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旅游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讨

2015-11-22姚娟梅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学工技工实训

姚娟梅

(梅州市技师学院 广东梅州 514000)

技工院校旅游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讨

姚娟梅

(梅州市技师学院 广东梅州 514000)

本文主要针对技工院校旅游专业学工结合的教学模式展开了探讨,对当前技工院校旅游类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作了分析,详细阐述了教学模式特征及价值取向,并对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作了评价,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技工院校 学工结合 教学模式

旅游专业作为一种近年来逐渐流行的学科专业,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旅游服务相关领域专业人才需求的扩大,旅游专业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青睐。如何顺应好市场需求,推动人才的发展成为了有关院校所迫于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技工院校旅游专业学工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帮助。

1.当前技工院校旅游类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1)对实践教学的认知偏见依然存在

近年来,技工教育一直强调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的工作,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技工院校在教学过程总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普遍现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存在一定误区,将技工教育培养的旅游人才定位在管理层次而非一线服务层次,因此更为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实践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轨

技工教育中,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与现实中市场需求存在明显的出入。多数院校使用的都是国家规划教材,书本上关于实践教学的应用型训练内容偏少,实践教学内容编排多以教学大纲为基准,大纲一旦制定却很少去根据市场需求及时修改,陈旧的实践教学思想来不及及时更新,旅游业全新的理念和相关知识体系很难融入到学生的实践教学课程中来,加之校内实训设备的落后、教学方式的单一,实践教学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很难满足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的人才需求。

(3)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技工院校各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不得低于总课时的40%。然而很少有学校严格按照这一标准合理安排各门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时间,近半数以上的学校都是将专业课实践教学放置在理论教学之后,一学期也难有几次实践教学课程,而将大多学时分配给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合理补充,强调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为数不多的几节课很难让学生在短期内受益,受课程时间限制,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被迫转变为观摩教学,全程教师操作,学生观看,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实践教学评价系统不够完善

目前,对于实践教学效果建立完备的考核标准及评价体系的技工院校少之甚少。受课时安排、实训室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实践课难以形成一套完备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

2.旅游类“学工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特征及价值取向

2.1 旅游类“学工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特征

(1)弹性化

学工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需要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开展,旅游服务行业存在明显的淡旺季,因此,旅游类专业在实践教学安排上一定要富于弹性,合理科学地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尤其在与企业合作时,注重“淡出旺入”、理论教学与实践交替进行,更迎合企业需求,有利于校企合作深度开展。

(2)多样化

技工教育实践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教学方式,它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实验、观察、操作、实习等环节或形式,使学生巩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3)职业化

技工教育是我国技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综合型应用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在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环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实践教学以市场人才需求为依据,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培训,使学生走出校园,即能以“职业人”的角色顺利快速地进入岗位,有效地缓解了学生的就业压力。

2.2 旅游类“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

(1)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转变为开放的社会教育。

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技工教育实践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现场教学手段,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技工教育教学的主体。其教学方式又有别于课堂内的理论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技工实践教学通常是利用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等场所,通过见习、实训、顶岗等形式让学生逐步掌握专业技能,以适应企业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

(2)从学科学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个突出实践性的专业,主要面向酒店、旅行社、各类旅游景区、各类展览馆培养专业技能人才,这些用人单位基本上都是一些服务型行业,对就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水平要求很高。

(3)从理论学习为主过渡为实践过程为主。

技工院校开展实践教学便是这一理念在技工类教育内容中的全新展示。对于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课堂教学中虽然可以学习一些旅游理论常识,但是旅游业的最新动态及行业发展趋势很难从教本的教学中汲取,唯有走出教室,把学生带到校内、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亲自认知、体验、操作,才能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实践教学是对书本理论知识的延伸,通过实践教学将理论课和实践课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从而构成统一的课程体系。

3.旅游类“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与评价

3.1 探索“工学淡旺交替”实践模式

某师范类专科院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学校一个新开设的非师范类专业,自2011年起开始招收三年制专科学生以来,结合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其他优秀技工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对当地旅游市场人才需求的调研及专业建设要求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出了适合本专业特色的“学工淡旺交替、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

3.2 革新实践教学内容

技工院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由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技能课几部分组成。以旅游服务管理专业为例,学校制定的课程结构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五个部分,学生在校期间要在规定时间修满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相应学分,还要依据自己的个人偏好选修部分专业拓展课及公共选修课,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之中。结合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以“学工交替”之模式在校内、校外两个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由浅入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及时地将书本上的旅游学科知识转化为旅游行业岗位技能。

表1某院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一览表

(以2014级旅游服务管理专业为例)

猜你喜欢

学工技工实训
从技工到英雄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学工团队自省:解决校园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研究
学工—教务联动育人管理模式探究
对新时期技工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教学+学工”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技工与专家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