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竞赛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5-12-02李强

科技视界 2015年3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李强

【摘 要】现代物流业作为融合高新科技和实用工程经济等特点的新兴产业,其发展需要大量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开展各种物流竞赛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物流竞赛的介绍入手,深入分析了物流竞赛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影响。

【关键词】物流竞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Abstract】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a new industry,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high technology and practical engineering economy. It needs a lot of talent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nterprise, and to carry out all kinds of logistics competi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train talents.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logistics competi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logistics competition on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Logistics competition;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ersonnel training

0 引言

教育部提出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目前,经历了多年发展的各种物流竞赛,已经形成了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物流工作实际,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突出方案整体设计能力的竞赛特点,成为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改善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

1 物流竞赛介绍

1.1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举办的一项面向全国大学生的大型物流教学实践方面的竞赛活动,是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中的几项专业设计大赛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最具专业性、权威性、实用性的大学生物流大赛,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

第一届“ 安得杯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2006~2007)全国共有22个省、市约 1800 多名专业课老师、22000 多名学生参与了大赛活动;第二届“邯运杯”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2008~2009)全国共有27个省、市约2800多名专业课老师、25000多名学生参与了大赛活动;第三届“顺丰杯”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2010~2011)全国300多所高校4000 多名教师指导38000多名学生参与了大赛活动;第四届“安吉杯”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2012~2013)约4000多名专业教师、38000多名学生参与了本届大赛,经过激烈角逐,严格评审,共确定223所高校的399支参赛队取得全国设计大赛的资格,最终有60支参赛队进入决赛。

比赛通过展示参赛选手对物流作业中的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管理等综合物流活动的实际操作水平,检验参赛选手对物流专业知识、物流方案规划设计,以及物流实际作业操作技能、现代物流设备的使用、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

1.2 全国物流沙盘竞赛

从2005年全国大学生企业模拟经营沙盘大赛由用友公司发起举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在国家教育主管机构组织下,由用友公司与全国合作高校联合发起,大赛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国院校在校学生,通过创业设计和模拟企业管理信息化经营的形式,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全面锻炼学生了解业务、掌握管理软件工具及实际动手能力。

大赛开赛至今已有超过1200所院校参加比赛,近4万支参赛队伍,超过20万学生参赛,近万名教师参与,目前已成为中国经管专业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赛事之一。

1.3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物流管理竞赛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物流管理竞赛由中国国际商会商业行业商会、中国仓储协会主办,已在2014、2015年举办两届,今年的比赛有19个省21个学校的47支队伍进入复赛。比赛通过在企业的实地调研,针对企业在物流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交调研报告。

2 物流竞赛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影响

2.1 物流竞赛促进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健康发展

各种物流竞赛通过展示平台媒体宣传,加强了全社会对物流产业发展的关注,为行业选拔优秀人才创造条件,从而促进物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形式多样、分层次的物流竞赛体系,整合了物流业界和教育界的研究平台,不仅为不同高职院校的理论研究者提供了接触和磋商的机会,提供了企业物流实践的机会,又为物流业界提供了解最前沿的物流学术平台,两者互为促进。

物流竞赛是高校展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办学水平很好的平台,技能大赛对参赛选手完成物流任务操作的熟练度有很高的要求。各院校为了在物流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就得在围绕物流竞赛加大实训条件的投入,需要校内实训基地的软硬件支持。不少院校参照大赛所用的物流设备,逐步完善和更新学院物流实训室的软硬件设备,参照竞赛中各设备的摆放位置,重新布置调整实训室布局,这不仅利于实践教学的演示和操作,也提高了参赛选手使用设备的熟练度及对比赛环境的适应度。另外高校为了在方案设计类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就得强化校企合作,只有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学生才能撰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从历年来在物流方案设计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队的情况来看,参赛队队员大多都是最少在企业里实习了半年以上的,设计的方案实际而且适用。

2.2 物流竞赛提升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质量

在物流人才需求结构中,对从事操作岗位的技能型人员的需求占70% 以上,物流技能大赛有利于更好地促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物流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技能竞赛的项目源于企业实际的岗位要求,是物流企业岗位作业在比赛中的再现。竞赛的项目设计由企业人员参与和指导,模拟了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贴近实际工作中各岗位对操作技能的要求,仿真性强。同时,竞赛的项目和内容也充分体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教育导向,有利于促使高职院校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缩短学生在用人单位上岗前的培训周期,节约企业的培训费用,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技能大赛,大大提升了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质量,用人单位的满意度逐年提高,这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校企合作,从而形成共赢的局面。

2.3 物流竞赛提升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

2.3.1 物流竞赛的目的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项目方案申报书提到竞赛目的是“检验物流人才培养体系,规范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引导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吸引企业参与,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提升培养专业人才的市场匹配度;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展示参赛选手在组织管理、专业团队协作、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工作效率、质量与成本控制、安全及文明生产等方面的职业素养。”

以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为例,2010 年主要考查组托、储位指派、订单有效性分析,2011年新增了零散货物库区软硬件操作及配送线路优化的知识点,到了2013年又新增了重型货架散货区软硬件操作及配送线路优化软件操作等内容,从考点变迁中我们发现竞赛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围绕物流企业储备工作需要设计竞赛环节,强调综合储备方案的设计能力。要求参赛团队熟悉储备的整个工作,同时有很强的团队协作性和对方案的驾驭能力,通过实操展示设计方案的可实践性。

为适应现代化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竞赛项目中为选手提供了标准的设施设备,2010 年只安排了重型货架区,到2013年的硬件已经比较完备了,主要包括:“中诺思”软件、重型货架、立体库、电子标签和阁楼货架及B to C电子标签等,要求选手熟练掌握以上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职业技能大赛评分标准的制定由行业企业高度参与,有关参赛规则、评分标准、得分环节也同样是经过行业、企业专家的精心设计。物流行业关键岗位的作业标准,操作规范被引入细化到各得分点,清晰地传达了职业教育对从业者熟知行业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的要求。细化的评分标准有助于促使学生在日常训练中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训练,从而把标准的操作规范和作业程序形成好的作业习惯带到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去。

职业技能大赛将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岗位操作技能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职业能力的全要素纳入考评范围,既注重过程的考核,又注重结果的考核,既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又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进行考核。这种多元化、过程化的全方位考核真正体现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考核。

2.3.2 参与物流竞赛的素质要求

各类竞赛皆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式包括现代物流知识竞赛,主要有调研报告和现场答辩形式,实践竞赛主要有现场仓储配送叉车等基础操作技能竞赛,另外还有更高要求的物流中心作业优化设计竞赛等多种形式。重点考核学生对现代物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现代物流设备设施的操控能力和在实际作业现场灵活应对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

所有物流竞赛皆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依据物流岗位核心能力对竞赛选手进行职业能力测评。竞赛内容参照物流作业流程,有助于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学生职业岗位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提高,加强现代物流人才高技能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尤其是学生通过物流设计类竞赛,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和职业理想,最大限度上开发学生身心智慧和潜能。

比赛同时要求选手具有很高的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譬如在物流理论知识考核阶段,要求选手熟练掌握储备必备的相关理论知识;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以及最后打印成册,需要选手熟练掌握办公软件(word、excel) 以及打印机的操作;在指导老师不在场的情况下,如出现突发问题,需要选手自行解决,要求竞赛者有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极好的心理素质。

物流设计大赛能够充分锻炼学生们的意志力和耐力,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人生经历,激发了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训练了学生勤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教会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转化意识和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对学业更加充满信心;提升了学生们的形象气质,更多的还让学生们在过程中学会了感恩,懂得了态度决定一切,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倾心尽力,即使最后失败了,都会为以后的人生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3 结束语

无论是参赛的院校、师生还是提供合作、赞助的企业都能受益于各种物流比赛。通过比赛,学校展示办学的实力和师资水平,企业以大赛为平台开展宣传并与对口院校建立联系;校企协作沟通,推进了校企合作进程;参赛选手尤其是获奖学生的职业技能、专业素养得到企业的位,未来的认可,知名企业将提供实习岗求职也会被企业优先录用。可见,技能竞赛清晰传递着高职教育要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工学结合的理念,这促使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以培养企业“准员工”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郭薇.后工业化时代物流人才技能培养的竞赛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4(12):294-295.

[2]秦殿军.技能竞赛与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3(21),74-75.

[3]王乐.职业技能竞赛促进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28-29,36.

[4]梁雯,叶春森,吴海辉.依托科技文化竞赛 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以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03):223-225.

[5]杨怡,金晓严,戴四新.“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为例[J].物流技术,2013(01):276-278.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