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15-12-02袁晓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性小学数学

袁晓华

【摘 要】有效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投入自我探索,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性的提问,既可以提高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漫漫征途中,教师必须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文、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合同关系,在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中,通过对话等必要的应对改变措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主动学习习惯,发展数学学习能力。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措施

(一)紧扣目标,导入问题

问题导入要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做准备。因此,有效的导入能联系学生的原知识原技能,激起学习兴趣,并与学习目标紧密联系。如在教《平行与垂直》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请拿出文具,打开本子,可记得上课老师的名字?请写下我的名字,然后在我的名字旁写下自己的名字。如果在这两个名字之间画条线,在上面写个词语,写什么好呢?”在学生说是师生关系后,又引导朋友关系。这个环节的导入,老师耐心地引领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清晰地表达甲和乙之间的朋友关系:甲是乙的朋友,乙是甲的朋友,甲和乙互相成为朋友。为即将进行的新授架设桥梁,让学生明白平行线是相互依存而不是独立的。然后老师出示学习目标:我将认识平行线、垂线,理解“互相平行”及“互相垂直”的含义。问题导入紧扣学习目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设问“互相”、“朋友”的经验,为自主建构平行线,垂线准备了原知识。

(二)符合认知水平,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要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设计的问题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即使用完已有的知识也不能解答,思维就会受阻。如果设计问题的难度学生无需动脑筋,也会挫伤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那么,就要求老师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上有效提问,推进认知水平。有效的课堂提问之“有效”,在于它能够直指求质,涵盖教学重难点,在问题上着力,能够四两拔千斤,教学重难点如同庖丁解牛般迎刃而解,而这样的“问题”正是学生学习的困惑点,是知识的连接点,是思想的聚集点,也是我们钻研教材的着力点。所以要想充分发挥课堂提高的有效性,老师需要对文本本身进行认真细致地阅读思考。只有自己真正的理解了教材内容,充分尊重学生才能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现在举两个案例来一同分析。

案例一、老师:(出示问题)你能用三角板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吗?学生马上按照老师的要求用三角板画出垂线。

案例二、老师:(出示问题)怎样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呢?谁来给大家展示分享一下。

生1:我是用三角尺画垂线的。首先我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然后沿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再沿三角尺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最后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就可以了。

生2:我是用量角器画的。首先我将量角器的中心与已知点重合,0o刻度线与这条直线重合。然后在量角器的90o刻度线处点一个点,再过这个点和已知直线上的点画一条直线,最后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就可以了。

生3:一根直尺……

生4:三角板加直尺……

两位老师针对同一个问题,提问方式不一样,打开学生思维方式就不一样。第一位老师的问题仅仅只是检验学生是否会画。而第二位老师问题引领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认知层次由会画递升到运用本单元所有知识发现多种方法,让学生的思考有深度,让学生操作有效度,更是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指尖绽放。所以,不得不说,有效的问题是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呀!

(三)开放提问,激发兴趣思考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切的感受到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式提问,能促进学生全面地深入思考,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案例一:第十一册圆面积公式推导,是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生吞活剥地把公式灌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首先指导学生把圆分成16等份,学生在自习的基础上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并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2。在这个节点,老师不能让学生思维停下来,应启发式地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拼成你们熟悉的别的图形来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示吗?”问题抛出后,学生意识到还有其它拼法。于是利用等积变形转化成近似的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由于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个“开放性”提问,对学生明确地提出了操作要求,引起学生从各个角度思考,再通过观察、计算、概括、抽象出了这个公式,展现了公式的推导过程,充分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玩中真正理解圆的面积公式。

开放式提问应在教材和学生许可的范围内达到最深处。这也是创造最近发展区的需要。开放式提问,能促使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并成为积极的智力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转换角色,鼓励学生质疑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仅符合现代教育论的思想,也是培训创新思维,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举措。著名学者陆九渊曰:“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案例一:我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一个学生站起来问:“三分之一一定比四分之一大吗?我觉得不一定,一个小圆的三分之一就没有一个大圆的四分之一大”。通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认识到我们比较三分之一和四份之一的大小是针对同一个单位“1”的。但该学生并没有因此满足,又反问:“如何比较刚才那个小圆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呢”?另一个学生说:“先算出小圆和大圆各自的面积,再分别除以3和4,这样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了”。这时学生的思维发展已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有效性小学数学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