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高中阅读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2015-12-08张秀云

黑河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园田手法活力

张秀云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长久影响,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往往十分传统,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在课堂教学环节,语文教师通常会大篇幅的“满堂灌”,一味的讲解使学生无暇进行自主阅读,其主体地位也随之逐渐弱化,不能较好的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于没有得到较科学的训练而日趋弱化,语文课堂也显得了无生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来说,有效唤醒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进而彰显出语文课堂的活力与魅力是其应着手进行的重点工作。为此,必须努力培养学生想读、会读、愿读的良好习惯,充分地唤醒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期盼,有效发挥学生独立、张扬的个性,对文章进行深加工与再创造,让语文课堂显得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如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我采用了如下方法:

一、巧设导语,创设氛围

在授课之初,我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选择题:如果你们即将毕业走入社会这个大舞台,在你面前有两个选择,一种选择是出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另一种选择就是过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远离世俗的纷扰,同学们想象一下,你们会选择哪一种生活呢?学生们通过认真思考,各抒己见。有的学生回答说:“我会选择走向仕途,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因为我在学校学习就是为了有一天可以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样自己的努力才不会白费 ”而有的同学则回答说:“我想选择过田园式的生活,远离世俗的喧嚣。因为在如今的社会中,有太多腐败和不能见光的事情,我想摆脱这种生活。”待同学们抒发完自己的见解之后,首先应给予他们肯定,因为这仅仅是个人的喜好没有对错之分。教师只是通过这一问题引发学生对于世外桃源生活的探讨,进而引导学生进入《归园田居》一课的学习,这样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听课的兴趣,对于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以及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这种问题式的导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渲染课堂氛围的作用。

二、点拨技巧,彰显活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断句,以便更好的掌握文章或者诗歌的含义,便于理解。

例如,在陆游《归园田居》一诗的讲解中,教师首先让同学们分组进行自由朗读,再在小组内进行自由讨论,划分出认为适合的断句方式,随后教师进行提问,并对学生句子的划分情况进行点评,讲授正确答案: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授课之初就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积极思考对文章有初步了解,进而为下面学习的内容做好基础。

三、咀嚼文本,了解意境

在对该诗歌有初步的了解以后,接下来教师要趁热打铁,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引发起积极思考:

(1)在这一文本中,作者所使用的“俗”字应该如何进行正确解读,属于贬义词还是中性词呢?学生进行讨论后回答,认为该文本中的“俗”字应理解为“世俗”之意。教师在此可进行适当更正,将其解读为贬义词,含义是“流俗”,也就是好追逐名利之意。在该题分析过后教师可进行进一步提问:同学们,对于“丘山”应如何理解?学生经过讨论之后,教师也应及时进行指导,而后得出准确答案,“丘山”在文中主要代指自然界。文中的“网”字又该如何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学生逐步体会了文本的意境,进而总结出“网”字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较为世俗的人际关系;其二,有圈住或者套住的含义。

(2)在这一文本中,陶渊明在描写田园的美景时都描写了哪些事物作为对象?这些事物体现出了田园中怎样的美丽风光?学生通过品读文本,可以清晰地发现这些事物,并表达出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3)通过对整个文本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怎么样的心情和心境呢?学生讨论后回答,例如,悠然自在、闲适、静谧、和谐、流连忘返等等。这些均是对于作者心境的描绘。

(4)让学生进行填空,以此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①茅檐草舍远胜过____________,

②树环花绕远胜过____________,

③远近村落远胜过____________,

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给出答案:1、丝竹管弦2、前呼后拥3、繁华闹市。

四、巧用手法,点石成金

在语文教学环节中,语文教师应将作者运用的各种巧妙思维写作手法有效的讲解出来,以达到点石成金的作用,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文章。例如,在《归园田居》中,教师可以对文本中的写作手法进行重点讲解:如远近结合的手法,“方宅”与“桃李”为近景描写,而“远人村”和“墟里烟”则为远景的描写。另外,文本中还出现了以动衬静的手法,如 “狗吠”与“深巷”间的对比,“鸡鸣”与“桑树”间的对比,使得文本的意境更加优美。这些手法对于学生来说可能相对陌生,教师若不进行有效的指导,则无法更好的领会文章作者的别有用心,也无法更好的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五、时移事易,拓展延伸

在授课环节最后,教师应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拓展训练题,以便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起到更好的巩固新知作用,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将学生又重新带入了文本中去,以加深学习和掌握。

综上所述,看似简单的授课流程却能给语文课堂注入激情与活力,它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不再枯燥,而是富有更加鲜明的色彩。

(责任编辑 陈始雨)

猜你喜欢

园田手法活力
层递手法
归园田居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活力
羡闲逸,吟式微——《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与《登快阁》比较阅读
归园田居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