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生团体心理辅导

2015-12-08马敏李红

黑河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积极心理学视野

马敏+李红

[内容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研究领域涉及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心理特质和积极的公众品质。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心理室内,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创设团体情境,运用冥想、心理剧、空椅子等心理调试的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觉察、转变,以达到发掘自我潜能,健全自我人格,促进个人全面优质发展的目的。两者在教育目的、宗旨等方面都有很多契合之处。本文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运用到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之中,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视野;学生;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以普遍性、发展性和实效性为人们所关注。但受传统的以问题解决为取向的消极心理学的影响,目前的团体心理辅导大多停留在以问题解决和干预为主的目标框架之下,未能充分发挥团体心理辅导应有的功能。如何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探讨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途径是本文的关注点。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有关生命从开始到结束各个阶段的学科。在二十世纪末,由Martin E.P.Seligman等心理学家创始,其理论渊源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健康促进计划等。积极心理学着重研究那些使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如积极的特质和素质,积极的价值观、兴趣、天分和才能以及能够承载美好生活的社会构成:友情、婚姻、家庭、教育、宗教等。其研究领域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愉悦、感激、成就);二是积极的个人特质(个性力量、天分、兴趣、价值);三是积极的机构(家庭、学校、商业机构、社区和社会)。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前提是认为人类的缺点和优点一样,都是真实存在的,生活中不只是要避免或是解决问题与困扰,更要关注人本身具有的资源和品质,它的任务是提供被研究现象的客观真实性,从而便于社会和人们在每一天都能做出完整的决定,追求合适条件下的合理目标。

综上,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是相互补充、相互发展的学科,一方面帮助那些有心理困扰的人,另一方面充分发展那些健康个体的生活。应用在教育领域,主张以积极心理学为教育理念,采用积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渴望并感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其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促进积极行为的产生。

二、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Group counseling)是指“运用团体动力学的知识和技能,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团体领导者,通过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协助团体成员获得有关的信息,以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与健康的态度和行为的专业工作。”团体辅导在团体情境下进行,通常由一位或两位心理辅导教师带领,参与人员可根据不同的辅导目标由几人甚至几十人组成。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宗旨是以学生的个人成长、发展为中心,强调关注健康的个体,协助学生发掘自身潜能和完善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

团体心理辅导与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有甚多相通之处,积极心理学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帮助学生自助的过程,目的是帮助所有学生生活得更加充实完善,发掘他们的潜能,完善并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品质和卓越才能。其辅导带有教育活动的性质,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创设安全、接纳的团体情境与氛围,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引导参与者进行自我觉察、接纳、发展和成长。在辅导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与技术有心理剧、空椅子、冥想、雕塑、放松练习等。

三、积极心理学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实践与运用

1.树立积极的教育理念,确立积极正向的团体心理辅导目标

团体心理辅导要体现积极的教育理念,并贯穿在整个辅导环节始末。要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之下,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格。

积极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不是就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把焦点放在健康及可能性的部分,整个辅导过程都需要往正向导向的目标迈进。要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导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立积极正向的团体心理辅导目标。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要以发展性为主,关注人性中有力量的部分,以挖掘学生自身潜在资源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主,最终实现提升学生自我价值感、有能力为自己负责任、身心更加和谐健康的目标,通过发展长处和资源来转化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

2.注入系统性团体心理辅导内容,将积极元素融入辅导的每个环节

暗示效应充分证明人在积极的暗示下产生愉悦感,在消极的暗示下体验焦虑。因此,团体心理辅导要改变传统的以问题导向为主的辅导内容,从总的辅导目标到具体的活动专题,从各个专题的目的、意义、内容、活动安排、考核评价等,都要选取积极的题材来组织进行。辅导内容设计要以积极理念为导向,从促进大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激活大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和探索积极的人际互动模式为出发点,以积极的自我认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自我与动机、积极的爱、感恩、宽容、心理复原力等为具体内容。在活动安排上,选取能激发学生心理潜能、唤起学生内在觉察的题材,如“个人成长目标宣言”“动力大比拼”等,引导学生觉察现在,欣赏并接纳过去,发掘自身内在资源,继而与自己积极的生命能量相联结,并能付诸实际行动。在课外作业布置上,除了关注连续性、系统性外,更注重积极心理行为的强化。如在“感恩”专题作业上,设计感恩拜访,在一个星期之内,给至少三个自己感恩的人写一封感恩的信;关于“三件不错的事情”,在这一周的每一天,记录下当天发生的三件感觉不错的事,并解释为什么感觉不错;关于“你是最棒的”,根据一件事情写下一个故事,展现出你最好的一面,并在这一周的每一天都温习一遍这个故事。另外还有关于好奇心、领导力等课外练习。在考核评估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上,应根据辅导目标和学生自身的情况,分目标达成、自我报告、过程考核等方面进行。需注意的是,不管评估哪个方面,都要体现积极背景,考核不是评判,而是客观地检验、评估学生成长中的得失,不仅要关注学生此时的状态,更要关注学生比过去的自己进步了多少。

3.采用积极体验式教学方式,将成长聚焦在此时此刻

在体验中成长是团体心理辅导的核心特点。“体验式教学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或者对过去经验进行再体验, 引导体验者审视自己的体验, 积累积极正面的体验,达到对对象本性或内蕴的一种直觉的、明澈的透察,使心智得到改善与建设的一种教学方式。”积极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聚焦于通过参与者的体验提升其自我价值感,整个过程是体验性的,包括活动、分享、落实练习等。它是在安全、接纳的情境氛围中,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冥想、情境体验、雕塑、个性舞会、角色扮演、空椅子等方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整个过程,让参与的学生释放压抑于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冲动,以便发展更好的觉察力,对自我内在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这种由内而外的体验觉察,参与的学生更真实地接近他们的情感、感受、未满足的期待、渴望等内部状态,提高参与者对自我内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敏感度。当参与者体验到过往事件或临在活动的感受、渴望、身体或细胞的回忆(记忆)时,辅导者及时、正向的转化引导促使学生的改变就在当下发生了:觉察自己、接纳过往,发展自身的优质资源,提升了自我价值感。

4.培养身心和谐的辅导教师,蕴藉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团体心理辅导效果如何,与心理教师本人的心理素养有很大关系。“良师出高徒”,没有积极健康的心理教师,很难能教出来积极健康的学生。心理教师本人的和谐健康既是一种存在状态,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沟通方式,它会最大限度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身心和谐的心理教师在团体辅导活动中自身的示范,是取得辅导效果最大效力的工具。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心理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状态,在这个状态里学生体验到自己的渴望被满足,感受到来自教师身上无形的力量,提升自身心理成长无限的可能性。

5.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激活学生的积极潜质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虽形成于西方,但其中的一些核心思想却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渊源。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等积极入世的人格精神;佛教善待生命的慈悲胸怀;道家倡导“和谐”,主张“无为”,崇尚“自然”,希望“豁达通俗”,追求“洁身自好”的积极品格和自信都是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关键要素。笔者认为,团体心理辅导应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运用体验式方法,通过有效的引导,激活潜藏在学生血液中的文化基因,使其产生认同感;激发其完善自身的内在需求,产生探索自我的好奇和渴盼,继而寻求积极转变并付诸积极行动。即团体心理辅导,应在一种道法自然的状态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人格完善和潜能开发。

参考文献:

[1]樊富珉,何瑾.团体心理辅导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7(25).

[2]李渔.闲情偶寄[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02).

[3]赵晓晖.体验式教学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借鉴教育管理[J].企业家天地,2008.

[4]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11).

(本文资助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编号:D/2013/03/012)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团体心理辅导积极心理学视野
居· 视野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对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真相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