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中道德情感的培育

2015-12-04闫辉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道德情感性观念

【摘要】学生应该回归生活,因为社会的生活是教育内容的源头,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情感体验来源于生活,诗歌的内容、情感也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写照和反映。本文从对话钓鱼岛事件、汶川地震、性观念三个方面来探究高中语文古典诗词中的道德情感教育,让学生用情去悟理,用亲身实践去丰富自己的体验,在体验中实现了学生道德知识的内化。

【关键词】道德情感;生活对话;钓鱼岛事件;汶川地震;性观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德国学者斯布朗格说过“教育就是唤醒”,语文教师通过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能够对诗句理解得更深刻。“情感教育是心灵相接触的教育,是一种在感化、陶冶中使学生的素质和品格得以升华的教育。没有了情感,语文教学就会失去灵性、灵魂而变得苍白无力。”深刻的情感体验,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语文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过程与生活过程紧密衔接起来,把课堂的教学情境和学生的生活情境紧密衔接起来,让学生与生活对话,在与生活的对话中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感。

语文新课程目标的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回归生活世界,各个目标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课程目标的设定不能割断学生与生活的联系,而应该让学生与生活有机融合。在诗歌教学中有效开展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享受生活,提升、完善生活的质量,增进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生存能力。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也是社会生活情感的折射, 把情感教育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诗歌教学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使学生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让诗歌课堂充满生活气息,从而与个体的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指导个体的行为,让道德情感培育的内容与形式真正融入了生活。

一、对话钓鱼岛事件

钓鱼岛事件触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但作为高中生缺乏理性的认知,做出过激的行为。有的学生参与日本汽车的破坏活动。我认为这是一个教育学生正确爱国的好机会,教会学生理性爱国。在讲授爱国诗词时,对话社会热点,组织教学,更能够加强诗歌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抓住学生感情的触发点,抓住事理的感悟点,抓住与诗歌的结合点,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一起对话生活,让课堂的教学气氛活跃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生活,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树立理性的爱国情感。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唱《保卫钓鱼岛》,在诗歌与歌词中热爱我们的中华民族。“保卫钓鱼岛,掀起巨龙悲怆的风暴,誓在世界东方崛起,让龙的传人感到无比骄傲!”

二、对话汶川地震

汶川大地震破坏性极其强烈,造成了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生灵涂炭,满目疮痍,这是全民族抗战,它要保卫的不是土地,而是无数无辜的生命。已经逝去的生命不可能重来,灾难发生后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所有的人都同时向逝者的亡灵默哀,所有的人都同时向生命的尊严沉默。抛弃所有的冷漠,抛弃所有的自私,让我们彼此珍惜,我们携手同心,社会应该呼唤脉脉的温情。从自然灾害中教育学生,让诗歌与灾害对话,唤醒学生对社会的同情,对地震中母爱的感动,铭记感动的瞬间,培育道德情感。

这一幕让瞬间成了永恒,“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透过那一堆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地,上身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被压得变了形的身体,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因为母亲身体的庇护,让他安然无恙。那条永远都不会发出的短信“亲爱的孩子,如果你能活下去,一定要记得妈妈爱你”,感动的瞬间在此刻停驻。

三、对话性观念

在某地600多名高中生中做的调查结果中,30%以上的人赞成结婚前的男女性行为,超过40%的人不在意,将近40%的人认为如果两人情有所愿、一见钟情是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有将近150人明确承认发生过男女性行为,少部分人拒绝回答。据报道,某市某所高中,高考前体检查出32名女生已有身孕。多少18岁以下的少女曾经躺在冰冷的手术室,结束不该存在的新生命,这是一个让教育者也让社会警醒的问题。

高中学生的性观念与性行为,已经超出了世俗的界限,用“开放”一词都不足以解释当今的事实。网络如此开放,社会舆论如此宽松,在开放的背后丧失的是对生活的责任。面对这种现象,性教育必须加强人格教育,要学生学会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正确的性态度和正确的性行为。不管是社会还是学校,对婚姻伦理道德决不能漠视,对性道德观念决不能淡薄。学生错误地理解爱情与性的关系,忽略了爱情的社会属性。长此以往,对整个社会的性道德发展将造成恶劣的影响。学校、社会、家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的爱情教育急需解决。

在爱情诗歌教学中,让学生与生活对话,不回避性教育,让学生在有效的情感熏陶和交流中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爱惜自己,具有社会责任感,建立正确的爱情观与生命观。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利用诗歌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活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革新诗歌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将知识置于动态的生活之中,让学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实施情感教育,我们必须回到现实生活,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生活,带着生活的情境和自身的真实感受去解读诗歌;让学生形成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用正直善良与人交往,健全人格;让学生激扬起对青春的热情,带着梦想前行。作为语文教师,应掌好青春的舵盘,做阳光的使者,树立起真善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杨清.心理学概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12).

[7]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作者简介:闫辉,1982年生,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讲师。(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道德情感性观念
“80后”与“90后”性观念开放程度的比较
光影与现实:青春校园电影对当代女大学生性观念的影响
论新时期下大学生的性观念及对策
沙夫茨伯里之德性观探微
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探讨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道德情感的培养分析
组织中代际管理系统的构建
组织中代际管理系统的构建
康德道德情感思想对当代高校生态德育的启示
思想品德课中的导行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