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2015-12-02边巴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初中政治思想道德

边巴

【摘 要】优良品德素养的熏陶和润泽,能够内化为个人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准则,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完善我们的人格和道德品质,成为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推进力量。目前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讲空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当然教师是一个核心引导者,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言行举止等起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是教育大纲的要求,也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各方面的准确定位。

【关键词】初中政治;品德素养;思想脉搏;思想道德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萌芽到初步形成的时期,是道德信念和理想逐步形成时期,也就是开始以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指导行为时期。并且开始具有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能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来分析,作出评价。同时必须看到,当前,现代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1.重视物质享受,轻视精神生活。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原则、价值观念激励着人们对功利的追求。当前,某些青少年受此影响,在价值取向上只重视物质价值,轻视精神价值,对功利的追求大大超过对理想的追求,甚至否定理想的存在和作用。例如,有些学生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吃好、穿好、玩好”,认为“金钱能买到一切”,“有钱就是幸福”等。

2.注重自我价值,忽视社会价值。目前,一些中学生竞争意识被扭曲,他们只看到自我价值,忽视与他人协作,把是否有利于自我视为自己行为的标准。他们苛求社会、他人对自己的满足,而不强调自己对社会、他人的贡献,只顾自己利益、不顾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爱国感情淡薄,集体观念不强。

3.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缺乏艰苦朴素的作风。今天,许多中学生是独生子女,被父母呵护娇养惯了,有许多缺乏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更缺乏坚强的意志,怕苦怕累,怕挫折。十三、四岁了,早晨起来不叠被子,连自己的袜子都让父母来洗,干什么都怕吃苦,不爱学习,四体不勤,胸无大志。有些学生贪图享受,讲究吃穿,不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有的甚至大手大脚,恣意花费。

4.我行我素,行为习惯不好。有不少初中生法纪观念淡薄,不遵守纪律,不文明,讲话粗鲁、任性,我行我素,以我为中心,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更不懂尊重他人。针对初中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问题的先决条件

今天的中学生,他们到底在想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的心理依赖对象由家长、教师,逐渐转向同学、朋友,甚至是自我。这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教师要真实准确地掌握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就必须与学生真正地打成一片,做他们的朋友,使他们由逆反而认同,由封闭而开放,能够并且敢于对教师敞开心扉,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的基础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其教育的系统性和深刻性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我们不妨把“爱国主义”当作一个专题来讲。让他们知道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历遭劫难,而仍以强者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一大法宝。同时,联系“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强调指出:热爱祖国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公民的一项神圣义务。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种观念扎根于学生心中。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与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具体而言,由于现代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条件优越,攀比浪费现象严重,不爱惜劳动成果。为达到教学目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义务劳动或参观农民劳动的场面,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或写观后感等,教育学生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爱惜劳动成果,形成优良品德,从而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三、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有效提高学生品德素养

初中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教学时要把思想道德知识的教学与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结合起来,把道德认识的培养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要尽量避免单纯的、抽象与空洞的理论说教,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乎,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四、提高思想品德教师的道德素质,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将会事半功倍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了解和掌握开放条件下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既要懂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熟悉古今中外的重大事件;既要熟悉思想品德课的大纲、教材,又要切实掌握现代中学生在不同时期思想上的“热点”,知识上的“盲点”,学习上的“疑点”,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学生,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培养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在发挥思想政治导向功能,道德品质的塑造功能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要在日常教学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下功夫,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区分该做与不该做,区分好与坏,到逐步明确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逐步形成正确的,高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己的品德素养。

猜你喜欢

初中政治思想道德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析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浅析初中政治教学现状与创新途径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借助孝道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军队老干部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