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问题及对策

2015-12-02何晓玲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问题对策

何晓玲

【摘 要】近年来,民办幼儿园教师的高流动性成为困扰家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幼儿园,每学期4~5名幼儿教师跳槽都属正常现象,甚至有些幼儿教师在学期中间就离开。在积极探求应对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的措施上,要在激励机制、教学改革、制度健全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深入实践教学第一线,融入幼儿园教师的思想教育,增强教师的奉献与服务意识,加强业务素质的培养,全面增强民办幼儿园的整体活力,为留住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问题对策

近年来,民办幼儿园教师的高流动性成为困扰家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幼儿园,每学期4~5名幼儿教师跳槽都属正常现象,甚至有些幼儿教师在学期中间就离开。教师的频繁流动从根本上影响了甚至改变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更换使幼儿教育的连贯性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都受到了影响,也给本来整体素质不高的幼儿教师队伍造成里新的“创伤”,解决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问题是迫在眉睫。

一、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现状

1.管理观念落后。在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中,管理者观念落后,沿用旧式的传统管理方法,民主管理意识不强,实行专制型的园长集权管理,缺少较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上以经验型为主。特别是一些个别民办幼儿园,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不愿投入,继续使用一些不符合规范的设施设备,甚至出现安全隐患。在教学上存在有大量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口味,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而是在教学活动中设置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主,呈现明显的“小学化”倾向,违背教育教学规律。

2.积极性不高。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幼儿园教师的作用没有全面发挥出来,没有做到人尽其才。同时,由于考核机制缺乏力度,工资待遇是大平均小差额,没有与业绩、与现实表现挂勾,干好干坏区别不大。激励机制的引入不够。有些教师在幼儿园呆不住,就想着干其他的工作,还没有安全压力,造成教师工作积极性不是很高,活力不足,有些甚至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人浮于事,工作责任心不强。

3.人才难留。民办园除了贵族幼儿园条件优越,其他大多数民办园一般都是庭院、门面、家属楼等改装的,且办学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缺少活动场地,基本的设施设备不足。由于条件限制,而入园幼儿则编班不合理,大、中、小三个学龄段的儿童在同一个班级中进行教学,根本不分年龄阶段,致使部分幼儿入园三年,变化不明显,被老百姓称为“托儿所”。在人才的引进之后,没有相对的制度、待遇保障,缺乏吸引力。尤其是一些优秀教师,都是在自己熟悉的行业或领域有一定影响或建树的人,大部分都在创业中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经验,但是待遇非常差,发展空间不大,既没有职称待遇也没有工作动力,人才难留成为了当前新形式下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的主要表现。

二、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的原因

1.重视度不够、投入资金少。一直以来,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定位都难以令人喝彩,学前教育被纳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境地。由于对幼儿教育工作认识不足,加之经费紧张,往往视幼儿教育为一种累赘,投入力度不大,甚至不愿投入。造成民办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上思想认识程度不高,在教学手段、艺术效果应用、资源共享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2.过分追求效益。公办幼儿园的教师工资全靠财政收入,而民办幼儿园是自筹资金办园,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幼儿的保育费,这样,园长就把效益放在了第一位,关注的效益往往是短期效应。在办园过程中该投入的不投入,也不愿意在教师培训上花钱,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园的发展。

3.工作量和安全压力大。民办园条件差,工作量大,师资配备不齐全,教师在园时间长,很少达到两教一保,班额又是大班额,这样的条件更是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安全事故的发生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避免一些无休止的纠纷和发生事故后的巨额赔偿,幼儿园的老师们在工作中胆战心惊,如履薄冰。有教师呼吁,相关安全法规应早日建立,成为教师合法行为的坚强后盾,否则,教师只能是“带着镣铐跳舞”。

4.幼儿园教师养老保险没有保障,不能解坚决她们的后顾之忧,民办幼儿园要想留住教师,必须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坚决养老保险问题,要重视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做到管理要人性化,同时,设立内部培训的平台,要让老师在幼儿园不断提升自己,给她们提供发展的平台。另外,还要关心幼儿园教师,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满足幼师的需求,给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让他们尽最大的努力为幼儿园做贡献。

三、应对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的策略

1.完善落实规章制度。制定印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开展普惠性幼儿园认定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措施,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内部到外部,均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园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各地方政府都按照上级的要求,建章立制,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构建实施激励机制。在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中,通过建立知识、技术等各方面的需求体系,形成激励制度的有效管理,重点在构建激励机制上下功夫。可以采取目标激励法、物质激励法、情感激励法等多种有效的激励方式,给每一个教师设置不同的目标,在目标要求上,可高可低,依据不同的人才要素而定,将每一个人才的内在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同时,推行物质激励与政治激励相结合,包括有工资、奖金、福利、设施等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创造发展的良好空间。做好“资格与岗位挂钩,岗位与薪酬挂钩”的工资制度,实行特殊工薪制或者高薪制,以科学合理的激励保障机制,激发优秀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热情。

3.狠抓师资建设。在加强教育科研,提高保教水平上,围绕幼儿园课程改革核心,扎实开展幼儿教育科研活动,更新教育观念,探索幼儿教育规律的送教下乡、公开教学等活动,基本上扭转幼儿教育“小学化”、“重上课轻游戏”的不良倾向。同时鼓励广大幼儿教师开展如“幼小衔接”、“挖掘民间游戏,实施幼儿素质教育”“园本课程”等多项多级实验课题研究。加强师德教育,在幼儿教师中广泛开展了“爱事业、爱幼儿园、爱孩子”的主题教育活动,每年评选一次师德表现突出的园长和教师,并把他们的事迹在全市推广宣传,树立榜样;把幼儿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采取举办讲座、在职函授、外出考察、脱产进修等各种形式对园长和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业务素质。

在积极探求应对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的措施上,要在激励机制、教学改革、制度健全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深入实践教学第一线,融入幼儿园教师的思想教育,增强教师的奉献与服务意识,加强业务素质的培养,全面增强民办幼儿园的整体活力,为留住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民办幼儿园问题对策
浅谈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和管理
广西创建特色民办幼儿园的若干思考
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困境和策略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