、女贞子组成,具有益气养阴、健脾润肺等功效。邓俊[13]采用2H3R3Z3E3/4H3R3短程化疗方案联合贞芪扶正颗粒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其痰菌阴转率、PPD试验转阳率、T细胞亚群数量上升率均明显优于单用化疗方案组,提示贞芪扶正颗粒可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激发T淋巴细胞转化、增殖并产生特异性淋巴因子,从而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其吞噬、消化功能,以达到消灭结核杆菌的目的。

5 其他疗法

针灸、敷贴治疗肺痨患者均具有一定疗效。在养阴清热、扶正固本的原则下,以手太阴、足少阴、足阳明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操作手法为尺泽、然谷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包括尺泽、肺俞、膏盲、太溪、然谷、足三里[14],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临床实践中应用针灸治疗肺结核具有一定疗效,患者临床症状可明显改善。

6 结语

从古至今,我国传统医学积累下了许多治疗肺结核的经典方剂,均遵循扶正祛邪、清肺化瘀、辨证施治的原则。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减轻毒副作用,降低化疗药物对患者胃肠道、肝肾功能的损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但大量临床资料显示,中医药治疗肺结核只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繁殖,在杀死病菌方面无明显作用,因此中医药不宜单独应用于肺结核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相辅相成,在促进肺结核疾病转归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还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发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康复。然而,现代医学认为西医起效快,而忽视了中医药治疗的有效性,导致肺结核中医药治疗临床研究规模小、发展慢的现状。近年来,临床虽然涌现了多种多样的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的有效方案,但应用仍不广泛。随着中国对中医药在传染病领域研究投入力度的逐渐加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将会为广大肺结核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1] 黄海.中医药在肺结核治疗中临床应用探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4(4):111.

[2] 董芳,王胜圣,周杰,等.中医药防治肺结核的优势及发展趋势[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2):113-114.

[3] 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551.

[4] 段从伟.中医养阴清肺法治疗72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192-193.

[5] 黄春合,李天资.抗痨免疫与中药联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疗效机制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38-39.

[6] 雷芳玉,刘定安,王博.肺结核辨病论治与辨证施治[J].陕西中医,2006,27(4):454-455.

[7] 林存智,朱新红,邓凯.中药肺腑汤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2472.

[8] 肖洁.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60.

[9] 肖洁,田华,张怡瑞.中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1(2):158-160.

[10] 张瑞梅,高春景,胡凯.肺泰胶囊配合西药治疗耐药性肺结核[J].陕西中医,2006,27(12):1470.

[11] 王群.含结核灵片复治方案治疗45例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09,38(1):88.

[12] 秦俊莲,李建国,樊蔚虹,等.抗痨颗粒治疗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07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11):48.

[13] 邓俊,武学华,薛玉琴,等.贞芪扶正颗粒联合化疗治疗肺结核364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6):645-646.

[14] 周陈德.针刺督脉穴为主治疗肺结核[J].上海针灸杂志,2002,21(5):52.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5-03-09

丘海先(1977-),女,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感染疾病的诊治。

R256.1

A

1673-2197(2015)12-0043-02

10.11954/ytctyy.201512019

猜你喜欢

肺结核肺部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