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5-12-02郭定英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体育教学

郭定英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分析了目前永川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场地器材不足、体育师资薄弱、课标解读不到位等问题,最后提出转变体育课程改革的立场、加大体育设施建设、转变教学方式、转变教师及领导的观念等对策,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决策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新课标;课程改革;交往主体

课堂教学是培养体育人才的关键,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或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或者学生练习、教师辅导等模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限制,特长、个性的培养成为一句空话。尽管相关部门提出一系列对策措施,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对永川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决策参考。

1.农村体育教学存在问题

1.1场地器材严重不足

笔者了解到,目前永川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体育课堂教学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十分缺乏,而人数大都在六七十人,一节体育课有好几个班在上,形成一种“僧多肉少”的局面,这就导致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观念和习惯性做法难以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仍然在农村中小学唱主角。

1.2课标解读不到位

在与部分体育教师交流或是体育课平时比赛中,发现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到位,只是从字面上理解,但不知道如何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虽然有一些老师在教法和学法上有创新,但却笼统的将旧的体育教学方法抛弃,一些优秀的也随之失去。甚至有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根本就没有体育课程标准读本,就算有,很多老师也没有加以细读领会改革的精神,导致体育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很肤浅,新课标理念不能更好的贯彻实施。

1.3体育师资薄弱

目前永川地区体育教师有部分的学历均为专科,本科学历人数较少,这与国务院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教师学历层次低一是因为部分体育教师是由学历较低的民办教师转正而来;二是由于农村的工作环境和个人的主观因素,职业怠倦问题使得大多数教师“得过且过”,不再进行提升学历和工作再教育,导致教师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都倒退。此外,在职称晋升和评优评先活动中,学校往往优先考虑的是教文化课的老师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体育师资的薄弱,从而影响体育教学效果。

1.4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

当前新课程师资培训比较单一,缺乏系统的、特别是缺乏征对农村的体育教师的培训,培训者理论不能很好的与农村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每次培训者说的头头是道,但被培训者却未听明白。目前的培训,大都是“被逼”的,各个培训者并没有自主的、主动的要学习,要培训,所以成效不好也是在意料之中的。而培训过后,培训者或是相关部门并没有进行现场的跟踪指挥,所以导致了农村体育课程照猫画虎。

2.影响农村体育教学因素分析

2.1教育功利化

尽管体育新课标和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学生、注重培养学生个性与特长,但中国教育体制弊端使得目前中小学教育功利化严重,更别说农村了。部分领导和文化课老师只看重学生的文化成绩,对学生的体育健康不重视,只是一味的要学习成绩,学生的锻炼、身体的健康。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在文化成绩面前不值一提。更有一些班主任,为了更好的升学率,竟然不让学生走体育特长之路,阻碍学生个培养。领导的不重视最终打消了学校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从而使得体育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2体育经费短缺

农村学校由于经济、地理等各方面原因,农村学校的的发展一直都不能得到很好的重视,在自收自支中更是时常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加上学校领导对学生体育健康的不重视,致使学校健康体育发展的资源难以得到保障,无形中又进一步加剧了学校健康体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性。体育经费短缺是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重要原因。

2.3城乡差别

在学校体育资源的差距上,无论是人力、物力资源还是财力资源!农村学校都远不及城市学校“首先,城乡学校体育教师的学历、职称、数量等方面军存在较大差异”张世威、魏银彬以重庆市城乡中小学的体育发展差异为例指出:城市中小学校本科及以上者占其中90.7%,研究生学历占0.7%,而农村中小学校本科及以上占50.7%,无研究生学历,城市中小学校高级职称23.5%,而农村中小学校占11.7%,城市体育教师数量已经能够基本满足,但在农村特别是普通小学还存在较大的缺口。

3.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对策

3.1转变体育课程改革的立场

目前的体育课程改革重点在理论立场上,对教师的实践重视不足,消解了教师的价值,得到的只是教师的虚假认同,所以应将体育课程改革从理论立场转向教师立场。即更多的关注教师当下的教学实践,以实践的所需带动理论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实践的基础上改革理论。改革者应深入基层, 特别是到农村地区,观察农村地区体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了解教师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听取他们对体育改革的想法。体育改革立场的转变并不是意味着改革者放弃自己的理论品性,二是督促改革者在充分了解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理论高度寻找改革的良方,使改革符合体育教学实践。

3.2转变教师及领导的观念

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重文化学习、轻体育锻炼的情况,导致学生体质一年年下滑,针对这种情况,各级各类学校可制定“体育优先”的办学方针,即先抓体育,再抓文化课学习。领导、教师及家长都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督促学生按时参加体育锻炼,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3.3加大体育设施建设

教育等相关部门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农村中学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现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做到专款专用,逐步改善体育场馆等设施条件;,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要主动挖掘整理民间优秀体育文化,积极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让更多趣味性实用性较强且对场地器材要求较低的民族特色体育项目融入到体育运动中来。

3.4转变教学方式

各个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根据体育新课标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将主体之间占有式的关系变为主体之间平等的关系,交往中的主体一种平等的参与作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师生关系转化为一种民主意识,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共生和共存,致力于和睦相处和共同创造的精神的意识。促使学生富有创造性思想的生成,积极创设有利于教学交往的课堂环境、制度和氛围使每个作为平等交流主体的人都可以自由地公开表达他们的意见,,形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自由的思想领域。

【参考文献】

[1]张世威,魏银彬.重庆市城乡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差异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李继军,毛晓荣,张波等.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校开展“一小时体育活动”经费保障现状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2(6)

[3]李平.高职院校“双师型”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初探[J].鸡西大学学报,2010(2)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体育教学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