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媒介与视觉:基于网络文化下的审美反思

2015-12-03卫欣

中州学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视觉网络文化审美

摘要: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环境的建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网络实现了人与拟态环境的深度融合。在传播技术的刺激下,人类的文化结构出现了转向,人的审美经验出现了裂变。在技术与资本的运作下,传媒产业主导了文化生态,一切的文化与审美围绕着消费展开,传统文化中的多样性、平衡性与延续性遭到破坏,产生文化泡沫的现象,人不再是人类文化的生产者,而只是商业文化的消费者。审美认知在一场场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中变得黯然失色,网络环境并没有实现审美判断的大繁荣,相反,人的思维与反思却在华丽的包装中不断消散。

关键词:技术;媒介;视觉;网络文化;审美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5)10-0157-06

施拉姆把传播学定义为“研究人的学问,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怎样相互影响,研究人怎样报道消息、接受新闻与知识,怎样受教与教人,怎样消遣与娱人”①。也就是说,传播学仍然是一门以研究“人”为中心的学科,其核心是建构人与传播环境的关系。传播技术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文化的变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古代的印刷术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西方的文艺复兴也是借助约翰·谷登堡的印刷机而得以实现的。今天,麦克卢汉所谓的“地球村”已经逐渐变为现实。随着4G技术的普及,网络下载速度能达到每秒百兆以上,能流畅承载视频、电话会议等功能的手机网络,使得我们不管身处何地,都能方便、自由地和亲朋好友实现实时的视频交流。一方面,媒介通过不同文化的嫁接与杂糅实现更大范围的扩张,从而塑造新的文化范式,传递新的文化内容。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好莱坞似乎正在深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而中国文化也在借助着好莱坞的发行渠道让更多的人知晓,甚至包括我们自己。另一方面,新的媒介技术又不断催生出新的传播方式,而新的传播方式经过文化的改造又会产生出新的文化样式,如网络文学、微电影、网络游戏等,从而推进人类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网络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成果,揭示着人类创造力的无限可能,但其背后的文化危机也不可小觑。特别是技术的扩张与影像的泛滥,导致人类文化生态系统的破裂与主体精神家园的迷失。本文仅从审美批判的视角对其负面性加以诠释,希望能够引起全体“低头族”的反思,在刷手机的同时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让网络成为人类文化的传承者,而非终结者。

一、技术主导与审美经验的单向化

当代的传播技术主要表现在电子媒介领域,特别是高性能计算机的出现,使自动化程度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与以往的传播技术手段相比,电子媒介具有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吉尔·德勒兹设想的“人机合一”的构造物,已经不再是一种幻想。同时,电子媒介的复制技术越来越高效便捷,可以让使用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各种设定的任务。网络技术实现了各类电子媒介之间的互动与连接,信息真正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传输与共享,并将其记录的结果转化为可供长期储存和随时调用的电子文档。数码相机、数码DV、各类录音和录像工具,可以对世界进行随心所欲的复制。网络的广覆盖、高时效、多样化,使其势不可挡,并且仍在以加速度的方式向前迈进。今天,传播技术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认知、行为与审美等方面。下面我们主要从审美批判的视角对传播技术的负面效应进行探究。

1.割裂审美感知

就劳动创造了美而言,物质生产所创造的产品既满足了人的实用需求,又积淀着物的审美功能。当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以后,机器操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傻瓜”化,使得需要感知的东西越来越少。“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②在今天的网络环境里,技术持续地塑造着审美,而很少被审美所观照。主体更多的是跟随或迎合客体的逻辑,而不再是创造性的审美。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当代传播技术已越出了一般信息载体的范畴,而充斥着社会“塑型师”的功能。人类的生产实践与审美欣赏再次出现了偏离,技术可以是原因,也可以是结果。在传播技术的逻辑下,我们正变得越来越高效,但却越来越不自然了。奥威尔曾经预言:“以电脑为主体的传播科技,可能会带来人的彻底物化。”③互联网与手机在帮我们记录和书写世界的同时,也意味着遮蔽和切断了我们与世界本真之间的联系。

其一,人们不断地追逐着新技术,却又陷入了阿基里斯的悖论。在这样的追赶中,我们永远没有机会取得胜利,更没有时间停下来欣赏“造物”所赋予的美感。一旦消费成为审美的目标,那么我们就像一个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原始人,不断地追逐猎物、杀死猎物、食用猎物、消化猎物,而在精神上却什么也没有留下。

其二,作为人体的延伸,网络在拓展感官的同时,也代理了我们对于世界的体验。主体与对象的直接对话被打断,与我们交往的始终是媒介。就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侣,总是接触不到对方,却每天和一群媒婆打得火热。网络以专业化的知识、标准化的技巧来向我们兜售关于世界的情感,而我们却心安理得地躺在沙发上,享受网络给予的高峰体验,在拟态环境中安逸下来,从而彻底地放弃了对于激荡世界本身的膜拜与征服。

其三,媒介还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导致此在不能在与此在的交往中显现出来。网络弱关系遮蔽了人们之间的血缘、地缘、业缘关系,每天陪你山盟海誓的可能是个龌龊的流氓,而真正关心你的人却被抛在了一边。那么多的网友见光就死,那么多的心灵悸动与爱无关,那么多的PS美女却不见真正的“美人”,难怪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④网络构筑的人际关系,是技术赋予我们的“心灵鸡汤”,还是审美经验的再一次沉沦?

2.玷污审美判断

智能终端似乎不仅代理了我们的情感体验,而且还试图将我们的审美判断彻底剔除。过去当我们对一个商品下判断时,往往需要借助实践与经验,如用头脑去想、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这种认知活动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而不是直接获得的结果,因此包含了大量审美判断的内容。但是,今天的情况恰恰相反。一方面,感觉经验过度地让位于媒体经验,人们会毫不犹豫地掏出手机扫二维码、搜关键词、看评论,以期获得最佳的结果,从而导致审美判断力的丢失。另一方面,科学理性过度驱离了审美判断的内在逻辑,定量分析成为审美判断的重要依据。网站上经常有各种各样数据,如认为黄山美的有1100赞,认为泰山美的有1000赞,认为华山美的有900赞,于是我们便轻易地得出了中国名山美丽度的排行榜。这种数据虽然看起来很科学,但是在审美判断上却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因为美是一种个体的经验获得,审美判断是对个体精神自由最完美的馈赠,如果把它交给技术化的媒体,即使是通过完全公众代言的自由媒体,那也是不可靠的,这样必然导致个体审美经验的缺失。

一旦媒介评论取代了审美判断,那么这种所谓的参考或借鉴意义,必然会转化为资本包裹下的技术判断,或者政治家们的演说。一方面,大众传媒与文化产业不惜投入巨额资本从事传播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借助强大的技术手段,通过数据分析与处理来掌控人们的选择,从而千方百计地扩张它们的商业利益与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政府也主导着信息的生产与发布,希望在传播的过程中增加意识形态的内容,从而塑造符合政府意志的思想与表征。审美判断有利于防止人的异化,遏制传播技术带来的副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政治传播的环境。如果我们长期借助媒体来代替人们的判断,那么必然导致审美判断力的低下与情感的缺失,而不可能具有认识上的普遍性与实践中的真理性。

在手工业时代,人们创造物与创造符号是同步的,人的价值与符号的价值是高度统一的,对符号的崇拜就是对人的崇拜。在工业化时代,生产是通过批量复制完成的,从而消除了古典艺术中的崇高感,使得艺术品中的“光晕”彻底消失,生产出本雅明所谓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在后工业时代,这种无差别的符号生产,不但导致所指与能指的彻底分离,而且产生关系倒转的现象,即媒介通过生产符号而获得现实的载体。对“西蒙妮”的狂热,不是好莱坞的故事,而是现实的存在,也许我们要等到无法控制时,才能真正意识到这种审美割裂的危害。

二、媒介扩张与审美文化的荒漠化

信息爆炸是我们对当前信息传播过度增长的一种形象化的描述,它是指由于传播技术的进步以及传播环境的日渐放开,传播信息呈海量级甚至银河级涌现。全球已经进入“泽它时代”,人们对于信息的无限追求与渴望变得踟蹰了。因为即使我们24小时不停地阅读这些信息,也仍然看不完。信息爆炸的结果,一方面表现为信息的冗余,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信息的匮乏,它是由于信息爆炸导致的信道阻塞而引起的受众信息获取渠道的不足而引起的。同时,信息爆炸的结果是质量的良莠不齐,使得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被大量的垃圾信息所掩盖,传播信息量的增长并不会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信息爆炸造就了大量的电子垃圾,而文化生态却变得越来越同质化、低质化。

1.文化多样性被删减

全球化形成之后,传播均质化作为一种文化症候,往往不但不能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润滑剂,反而会遮蔽全球化的功能,成为麻烦的制造者。一是大众传播试图规范不同人群的审美差异,从而造成信息传播中的落差、失衡与鸿沟,人们开始和法国人比浪漫,和德国人比严谨,和意大利人比激情,很容易陷入媒体预设的华丽泥淖。二是个体被从他的生活语境中剥离开来,人们无法从媒体上看到真实的自己,“从而产生焦虑、不服气甚至敌对的情绪”,“‘相对剥夺感增加了人们的仇富心理与极端自我否定”。⑤

其一,在信息化时代以前,受媒介技术与传播手段的制约,传播很难真正做到一律化,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地域文化,如地方戏、民歌等等,域外文化往往采取与地域文化相妥协的方式来获得认可、接受与推广。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虽然最早是越剧,但是在流传的过程中却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戏版本,并形成更广泛的传播。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这样不但没有削弱地域文化的特色,相反还促进了地域文化的发展,甚至很多人更熟悉其他的剧种与唱段。现代传媒产业却不同,它们更喜欢“大喇叭”的形式,在其覆盖的区域内,竭尽所能地传播同质化文化,歼灭异质文化,以实现高效率的传播与回报。在商业资本的运作下,地理距离与文化传统已不再重要,文化多样性不利于消费符号的扩大再生产,不利于流行文化下的垄断利润。因此,在商业逻辑的清理下,文化的多样性遭到破坏,那些原生态的、地方性的区域文化除非能带来新的商业利益,否则毫无展现的机会。

其二,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人们只能按照媒体的“议程”,在狭窄的通道里承受哀伤与喜悦,观众不仅要模仿歌手、听众,还要模仿评论家,那种来自民间的鲜活性消失了。多元文化只能存在于与之相关联的环境之中,即文化的“小生境”,而现代传媒产业的特征则恰恰是通过否定空间界限的方式来取消异质文化的多样性,使得每一个生命不得不直面大众媒介的拷问,从而动摇了文化多样性存在的基础。同时,大众媒介也否定了自身与区域文化之间的联系,文化产业大行其道,一切都是可以预测的,一切都是可以生产的,协同进化不再成为可能,从而加速了自身的空壳化,所谓的“采风”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因为区域之间已经同质化,或者沦为商业的展演。此外,媒介还割裂了模仿与模仿者之间的文化联系,使得模仿成为复制,文化创新的可能性减少,文化突变的概率降低。特别是在商业资本的运作下,模仿不再是艺术传承的手段,而沦为文化产业下的长尾效应,“模仿秀”成为商业资本攫取的最后一枚铜板。

其三,在媒体的选择中,人们越来越倾心于持相同观点的人,而排斥异质性,网络减少了人们与不同意见者的沟通。媒体并不是使人们变得更加开放,而是使人们越来越被限定在一个个的小圈子里。这种小圈子会使我们感到安全与融洽,但在这种舒适的氛围中,我们却很容易窒息,因为缺乏新鲜的空气。一方面,媒介总是以大众的普遍价值观示人,它并不关注个别与特例,而是以维护社会的利益为己任,当个体屈从于媒体时,个人的审美判断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人们总是乐意接受与自己观点一致的媒体,我们在选择接触的媒体时,其实也固化了自己的思维。我们需要异质的文化,不同的观点碰撞往往容易产生智慧的火花,而这种火花正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星星之火,一旦这种碰撞消失了,人类文化中的生命力也就不复存在了。文化多样性所表现出来的新颖性、直接性、通俗性几乎已经不复存在,所谓的网络歌手不过是流行线上的临时凑合。

2.文化平衡性被破坏

作为具有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功能的有机体,文化在没有外力的干预下,总是趋于平衡的。大众传媒的过度入侵,导致文化传播的失范,从某种角度来看,今天的文化冲突都是由于内外信息传播体系的不平衡造成的。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与先进的传播技术,主宰着全世界的文化“阀门”,文化已进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对抗之中,传媒业成为政治博弈的工具。另一方面,国家内部的大众传媒总是偏爱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在传媒文化的冲击下,富裕阶层和贫穷阶层会产生一种绝对的信息差距与文化对立,并在心灵上造成严重的损伤。人们获得的图景,大部分植根于大众传媒的描绘:大城市经济繁荣而且干净整洁,小城市经济水平低下而且脏乱不堪;精英阶层工作清闲却极为富有,而普通大众工作辛苦却工资微薄。

其一,当传播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时候,文化与传统的差异、宗教与信仰的差别、政治与体制的差距就突显出来。在信息化以前,传播总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的,各个地区有各自不同的禁忌,触犯禁忌的事件很少发生。比如,中国人比较喜欢红、黄等鲜艳的色彩,而不大喜欢白、黑、灰;伊斯兰国家则比较喜欢白、绿和黑,不大喜欢蓝和红,特别忌用黄,因为黄色象征死亡,而在中国黄色象征着王权。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这种文化的碰撞极易发生,特别是如果陷入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之中,那么冲突就难以避免,甚至会出现激烈的对抗。

其二,由于收入、教育程度、气质、家庭背景以及社会际遇与文化选择的不同,国内的文化传播也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审美指向。一种是拜金主义。在拜金主义者的观念中,“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价格成为审美判断的唯一标准,媒介助推着文化中的奢靡之风。据贝恩咨询发布的《201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中国内地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达到3800亿元,约占全球奢侈品市场30%的份额,中国人目前已成为奢侈品购买的主力军。另一种是屌丝文化。屌丝具有明显的颓废主义色彩,“反抗主流品位,自暴自弃、蔑视主流文化,以自嘲来消解正统,以降格来反对崇高”⑥,他们是一群网络时代的阿Q。他们知道理想的遥远与现实的残酷,却想用逃离来忘却距离,用自嘲来化解痛苦。但是,这种痛苦不仅仅是现实的,更是理想的,因为现实的痛苦可以模糊,而理想的痛苦却无法消除。有人认为屌丝文化是对拜金文化的一种抨击,但其本质上仍是一种文化冲突和审美断裂的碰撞。

其三,传统的文化形成方式是自下而上的,传播起着汇聚与凝结的作用;而当前的流行文化则是被预测的,它是自上而下的,表面上它以真理掌握者的姿态发布种种所谓的流行趋势,实际上不过是为文化产业背书。由于这种文化是没有经过积淀的,其浅薄性显而易见。人们在翻拍经典、追逐流行的同时,却不小心将经典抹杀得干干净净。面对真假难辨、虚实不一的信息,我们创造的有价值的文化符号越来越少。或者说,人们越来越难以将有价值的文化符号从信息爆炸的碎片中检索出来。在巨大的背景噪声中,我们的耳朵失聪了,我们已经无法凭借先验逻辑来分辨那些来自心灵的声音。

三、视觉滥觞与审美判断的浅表化

每一项技术的产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并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人类文化的创造与创新。“由于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发明日渐成熟,所以其作用也显得越来越巨大,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人类文化的传承方面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⑦伴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也逐渐开放了。思维作为人类自我维护与自我发展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其本身就与传播现象相伴相生。甚至可以说,每一次传播方式的变化都会引起思维方式的变化,从手势口语、书写印刷到广播电视、微博微信,我们对信息的处理与加工发生着戏剧性的变化。网络对于人类的思维产生了多重影响,仅就美的认知而言,网络媒介下的审美泛化是当前视觉文化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1.形象化与审美

形象与形象思维不是一个概念,成人的形象思维与儿童的形象思维也有本质的区别。波兹曼认为,电视之类的媒体会使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分界线变得模糊。在图片与视频媒体的诱导下,媒介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代言人,人们每天沉浸在无聊的、烦琐的信息之中,不再愿意做长期的思考。在大量的商业广告与娱乐信息中,成人逐步退化着自己的思维能力,一种降格的形象思维方式充斥在人们的话语环境之中。形象思维的优点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取而代之的是浅薄、肤浅和表面化的形象化思维。用图像代替文字,表面上是对内容的补充,但实际上却是对形象思维的破坏。形象不仅存在于图像中,而且存在于文字里,文字中的形象不是一般的形象思维可以诠释与把握的,需要特定的审美素养。审美思维中那种抽象的、形而上的“醉”被淹没在表层化的图像之中,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艺术作品都开始无条件地取悦人的眼睛,视觉主导了一切,一切易于形象化的作品被保留,一切不利于形象化的作品被抛弃。审美是人类一种高级的形象思维,它依托于形象,但这种形象思维又不同于一般儿童的形象思维,而是具有复杂的审美特征。它在本质上是高度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图像、视频并不能直接促使大审美时代的到来。

2.想象力与审美

审美意象不同于形象思维中的图像,一旦被固化下来,其艺术的生命力也就终结了,这正是审美思维高度抽象性的具体表现。当宋玉夸赞邻家女孩“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时,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艺术的“光晕”就在于读者的想象。现代传媒使用大量的影像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艺术形象力中的审美意蕴,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导演的意图,而无法真正面对作品本身,更不用说审美意象的再造了。一方面,观众代替了读者。现代美学中关于“读者”的概念被再次解构,读者在大众传播中变得可有可无,他们只是消极的信息接受者,而不是艺术作品活的灵魂,我们只是在用眼睛看,却没有用心灵去洞悉。另一方面,图像代替了作品。图像是作品的画面表现形式,它是外在的、不断被赋予的、不断变化的;而形象是由作品的内容构成的,并在读者的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审美意象,它是内在的、自为的、相对稳定的。图像往往以形式美法则为基础,以艺术表现为前提,通过时尚的手段,借助大众传播的方式让所有人都认可它。所以,在图像的视野里,作品本身并不重要,“媒介”才是最为关键的要素。只要有展示的平台,哪怕再烂的偶像剧也会有人看,再无聊的好莱坞电影也会有很好的票房,俊男美女、科幻神奇,我们仅仅是为了满足视觉的快感,而缺少心灵的激荡。罗兰·巴特说“作者死了”表明在艺术作品中作者的中心地位被取消了,读者可以获得与作者平等的创作主体地位,审美想象力并没有因为作者的离场而被颠覆,相反其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今天我们面临的真正危机是“读者”的离场,他们似乎更乐意于充当观众,享受媒体的贴身服务,而不愿主动地在艺术想象中重构作品,体验人生。

3.反思性与审美

作为哲学概念,反思是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反思在美学上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如果把审美看成是判断,那么美学研究的基点就放在了主客体关系上,反思的重点是主体;如果把审美看成是反思判断,那么审美活动实际上就是审美心理的特殊显现。人失去了反思,也就失去了审美判断,审美也就无从谈起。如果我们总是被媒体推着走,那么我们就会失去建构自身审美判断的自由。然而,媒体是个“乐天派”,其展示的永远是事物华丽的外表与极端乐观主义的精神,似乎我们不需要什么努力就可以得到一切,似乎真理自然就可以战胜谬误。对传播技术的崇拜,似乎已把我们推向了另一个极端,媒体告诉我们一切都是好的,而且会越来越好,只要你按照媒体提供的方式去思考,你就可以实现最大的幸福,只要你不去触碰辨别善恶的果子,真理就永远在你一边。美是反思的,审美具有批判性,这是美与漂亮的最本质区别。康德指出,崇高在某种情况下其实是残酷的,但通过某种反思,我们可以发掘出其中的美。由于媒体的大众文化属性,反思被从审美的殿堂上赶了下来,媒介的浅表化,使得我们的审美越来越满足于感官刺激下的华丽包装,我们比任何时代都更追求美,但我们比任何时代都更不知道美。媒体也不能借助于美与丑的辩驳,来创造美的形象。媒体对丑的态度更多的是嘲笑与讥讽,而不是对存在者痛苦的反思。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美是从不美中显现出来的,美并不是更高级的美的投射物,而是对不完美的反思,即扬弃。美不仅面向世界,而且直面人生,它像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我们。审美只有在反思中才能显现出来,才能使人免于物质世界的沉沦。

四、结论

对于网络,人们充满着青春期的悸动,似乎自由、平等、科学的弥赛亚已经降临人间,一切帝国传播中的偏向都可以得到解决。也许是我们过于乐观了,技术与资本的天性并非必然地导向和谐,媒介的肆意扩张恰恰是文化生态平衡的头号敌人。传媒产业的策略就是占据你的全部时间与空间,让它成为你。电波媒体想尽办法24小时滚动播出;平面媒体则千方百计抢占你的生活空间;微博、微信则整天让你应接不暇。当我们忙于应付媒体的时候,忽略最多的恰恰是我们自己。

其一,媒介具有天然的技术属性,科学理性是传媒文化的本质特征。技术宰割下的审美判断就像过滤器,把我们生命中许多宝贵的真实体验全都过滤出去了。一切艺术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开始无条件地取悦媒体,它们通过出卖形象来换取媒体的关注,艺术沦为媒体上的表演;而媒体则自告奋勇地担当了一切艺术品优劣的仲裁者,我们只有流行时尚的发布会,而没有审美判断的历练场。

其二,媒介的商业性,不仅是全球文化霸权的体现,而且也是主流文化对于亚文化的压制,网络似乎加快了这样的进程。我们每天都被网站推送着相同的文化信息,学区房、军事争端、明星绯闻、安全事故、贪污腐败等等,我们的文化视域越来越同质化了,琐碎与通俗的文化充斥着我们。“关掉网络”不如“关掉电视”容易,披着自由外衣的网络媒体对于文化审美性的侵害可能远远超过电视。技术资本与消费文化充斥着网络空间,使得文化的多样性与平衡性受到挑战。

其三,媒介总是用华丽的言辞取悦着观众,为了收视率、收听率、上榜率、点击率,商业表演在一场轰轰烈烈的表演之后,被另一场轰轰烈烈的表演轰下台去,我们只是按照商业资本提供的审美准则行事。“跟风”成为一种时尚,每个人都是二流或三流的卡拉OK演唱者,即使已经成为一名歌手,也只能模仿那些被媒体所接受和认可的表演,并且还要根据媒介的要求不断调适。

媒体遮蔽了我们的沉思,却又让我们不断地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媒介的出场就是人的退场。海德格尔说过,我们自始就已沉沦,但今天的大众传媒,似乎加速了这样的过程。媒体的“按摩椅”,一次一次将我们赶回到“常人”状态。我们逃避美,逃避自由,逃避一切形而上的东西;我们追求新,追求时尚,追求一切让我们肉体舒坦的东西。媒介就是一面镜子,一面报喜不报忧的镜子,我们很难从中发现自身的缺点,我们可以在其中“栖息”,却没有“诗意”。大量的通俗文化、娱乐节目、市民新闻充斥着屏幕,表面上媒体赋予了我们五光十色的生活,表达了我们无限的可能,但实际上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注释

①转引自姚海根:《传播与出版的区别》,《出版与印刷》2002年第1期。②[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4页。③转引自张碧红等:《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传播功能研究》,《出国与就业》2009年第20期。④韩云:《信息动物》,《青年记者》2013年第22期。⑤卫欣、商建凤:《去组织与再组织——从乡村媒体看对农传播体系的建构与创新》,《新闻知识》2014年第5期。⑥赵伟:《“屌丝”一词的传播机制与社会心理》,《青年记者》2012年第36期。⑦杨征:《传播技术对大众文化传播的影响》,《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2期。

责任编辑:采薇

猜你喜欢

视觉网络文化审美
亨利摩尔雕塑的外在视觉意义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