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利钠肽在诊断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2015-11-29冒子荣江苏省如皋城西医院心内科江苏南通226500

关键词:组间心血管实验组

冒子荣(江苏省如皋城西医院心内科,江苏 南通 226500)

脑利钠肽在诊断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冒子荣
(江苏省如皋城西医院心内科,江苏 南通 226500)

目的 分析脑利钠肽对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非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血浆脑钠肽(BNP)检测,并比较结果。结果 组间比较,实验组BNP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利钠肽在诊断心血管疾病中应用价值大,可推广使用。

心血管疾病;脑利钠肽;诊断

心血管疾病涉及机体循环系统,如静脉、微血管、心脏、动脉等,与动脉硬化关系密切。心血管疾病发病过程、病因及治疗方法有一定相似之处,早期准确诊断对指导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尤为重要[1]。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非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BNP水平,分析BNP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非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女29例,男35例,年龄43~83岁,平均年龄(59.67±5.76)岁,其中心力衰竭(A小组)7例,平均病程(3.77±1.46)年;心衰导致呼吸困难(B小组)4例;高血压病(C小组)21例,平均病程(3.56±2.19)年;急性冠脉综合征(D小组)19例,平均病程(5.54±1.21)h;心律失常(E小组)13例,平均病程(2.61±1.97)年。对照组女30例,34例男,年龄44~84岁,平均年龄(59.48±5.94)岁,均无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其中非心力衰竭(A小组)10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B小组)9例,非高血压病(C小组)22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D小组)14例,非心律失常(E小组)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两组血浆BNP检测,并比较结果。

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患者静脉血,采集量3~4 mL,将标本置于抗凝管中。在室温下,采集后2~4 h完成检测;若无法及时检测,则将其置于2~8℃环境下,于24 h之内检测。室温下检测BNP时,可适量加入抑肽酶,避免BNP水平偏低。仪器选择TRIAGE分析仪,方法选择免疫荧光法。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BNP水平

两组比较,实验组BNP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小组均高于对照组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BNP值对比(,pg/mL)

表1 两组BNP值对比(,pg/mL)

?

2.2 诊断准确率

实验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有心绞痛、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等。BNP属于肽类激素,最早由脑组织分离获得,现代认为肺组织、脊髓及心脏中均有BNP,且心脏BNP含量较高[2]。心室及心房都可合成、释放BNP,其中60%BNP来源于心室,BNP合成及释放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如心肌损伤、压力过重、缺血、心室壁张力、坏死等。研究显示,BNP在正常人体血循环中以高相对分子质量r-BNP、低相对分子质量BNP-31形式存在,半衰期为20 min,保持稳定,基本无生理性波动,当心肌纤维受到牵张或心室充盈压明显升高时,能快速反应,并表达分泌BNP前体(pro-BNP),继而分解成BNP(有活性)和NT-proBNP(无活性)。BNP可在髓质集合管及肾小球直接产生作用,对肾素分泌进行抑制,增加尿量,使肾小球的滤过率明显提高;可对醛固酮分泌起到抑制作用;对心肌纤维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并对组织因子、血管平滑肌的增生进行抑制,预防血栓形成;药效下血管平滑肌得以舒张,心外膜下的冠状动脉得以扩张,冠状动脉的血流阻力相应降低。BNP作为心功能不全特异性及敏感性指标,在心衰程度判断及预后中应用价值较大。除心衰外,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诊断中具有积极意义。BNP在临床中的应用包括: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筛选高危人群、用于预后评估、作为猝死的标志物、用于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断。

本研究中,分别检测对照组与实验组各小组BNP水平,结果显示,组间A小组比较,实验组BNP的(1065.54±139.87)pg/mL,高于对照组(38.66±4.29)pg/mL;组间B小组比较,实验组BNP(526.79±19.47)pg/mL,高于对照组的(56.52±2.45)pg/mL;组间C小组比较,实验组BNP(226.37±185.64)pg/mL,高于对照组的(37.41±3.37)pg/mL;组间D小组比较,实验组BNP(272.31±56.77)pg/mL,高于对照组的(37.39±4.21)pg/mL;组间E小组比较,实验组BNP(553.62±36.36)pg/mL,高于对照组的(36.45±4.15)pg/mL,提示BNP对心血管疾病有较大诊断意义。应注意的是,BNP水平测定与多因素有关,受检者标本采集姿势及体位、饱食、服用有影响的药物、情绪过于激动、运动等均影响结果,故标本采集时必须规范、正确,并使用抗凝管收集标本,不宜使用玻璃管。

综上所述,心血管疾病患者检测BNP,诊断准确率高,诊断价值大,值得推广,尤其适合基层医院,特别是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与疗效的判断。BNP可作为心血管疾病诊断和评估药物治疗的理想指标。

[1] 邵 亮,李南方.脑利钠肽在临床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23(03):164-166.

[2] 童华诚.脑利钠肽检测方法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2005,6(02):133-136,138.

R543

B

ISSN.2095-6681.2015.011.089.02

猜你喜欢

组间心血管实验组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