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2015-12-08刘宇东

黑河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力量素质

刘宇东

一、身体素质教育

人们做任何动作,都是不同形式的肌肉活动。人体在进行活动时,能够表现出力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持续时间的长短、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等,这些机体工作的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和柔韧素质。

1.力量素质。力量是肌肉在紧张或收缩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力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静力性力量,另一种是动力性力量。静力性力量是在整个动作中没有位移地使用力的能力,是肌肉进行等长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承担某种重量、维持身体某种姿势、对抗地心吸引力的力量。动力性力量是在整个运动范围内所使用的力,是肌肉进行等长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这种力量使身体产生明显的位移,使人体或机械产生加速运动的力。

2.速度素质。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某些动作的能力。其中的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快速应答的能力,肌肉收缩的速度是指肌肉完成单个动作时的能力。短距离的跑速,主要反映的是人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某一种距离的能力。速度耐力是人体保持较长时间快速运动的能力。

3.耐力素质。耐力是指人体能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是在一定时间或距离内,用最大的强度进行工作的能力。耐力素质是健康身体必备的条件。

4.灵敏素质。灵敏素质是几种运动素质和各种动作技能的综合表现,这些素质和技能取决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和可塑性,以及已建立的动作技能的数量。灵敏素质只有在运动技能掌握熟练后才能表现出来。

5.柔韧素质。柔韧素质是指运动时各个关节活动的幅度或活动范围,即关节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发展柔韧性一般采用静力性拉长肌肉与结缔组织的方法,收效较快。

各项身体素质的生理基础,既有各自的特殊性,又有其共同性,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各种素质的发展都能提高神经调节机能,都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肌肉蛋白质和能量物质的储备。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是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二、心理素质教育

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体育活动产生厌烦、畏惧、无所谓和毫无目的的心理。

1.厌烦心理。对于青少年来说,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身上的消极情绪。厌烦情绪就是一种消极情绪,它会使人丧失应有的进取心,形成一种暮气沉沉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强化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坚定学习信念和奋斗方向。

2.畏惧心理。畏惧心理一旦产生,不仅影响学生对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运动技能的提高,还会使学生出现情绪障碍,甚至导致有机体的工作能力大大降低,表现为心跳加速,内分泌失调,注意力分散,提不起精神,过度紧张,情绪不稳定等。有些学生还会因这种心理困扰而逃避练习。因此,在体育训练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注意做好学生活动中的保护工作,从行动上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3.无所谓的心理。认为体育知识学不学都可以,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其表现为:上课不认真听讲,不积极参加活动,动作模仿不到位,课堂上溜号,行为随便。针对这种状况,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向学生明确上体育课的重大意义,并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思想上摆脱无所谓的心理。

4.毫无目的的心理。主要表现为学生并不明确体育学习的目标和要求,随自己的主观意识盲目活动,高兴就尽兴地玩,否则便随随便便。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向学生阐明体育运动能够发展青少年的智力,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他们的智力也处于发展阶段,身体、知识、智力三者是密切联系的,身体是获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必然会影响到自身的观察、记忆、思维、理解、分析、想象等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其次,要让学生意识到“7+1>8”,就是说,7小时的学习加上1小时的体育锻炼,比连续8小时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三、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素质涵盖思想面貌、政治观念、道德品质三个方面,包括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遵守纪律、尊敬老师、乐于助人,勇敢顽强、忠诚老实等精神品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体育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的特点。例如,在集合队伍时,可结合口令进行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的思想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相互配合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练就顽强不屈的精神;根据活动规则和方法进行比赛,可以使学生学会控制自己,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诚实勇敢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尊重裁判、尊重观众、尊重教师、尊重对手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做到讲友谊、讲风格、讲文明礼貌。

体育活动大多在户外进行,环境比较艰苦,体育又具有直接实践性,无论是运动教学、身体锻炼,还是课外体育活动,学生都要进行身体实践,身心都要承受较为沉重的负荷。要想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就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这一过程是艰苦的,但可以有效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吃苦难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多次体验成功与失败,可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勇于向困难挑战。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任务,明确适合学生思想品质发展的目标,使学生在完成体育锻炼任务的同时,思想品质也能得到有效培养。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力量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体育锻炼也重要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