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啦啦操难度动作的肘撑后软翻动作训练方法探析

2015-12-05万胜男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北京体育大学柔韧性练习者

万胜男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上海 200241)

肘撑后软翻难度动作的出现与使用都会使得成套动作中的不同舞蹈动作在编排上的连接与转换显得更为紧密与流畅,既能充分体现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柔韧性和灵敏度,展示运动员的身体能力,还能提高成套中的难度系数分值与提升成套编排的艺术价值。

目前在我国舞蹈啦啦操的各队伍中,正确掌握该动作技术的队伍为数很少,要掌握该难度动作,运动员不仅需要了解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需要有较好的胸、腰、腿的柔韧性。因此,如何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如何寻找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动作技术水平,是摆在我国舞蹈啦啦操教练员、运动员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将根据该动作的技术特点,寻找提出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帮助我国舞蹈啦啦操教练员、运动员掌握动作技术,为他们的动作训练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文献综述

当前在舞蹈啦啦操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对运动员的部分能力发展、中外成套的分析、以及讲述发展的现状。周桂琴在《艺术体操运动员柔韧性训练》中认为柔韧性动作不仅是专项素质训练的内容也是发展动作难度必备的条件。徐静在《舞蹈啦啦操创编理论研究》中认为舞蹈啦啦操是以舞蹈动作为主,在啦啦操基本动作中融入了多种道具和舞蹈元素,对参赛队员在动作节奏、个人表现力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李德华在《从竞赛规则的变化探讨我过啦啦操的发展趋势》中认为突出成套动作编排的创新性、提高动作完成的规格和质量,建立科学和系统化的训练体系,分析和研究新规则难度表中新动作的技术特点,寻找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从而保证我国啦啦操沿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前进。从现有的研究可了解舞蹈啦啦操发展的现状,中外成套中存在的差距,和所需能力的训练手段,但如何提高运动员的单个难度的训练,从而提升成套难度的分值,提高成套的质量,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的,该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作出针对舞蹈啦啦操柔韧类难度“肘撑后软翻”动作的训练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相关能力训练

完成该难度动作时,除了运动员必须娴熟地掌握后软翻的翻腾技巧外,还对运动员肩、胸、腰、腿的柔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完成细节中还需要注意膝盖、脚面的伸直与绷紧,否则会极大的影响动作的完成质量与美感。

2.1.1 柔韧训练

(1)肩部柔韧性训练。

训练肩部柔韧主要采用压肩、绕转、吊拉肩部等多种练习手段。

对抗性练习:两人互相双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身体向前,往下有节奏的震动;一个人俯卧,双手相握头上举,辅助者扶着底下人的肘关节向上抬起,膝盖顶在底下人的背部向前,手与腿使反作用力,被压者只需要放松,随着对方的力向下。

(2)胸部柔韧性训练。

第一种方法在地毯上双膝跪地,双手前伸放在地上胸向下压,辅助者座在练习人的背上慢慢下压,尽量使胸部靠近地面。第二种是选择练习者面对墙站好,双手上举贴墙,抬头挺胸压胸,自己震压,也可以寻求其他队员辅助,尽量使胸部贴紧墙面。

(3)胸腰柔韧性训练。

训练肩部柔韧主要采用吊、控、压胸腰部等多种练习方法。

①吊胸腰。

海西州委常委、格尔木市委书记王勇说,格尔木依托柴达木盆地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积极发展有机枸杞产业,建成全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获颁我国首张有机枸杞认证证书,出口和创汇位居全省农产品之首,枸杞产业成为拉动农牧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引擎。

双膝分开跪立,双手放于腹部向后吊胸腰;分腿站立,双手放于腹部向后吊控胸腰;甩腰:在保护帮助下,练习者手上举,向体后甩胸腰。

②压胸腰。

进行腰部的拉伸,双手与肩同宽放于体前地面,双膝分开同肩宽跪地,辅助者坐在练习者的腰部,并逐渐增加负重;练习者体后屈(下腰),在腰部柔韧达到一定水平后可要求运动员在下腰时尽量用手靠近脚踝。

③下腰。

这是该难度能否完成的核心技术,因此,很好的掌握该项技术与拥有相应的身体能力至关重要。

(4)腿部柔韧性训练。

在练习者没有基础的情况下选择原地下纵叉,或把前腿抬高30~50cm压纵叉。

静力性练习:手扶一定高度的物体,体前屈压肩;在保护帮助下,完成高锐角反压肩练习;练习者手持体操棒或软绳根据自己的肩部柔韧情况,选择适当宽度,双手直臂由前向后转肩,再转回体前。

2.1.2 力量练习

(2)腰腹力量练习:腹肌练习;每天练习20个一组3组;背肌练习;每天练习30个一组3组。

(3)肩带力量练习:倒立练习;每天练习一分钟一组2组。

(4)腿部力量练习:蛙跳练习;隔一天一次每次4~6趟(趟的长短以场地大小自定义)。深蹲练习;隔一天一次每次15一组3组。

2.2 肘撑后软翻的训练方法

2.2.1 辅助练习

要练习“肘撑后软翻”这个难度动作,首先要求运动员本身应具备相应的身体能力,特别是运动员肩、胸、腰部位的柔韧性。再针对性安排训练计划,对运动员的肩、胸、腰部的柔韧进行科学的训练。

(1)在保护帮助完成举腿下腰练习。

①蹬摆腿。

这个动作的感觉可以先练习扶把杆有节奏的踢前腿,踢腿时要注意有速度和爆发力。

②在保护帮助下完成下腰蹬摆腿练习。

③在保护帮助下体会分腿倒立过程。

④练习顶肩推手动作。

(2)后软翻动作练习。

①在保护帮助下完成完整动作过程。

②在保护帮助下由高处向低处完成完整动作。

③独立完成动。

当运动员对分解技术掌握娴熟以后就可以将“后软翻”这一难度动作进行整体练习。

2.2.2 肘撑后软翻的训练手段

(1)肘倒立:在保护帮助下进行肘倒立练习,体会肘倒立时身体的正确位置与身体的控制感觉。

(2)分腿肘倒立:在保护帮助下进行肘倒立练习,体会肘倒立时分腿的身体位置身体的控制感觉。

(3)体后屈肘撑落地:由高处向低处反复练习熟练该动作的技巧。

2.3 建议

(1)肘撑后软翻难度动作对柔韧性有极高的要求。如果处于专门提高关节活动幅度阶段,应该每天都要发展柔韧性的练习,在保持阶段,1周可安排3~5次,训练量也可减少,但在全年训练的任何时期,都应安排发展或保持柔韧性的练习。在身体具备相应的柔韧软度之后再进行肘撑后软翻的练习,运动员在练习中要先掌握基础,循序渐进。

(2)蹬摆腿不协调时,要单独练习下腰蹬摆腿,练习中要注意动作细节,脚尖、膝盖一定要绷直,注重身体姿态,从而提升动作美感。

[1]周桂琴.艺术体操运动员柔韧性训练[J].武汉体育学院,2002,36(1):84-85.

[2]陈典锋,张永康,王飏.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柔韧素质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S1):287-288.

[3]李芳,郑丽敏,健美操专项柔韧素质训练方法实验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9):84-88.

[4]王慧丽.采用静力拉伸法提高学生柔韧素质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4):63-64,69.

[5]田文,矫洪申,范振国.静力拉伸和动力拉伸对提高柔韧素质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2):123-124.

[6]王宇.加温对柔韧训练效果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2008.

[7]试析提高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方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1):65-66.

[8]龙小敏.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技术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1703-1704,1728.

[9]缑小燕,马迅.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难度动作完成质量重要差距解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258-260.

猜你喜欢

北京体育大学柔韧性练习者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柔韧性训练(一)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北京体育大学2014—2016级健美操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每个人都需要柔韧性练习
超薄玻璃柔韧性表征和断裂因素分析
An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 in Rebecca by Du Maurier
北京体育大学海南国际学院办学全面启动
论柔韧对少年蹦床运动员的影响
北京体育大学推进综合改革 成立马术等独立学院
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方法探析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