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2015-12-02杨碧秀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技术素养通用技术实践能力

杨碧秀

【摘 要】通用技术课程设计是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技术创新的能力。采取各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那何为技术素养呢?技术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完整的技术知识结构,熟练的技巧技能,更重要的是强烈的探究精神,十分丰富的想象力,富于建设性的批判和创造力。

【关键词】通用技术;技术素养;创新、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呢?我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好课前导入,一开始就充满趣味,让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跨进知识大门。

1.设计教学情境导入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时,我拿两款不同的手机走进教室,让学生们来选择并说明理由,学生们兴趣高昂,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顺势引入课题,一下把学生情绪带动起来,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体会到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通过合理地创设情境,不仅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用视频导入

教师可以展示一段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如:讲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一节“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时,首先给学生展示“几个有关技术发明的故事”视频,同学们很认真地看,然后接着提问:“同学们能从这个视频中得到什么启示?”进而归纳总结优秀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这样使学生们对学习本节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素养,激发学习激情

大家知道,任何课程都有相同的特征:学生如果不愿意学习,教学就难以达到理想的目标。但是,一旦这门课程有了考试的支撑,无论多枯燥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我们教师想要达到的要求。可是通用技术课没有高考支撑,学生不学怎么办?这是每一位任课老师担心的问题。我认为吸引学生学习,教师的教法很重要,评价方式也很重要。而这门课程内容又偏重于技术思想与方法,似乎让人感觉到是一门无聊的课程,如果照本宣科,有可能影响学生对“通用技术”系列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教师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例如,在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对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的调查,发现与明确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判断是否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能力与条件。要求学生针对具体情况详细列出设计要求,考虑得越周到越好。我通过引导学生亲历技术学习过程来落实教学目标,即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技术活动,每个学生都要经历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生成多个设计方案,并加强了设计中的过程评价,提高了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三、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用技术就是要一门培养高中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课程。如果在上课时只是一味的讲解理论,就会显得空洞,夸夸其谈,纸上谈兵。这毕竟是一门技术类课程,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都要有所应用,然针对这个现象,我们更应该在这个方面加大培养和练习的力度。

例如在安装双联开关、单相电度表接线时,学生对照电路图安装完,调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故障。这时我就帮助引导他们从电路原理、元件安装、调试方法等方面来分析。哪些原因会产生这种现象的故障,又有哪些原因会产生那种现象的故障。而在这些原因中有可能是电器类故障,也有可能是机械类故障,有些故障甚至可以用数学、物理的知识来分析。注意筛选,最终找到问题的根源。在这过程中,学生们的各方面知识得到了贯穿,让他们觉得以前孤立单一的学科知识块其实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促使学生形成一种对世界的整体认知感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模式要灵活多变,要把书本上的死的知识变成灵活的知识,把有限的上课时间变成无限的探索时间,把平淡无奇的知识变成探索奥秘的翅膀。高中生正处于创造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候,他们的想象能力、逻辑能力、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多鼓励多想象、探索、营造出一种民主、活跃、热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建构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劲射勇气,有限地引导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针对高中生自我意识太强,不善于沟通交流这个特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采用分组的形式,5、6人一组。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讨论、分工、研究等形式加强组员之间彼此的沟通、交流、合作。在活动时间完成后,各组通过项目作品介绍,交流表现,心得体会,自我评价,相互评估等方式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使学生养成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团队意识,善于聆听他人意见的合作品质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新的课程改革的到来,对通用技术老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是因为在新的课程改革中,通用技术课程地位得到了加强,通用技术学科的年轻给了老师们自我展示、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加强对高中阶段的技术教育,提高高中生的技术素养,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我们只有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坚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完全符合新课改所需要的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技术素养通用技术实践能力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通用技术课堂中开展技术试验的实践和思考
技术文化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翻译技术在MTI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重视设计制作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技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