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及防控对策

2015-12-03李斌

中州学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环境风险产业转移风险防控

摘要:产业转移在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中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生态—经济”系统风险演化视角来看,承接产业转移引发的生态供需失衡是导致中西部地区面临环境风险的根本原因。为了有效控制产业转移环境风险,必须构建承接地生态供需系统新的均衡。在实践中,应遵循“积极扩大生态供给、合理控制生态需求”的风险控制原则,从控制和优化环境风险因素入手,创新产业转移的评价尺度、运行模式、技术支撑以及政策体系,促进产业转移与中西部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移;环境风险;演化机理;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5)10-0038-05

承接产业转移是后发地区与先发地区实现经济对接和互动的有效路径。然而,在产业转移进程中,承接地由于对自身环境容量认识不清,或对污染后果认识不足,部分地区甚至有意识地以“环保洼地”作为招商引资的卖点,产业转移有可能变成污染转移。长期以来,中西部地区以承接边际产业扩张、生产性项目外包等为代表的传统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由于其技术经济模式的锁定效应,承接的往往是低端要素消耗型、非核心技术型等低端传统产业,并通过“经济—环境”传递机制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产业承接地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进而诱发承接地环境风险,制约承接地区域可持续发展。当前,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西部地区如何实现以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以“绿色化”作为判断承接产业转移效益的重要标准,加强对产业转移环境风险的防控,促进产业转移“速度下台阶、效益上台阶、效率新突破、结构再平衡、环境绿色化”,已成为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已经出现,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加快,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的综合优势趋于减弱,中西部地区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区域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日益明显,产业由东向西跨区域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日益加快,中西部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核心承接地。不可否认,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极大地改善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的资金短缺、人才不足、技术落后、经济总量较小的局面,使得中西部地区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以河南省为例,2003年河南省利用省外资金为300亿,到2007年已经突破1000亿,2014年1—11月份,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承接产业转移实际到位省外资金2300.6亿元,全省新签约项目803个,合同引进资金4276.89亿元。承接产业转移极大地推动了河南经济的发展,2004年河南省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2013年河南省人均GDP达到5519美元,10年间增长了5倍多。①

然而,区域产业转移背后的经济规律也决定了,在当前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中,由于产业资本的逐利性、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区域资源要素优势的差异性等因素,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高物耗、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进入,对承接地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在学术界,产业转移的污染天堂假说(Pollution Haven Hypothesis)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理论均表明: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承接地在获得转移产业带来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收益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环境过度消耗、生态承载力降低等巨大的环境成本,在承接地人均GDP达到一定规模之前,环境成本呈上升趋势,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风险呈累积状态。

从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践来看,在承接转移产业的类型特征层面,由于区域经济结构升级的内在动因驱使,东部发达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不可能存在将高成长型产业、战略性新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动机,同时,中西部地区由于在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层面的短板,短时间内也不具备大规模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基础,在此背景下,长期以来中西部地区承接的转移产业主要以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为特征的资源消耗型产业如化工、钢铁、水泥、建材、冶金等产业和技术附加值较低的各类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转移在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中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以河南省为例,长期以来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在河南经济结构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也是利用外资的核心领域。“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实际利用省外资金从1003.98亿元增加到2743.40亿元,2010年河南省第二产业利用省外资金占总体利用省外资金的59.9%,制造业新签项目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5.0%;其中,采掘工业、资源加工、石油化工、金属冶炼等能源资源型产业占河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70%,同时又是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重要领域。在产业集聚层面,产业集聚区是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2009—2014年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累计实际利用省外资金达1.2万亿元,占同期全省的60.2%,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平台,2014年产业集聚区对河南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5.3%。由此可见,利用省外资金,承接产业转移对河南经济增长具有巨大拉动作用。然而,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河南省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从2006年的130158.09万吨、16770.0261亿立方米、7463.62万吨增长到2013年的412581.82万吨、37665.26亿立方米、16270.08万吨,分别增长了3.16倍、2.24倍和2.17倍。②根据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数据和对河南工业增长贡献的数据大体估算,2006—2013年河南承接产业转移对“工业三废”排放总量的贡献至少为60%。这表明,在当前的产业转移模式下,东部西移产业伴随较为严重的污染转移,从环境敏感区域来看,中西部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稍加扰动就可能发生剧烈影响,而且不可逆转,如已经出现的局部荒漠化、水源地污染、雾霾天气、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问题,加之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相对弱,人才、技术优势不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具有更高的环境风险。在此背景下,中西部地区如果继续承接污染项目,就必然延缓新型工业化步伐,加重环境负担,形成巨大的环境风险,甚至造成局部生态危机,严重损害中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环境风险的内涵特征、演化机理和防控模式等层面对“产业转移—承接地生态环境”系统风险进行研究,以期探明产业转移环境风险的演化机制,为新常态下促进产业“绿色化”转移,防范中西部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失调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演化机理

1.产业转移环境风险的内涵与特征

产业转移是指由于区域间存在产业级差和产业利益差,在产业竞争因素和政府环境管制等因素驱动下,为适应区域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变化,发达地区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地区,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由于“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客观性,区域产业转移不可避免会给承接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产业转移环境影响的污染天堂假说和复杂效应理论均表明,在中短期时间尺度和区域空间尺度上,产业转移更多表现为对承接地生态环境的负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区域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定义为:在中短期时间尺度和区域空间尺度上,由于承接地生态环境供给量的增速低于承接产业转移引发的生态环境需求量的增速,承接地“生态—经济”系统呈现亚稳定状态,导致承接地生态供给与生态需求失衡,诱发生态环境破坏、损失乃至毁灭等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整体结构来看,区域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具有如下特征。

风险行为的客观性。产业在不同区域间进行转移是产业经济空间布局优化的客观必然,由于产业是在特定时空背景下“技术—经济”要素组合的一种特定形式,其在短时间尺度上存在技术经济锁定效应,以低端要素消耗为特征的产业转移行为在技术经济锁定效应下,必然会对承接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和潜在损失,其环境风险行为在资本逐利性的驱动下具有客观必然性。该特性是产业转移的内在特性,直接决定了承接地进行产业转移环境风险控制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风险状态的累积性。产业转移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通过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消耗增加承接地环境成本,形成环境风险,该过程本身具有累积性。在短时间尺度下,区域环境承载总量具有稳定性,其最大值称为环境阈值,随着产业转移对环境负影响的累积,其突破承接地环境阈值的概率必然增加,承接地生态环境发生不可逆损害逐渐由小概率事件演化为大概率事件,直至造成承接地发生环境损害事件。

风险损失的长期性。在短期内,产业转移引发的环境风险行为通过对承接地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等形式直接作用于承接地生态系统,导致生态供给存量减少;在中长期,由于承接地环境受损、承载力降低、生态供给减少,在生态需求刚性条件下,环境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其恶果导致承接地“生态—经济”系统失衡,由于生态环境系统通过人工或自我修复机制恢复到原有水平,在时间尺度上具有长期性,因此产业转移导致的环境损失在时间尺度上也具有长期性甚至具有不可恢复性。

2.产业转移环境风险的形成机制

区域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具有客观性,其出现受承接地经济水平、资源环境能力和环境管制水平的制约,同时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与承接地生态供给以及生态需求的动态均衡机制有关。生态供给是指产业转移承接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水平下各类生态环境资源的存量,可以用生态承载力来描述,其最大值为承接地生态承载阈值,其生态供给量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供给量和人工生态系统供给量,前者属于承接地生态系统自然演化的结果,具有长期性;后者受区域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技术结构等因素影响,具有可控性。生态需求是指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各类生态资源的需求量,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等,从需求层次来看,区域生态需求包括维持区域社会基本生存的刚性需求和促进社会经济增长而增加的可控需求,其中区域产业转移导致的生态需求增量属于可控需求。

产业转移承接地生态供给与生态需求动态均衡机制如图1所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生态供给曲线S无限趋近于承接地的生态承载阈值M,表明承接地生态供给在特定时间尺度上具有最大值,承接产业转移前生态需求曲线D1与生态供给曲线S交汇于N1,其在纵轴的映射Q1为供需均衡时的生态供给量,其在横轴上的映射P1为承接产业转移前承接地的环境成本,该成本为承接地生态环境的价值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弥补环境损失需要支付的价值量;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承接地生态需求增加,生态需求曲线D1向右上方移动,并于生态供给曲线S交汇于N2,此时形成新的均衡生态供给量Q2和环境成本均衡价格P2。由此可知,如果不对产业转移的质量加以限制,任由产业转移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为满足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承接地生态环境供给量Q将无限趋近于生态承载阈值M,此时承接地生态环境成本P将趋近于无穷大,这意味着要弥补承接地生态环境损失需要支付极大的成本,进而表明承接地生态环境已经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在此过程中,将会导致承接地生态供给与生态需求失衡,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性失调,系统稳定性受损,其外在表现就是以各种潜在或环境突发事件为代表的环境风险。

3.产业转移环境风险的测度机制

产业转移环境风险的大小可用如下方法测度:设S为承载地生态供给函数,Q0为承载地生态供给存量,A为生态供给系数,含义为每单位投资可以创造的生态增加量,D为承载地生态需求函数,D0为承载地生态刚性需求,B为产业转移的生态需求系数,含义为每单位投资引发的生态消耗量,P为生态环境的价值,同时也可表示承接产业转移付出的生态成本,其大小与产业转移的规模有关,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产业转移规模越大其生态成本总量也越大。承载地生态供给可表示为:S=Q0+AP,生态需求可表示为D=D0+BP,设生态供给与生态需求之差为R,则R=S-D=(Q0-D0)+(A-B)P,在承接产业转移前承接地生态供给存量必然大于或等于其生态刚性需求,即(Q0-D0)≥0,此时,若A>B,则表明单位投资创造的生态供给量大于单位投资的生态消耗量,承接地出现生态盈余,此时R为增函数,其值越大表明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越小;反之,若A

4.产业转移环境风险的传导机制

产业转移环境风险的传导机制是指风险因子在由风险源和风险对象构成的风险场中作用于风险受体形成风险损失的运行模式,其传导机制呈现出链式路径结构。产业转移环境损害的风险因子可分为显性风险因子和隐性风险因子两大类。前者是产业转移直接诱发的环境损害,其具体表现为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污染排放增量对承接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结构性压力,一般而言,承接地受转移产业的经济结构、技术结构等因素制约,即使并不大的产业转移经济总量也可能带来很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导致生态供给能力的降低;后者是指在承接地生态刚性需求的基础上,由于承接产业转移引发的生态需求增量,导致承接地资源环境消耗量增加,其具体表现为承接地环境承载存量的减少。

在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复杂系统中,产业转移环境风险整体呈现出具有不可逆特征的“链”式传导模式,其由环境风险领域逐渐扩展到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领域。产业转移在技术经济锁定效应作用下,通过显性风险因子和隐性风险因子共同作用于承接地生态系统,首先导致承载地资源消耗增加,废弃物排放增多,造成生态供给与生态需求失衡,生态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逼近承载地生态环境阈值,诱发生态损害,形成环境风险。其次,在承接地环境风险的作用下,造成承接地生态环境修复成本增加,必然推高企业环保投入成本,导致承接地经济系统总体运行成本的上升,形成经济风险。最后,在经济风险和环境风险双重压力下,承接地环境突发事件和环境群体性事件爆发的概率激增,最终引发社会风险,影响社会稳定。综上所述,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其遵循“承接产业转移—生态供需失衡—环境风险形成—环境成本增加—经济风险累积—环境突发事件—社会风险凸显”的链式传导路径。

三、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防控对策

产业转移环境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技术经济模式的锁定效应造成了承接地生态供需的失衡。因此,有效控制产业转移环境风险,必须构建承接地生态供需系统新的均衡。影响区域生态供给和生态需求的因素包括承接转移产业的类型、技术水平、清洁生产状况、环境管理水平、承接地环境容量与生态承载力、承接地环境准入制度状况、承接地生态产业链整合与重构能力等。因此,在实践中,应遵循“积极扩大生态供给、合理控制生态需求”的风险控制原则,从控制和优化环境风险因素入手,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以循环生态产业链重构为载体,以产业项目链延伸为方法,以科技价值链创新为判断,以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为重要手段,创新产业转移的评价尺度、运行模式、技术支撑以及政策体系,实施产业转移升级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防范产业转移的生态风险,促进产业转移绿色化发展。

1.以绿色GDP为尺度衡量承接产业转移效益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三个有利于”和绿色GDP作为判断产业进入门槛和承接产业转移效益的价值尺度,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从产业进入门槛和承接产业效益两个层面,从环境风险的源头和末端两个角度,从总体上控制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风险。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三个有利于”是指承接地在遴选产业转型项目时应坚持: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承接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促进承接地自然资源高效合理利用;是否有利于推动“三产”协同发展,促进承接地“四化”联动发展。同时,在绿色GDP框架内核算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效益,在完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将环境污染价值损失、生态破坏成本和不可再生资源损耗价值从传统GDP中扣除的广义绿色GDP核算体系,并以此作为衡量承接产业转移效益的价值尺度。

2.以绿色经济为目标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模式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遵循生态经济规律,以绿色经济为目标,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循环生态产业链重构为依托,以产业项目链延伸为方法,以科技价值链创新为支撑,以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为重要手段,以系统工程理念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模式,从产业转移环境风险的形成和传导层面对其加以控制。在判断转移产业与承接地产业关联性与互补性的基础上,对承接产业的各种副产品、次级资源层层分解,同时整合群内生产、辅助项目等,建立具有专业分工的产业配套体系,进而通过产业链的纵、横耦合各相关产业链,形成高效率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对现有物质、信息、废物流等重新整合,建立循环利用的机制与流程,推动承接产业生态化链式发展。同时,依托产业集聚区,通过“补链”途径承接产业转移,产业承接地通过承接产业链中缺失的重要环节,促使产业链延伸,从而形成稳定、健全的产业网络创新体系,促进服务关联报酬递增,降低服务关联成本,同时帮助企业获得中间产品及技术外溢等外部性收益,从而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产业网络体系,推进转移产业生态化、网络化发展。

3.以绿色技术为支撑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效率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以构建生态产业链为导向,积极承接具有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潜力的产业转移项目,大力推进承接地绿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投入为基础、服务为保障、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产学研结合的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工程,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效率,促进承接产业转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产业承接地应以政府为引导,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绿色技术研发纳入区域科技计划,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绿色技术储备;以市场为导向,整合现有的绿色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企业为主体,利用绿色技术开发新产品,增强企业竞争力;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相关的绿色技术研究,促进绿色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创立开放式的绿色技术创新投入机制,在政府引导和示范作用下,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领域,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和民间投入跟进,多元化的绿色技术研发投入体系,提升绿色技术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撑能力。

4.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完善承接产业转移政策

中西部地区防范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应以绿色发展为政策取向,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健全和完善环境治理政策,加大环保投资力度,不断提高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完善承接地的环境准入制度,提高“三高”产业进入门槛,防范产业转移带来的生态风险;提升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产业转移企业环境管理;努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优质产业转移项目。同时,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提升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生态产业链整合与重构能力,提高产业承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转变招商引资方式,从以“项目招商”为核心转向以“生态产业链”为平台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清洁生产实施率;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承接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相关数据根据2004—2014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整理获得。②相关数据根据2006—2014年河南省统计年鉴、2006—2014年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2006—2014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获得。

参考文献

[1]邹晓涓.产业转移和承接中的环境问题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2]孙敏.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风险研究——基于宏观政治经济环境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3,(10).

[3]黄涛.湖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环境承载力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4,(4).

[4]豆建民,沈艳兵.产业转移对中国中部地区的环境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1).

[5]金祥荣,谭立力.环境政策差异与区域产业转移——一个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理论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6]李斌.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绿色转型[N].河南日报,2014-10-22.

责任编辑:涪潞

猜你喜欢

环境风险产业转移风险防控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风险再现与媒介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