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内经》书名英译研究

2015-12-10蒋基昌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内经黄帝书名

张 霖,文 娟,蒋基昌

(广西中医药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黄帝内经》书名英译研究

张 霖,文 娟,蒋基昌*

(广西中医药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中医古籍书名英译应本着忠信原则,意在传达原书名的真实含义。从《黄帝内经》书名的来源出发,对常见《内经》英译书名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合适的《内经》英译名,为中医古籍英译名提供参考。

《黄帝内经》;书名;英译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古老的中医学巨著,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在中医领域享有崇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医的对外传播中,《内经》的翻译占有很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虽然已有12部《内经》英译本在国内外正式出版[1],然而《内经》依然存在多个英译名称。为此,有必要探讨商榷以确定统一规范的《内经》英文版书名。

1 《黄帝内经》书名的来源

1.1 “黄帝”的含义

参考《辞海》(1976)[2],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 据《史记》记载,轩辕有“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史记·索隐》〔唐〕司马贞)。也就是说,由于轩辕氏的五行中“土”行旺盛,而土在五行中对应的颜色为黄,所以人们称之为“黄帝”。黄帝打败九黎族(蚩尤为其首领)和姜姓部族(炎帝为其首领)后,由姬姓部族首领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首领,与炎帝结成部落联盟在中原地区定居下来,从此成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历代人们皆以自己为炎黄子孙为荣,崇拜古人,著书常托名于黄帝以增加可信度。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言:“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3]。”

1.2 “内”的含义

“内”是相对于“外”而言的。东汉班固之《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载有:“《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4](《外经》已失传)。对此学者分为两个派别,一派认为书名分内、外,并无深意。正如《医籍考》说:“犹《易》内外卦及《春秋》内外传、《燕子》内外篇、《韩非子》内外诸说,不必有深意。”一派认为内、外是根据内容划分的,内容充实、理论水平高者为“内”,内容驳杂、论述肤浅者为“外”。例如《四库提要辨证》就认为纯者为内经,驳者为外经。

1.3 “经”的含义

《广雅》中记载:“经,常也”,“常”指长久不变。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解释谓“常也,法也,径也,由也”,意思是说,“经”就是经久不变的准则、规范的意思。医书以“经”命名,意在说明此书代表了医学中的准则和典范,学医者应当遵循的意思。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书名含义大致如下:“黄帝”是托名,反映了古代的尊古之风。“内”与“外”相对而言,犹如现在的上、下或1、2、3、4或a、b、c、d等序号;“经”指准则、规范,表示此书为医学界之准绳和典范。

2 《黄帝内经》书名英译评析

2.1 英译书名举例

笔者通过整理,共发现英译《内经》书名多达二十多个。现筛选出有代表性的11个译名进行探讨分析。①The Canon of Medicine(此为20年代英译名,至今仍有沿用者,如湖南中医学院等)[5];②Yellow Emperor’s Canon of Medicine (顾启鸥)[5];③Emperor’s Canon of Medicine (《汉英中医辞典》)[6];④Huang Di’s Canon of Internal Medicine (刘伟)[6];⑤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Ilza Veith)[7];⑥The Yellow Emperor's Inner Canon (Nigel Wiseman)[7];⑦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Medicine (Maoshing Ni)[7];⑧Yellow Emperor's Canon of Internal Medicine (吴连胜,吴奇)[7];⑨Huang-Di’s Inner Classic(兰凤利)[7];Huangdi Nei Jing(Huangdi’s Inner Classic of Medicine)(张庆荣《中医基础理论》)[8];Huangdi Neijing ( 罗希文,2009)[9]。

2.2 书名英译评析

2.2.1 “黄帝”英译评析 “黄帝”的译法是历来译者、学者争论的焦点。首先需要注意的是,“黄帝”不是人名,而是人们对轩辕黄帝的尊称。翻译时应首先考虑采用直译和意译法,音译法则是在直译和意译都不可行的情况下的不得已之选。

目前大家对于“黄帝”的译法,不外乎两种:直译和音译。目前出现的译名里,直译翻作“Yellow Emperor”或“The Yellow Emperor”,音译则有“Huang Di”、“Huang-Di”和“Huangdi”三种。目前主流译法多将“黄帝”意译作“Yellow Emperor”。对此,学者们频频产生质疑。刘伟、兰凤利和王继慧等[6-8]学者认为,“黄帝”不是“黄色的皇帝”,“黄”不是“黄色”之义;刘明玉[3]指出,“黄帝”根本不是今天人们常说的“皇帝”,“皇帝”这一职位中国远古时期并不存在,故他/她们支持采用音译法译。

其实,在汉语里,“黄帝”之“黄”首先是表示色彩的,只是这个色彩之中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中国古典哲学和文化之原质。而这个原质在英语翻译中,也应该以相应的方式或途径再现出来,使西方人对Yellow在中国文化中所赋予的独特内涵有所认识[10]。此外,在中医里,五行中“土”对应的颜色就是“黄”,这是基础知识,已被国外学习中医者所接受。因此,将“黄”译作“Yellow”是合适的。

根据上文可知,黄帝打败九黎族和姜姓部族,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首领。诚如刘明玉所言,“皇帝”这一职位在远古是不存在的。在汉语里,“皇帝”这一称谓始于秦始皇。这样看来,以“Emperor”译为黄帝的“帝”似乎是不恰当的。然而,在英文里,“emperor”指“a sovereign ruler of an empire”,即“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而“帝国”这一概念并没有一个相对精准的科学定义。学术界关于“帝国”的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廓清,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帝国一般分为狭义的帝国、广义的帝国和君主国的通称三种类型。广义上说,只要是“统治或支配的地域广阔,在国际上或某一地区强盛一时的国家”,就可以被称为帝国[11]。这些国家本身一般并不称自己为帝国,而是王国、共和国、联邦、联盟等[11]。据此,以黄帝为首领的部落联盟亦属于帝国范畴,“黄帝”的“帝”即“皇帝”之义无疑。因此,以“Yellow Emperor”译“黄帝”应属无误,如译文2、8。 “Yellow Emperor”已经确指“黄帝”,译名5、6、7在此前面加定冠词“The”,实属不必。

2.2.2 “内”字英译评析 关于《内经》的“内”,国内外主流译名都未将其直接译出。笔者通过查阅统计,发现12部国内外正式出版发行的《黄帝内经》英译本,所有译本(指以意译法译书名的译本)书名均未翻译“内”字。国内其他英译《内经》书名也多未予翻译。国内兰凤利[7]、王继慧[8]等先后在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他/她们认为应该将“内”译作“inner”。如兰凤利建议在保持回译性的前提下将《黄帝内经》译作Huang-Di’s Inner Classic;王继慧推崇张庆荣教授的英译名Huangdi Nei Jing(Huangdi’s Inner Classic of Medicine)。

那么《内经》中的“内”究竟有没有必要译出呢?笔者赞同当前主流译名,不译为好。根据《内经》书名含义,“内”是相对于“外”而言的。内外只是表明书分前后两部或上下两部,如同内篇与外篇,内篇、外篇同属一书。因此,可以将《内经》与《外经》理解为同一本书的上下两部,或第一部和第二部。作为第一部的《内经》,其书名“内”是没有必要翻译的。当以后《外经》被发现确认后,其英文译名只需在《内经》译名基础上加2或Ⅱ即可与《内经》区分。

此外,“内经”并不是指“内科的经典”。有些译者由于曲解了《内经》书名含义,而将“内经”误译为“canon/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如译文4、5、8。

2.2.3 “经”字英译评析 根据《内经》书名的含义,“经”在英文里的对应词有“classic”和“canon”。根据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12],“classic” 指“a work of enduring excellence; a typical or perfect example”,而“canon”指“an accepted principle or rule; a criterion or standard of judgment; a body of principles, rules, standards, or norms”。根据“经”的含义,两个词都符合其义。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内经》书名的含义和各英译名的评析,笔者认为Yellow Emperor’s Canon of Medicine是目前较合适的《内经》英译书名,此译名忠实于原书名信息,最大程度地传递了原书名的含义。因此,中医古籍书名英译应本着忠信原则,意在传达原书名的来源和真实含义,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医的思想和价值,为中医的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

[1] 蒋基昌,文娟.《黄帝内经》四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J].学术论坛,2013,36(1):197-200.

[2] 舒新城.辞海(历史分册·中国古代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126.

[3] 刘明玉.探索中医经典书籍名称英译的原则[J].中医学报,2010,25(6):1228-1229.

[4]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 顾启鸥.中医著作的译名应该统一[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2(1):70.

[6] 刘伟.关于《黄帝内经》书名英译的商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7):553.

[7] 兰凤利.《黄帝内经素问》书名英译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2):175-177.

[8] 王继慧.中医药典籍《黄帝内经》书名英译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9):161-165.

[9] 罗希文.黄帝内经:英文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10] 牛喘月.谈谈中医英语翻译研究者的基本素养[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4):314-317.

[11] 饶淑莹.世纪之交的帝国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12] Webster.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M].Massachusetts: Merriam-Webster Inc,1987:202,246.

(责任编辑:尹晨茹)

Study on Title Translation of Huangdi Neijing

Zhang Lin,Wen Juan,Jiang Jicha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ning 530001,China)

Faithfulness of the original title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 first in translating the titles of TCM classics. Through review of the origin and implication of Huangdi Neijing, this paper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different English titles of this book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most appropriate one, in hope that a unified English title of Neijing will be settled in the near future.

Huangdi Neijing;Title;English Translation

2015-02-04

张霖(1988-),男,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英语翻译。

蒋基昌(1965-),男,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英语翻译。

R-5

A

1673-2197(2015)12-0003-02

10.11954/ytctyy.201512002

猜你喜欢

内经黄帝书名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论中医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内针为例
第十八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获奖名单
The Book of Why: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中译书名《为什么》)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
完整的书名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