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化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2015-11-22席晓岚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质量观高教综合性

席晓岚

(贵阳医学院药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4)

基础化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席晓岚

(贵阳医学院药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4)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高等学校目前实验教学改革方向,这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设计性实验教学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研究,以探讨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更好地应用这一教学模式。

基础化学实验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基础化学实验是医学专业必备的实验技术之一,实验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对于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传统的实验教学都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验证性实验已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实践证明,设计性实验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是培养学生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因此我们在卓越医生的培养中开展了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以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创新型和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一、教学改革

为了适应卓越医生教改班的教学改革与课程调整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拓宽知识面和重视应用”的精神,我们更新了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增设设计性实验,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考核及机制等。

1.实验改革内容

实验教学为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相结合,将原有的验证性及综合性实验进行保留如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双氧水含量的测定等,以达到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增设了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选题要适当,难度要适中。选题要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可行性和实用性,与实践联系密切,使学生通过实验把已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实用化,在探索未知中产生有所发现的成就感。因此我们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训练实验的基础上,由带教教师结合实验室的现有条件,提前三周给出实验课题,让学生自选一种,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

2.实验安排

根据实验室现有条件,结合教学内容,同时考虑到完成各实验所需时间,本文在基础化学综合实验中设计了4个实验,学生可以根据实验课程学时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课题来做。将学生分为3~4人一组,协作完成某一课题。要求学生广泛查阅文献,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认真思考。本文在理论课讲授进行一半时就将上述实验课题进行布置,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完成实验预习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的目的与原理、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实验方案(包括测定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处理方法等)、实验数据记录表、注意事项等。

本文将综合实验安排在相应内容的理论授课之后,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课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和理解。在实验进行前,任课教师提前一周评阅实验方案,一方面监督、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另一方面指出学生所制定的实验方案中可能存在的疏漏,指导学生进行修改,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评阅后,要求各小组的成员分别集中讨论,最终确定统一的实验方案。

3.实验方案实施

本文将实验课安排4-6学时,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上课前各小组按照自己的实验计划分别领取所需实验材料、试剂和玻璃仪器等。实验进行过程中,要求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内容。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我们在实验中要求学生尽可能自己配制所需试剂,按照自己制订的方案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及时详细记录实验结果,回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根据实验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尽可能的根据书本的知识解决,因此改变了过去标准溶液等试剂由实验室教师提前准备、学生只被动地按照给定步骤进行实验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在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课堂上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的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4.成绩评定

基础化学综合设计性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将实验内容用论文的形式写出,其中包括设计方案的理论依据、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果。学生要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加以分析讨论,重点写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采用何种方法解决问题。我们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成绩以30%的比例计人基础化学课的总成绩。

二、教学评价

教学完成后,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对此实验教学的意见和评价,其结果详见表1

表1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问卷调查情况统计表

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是非常赞同的,学生认为此教学可以提高自己学习热情,同时提高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科研思维方式得到了训练,也有利于增加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讨论

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对学生进行一次全程的科学实验训练。从查资料、找文献到确定实验方案,从确定分析测定方法到所需试剂的配制,从[3]林永柏.关于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界定[J].教育科学.2007,(6).

[4]胡粥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J].教育研究.2006,(11).

[5]安心.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探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7).

[6]赵蒙成,周川.高等教育质量:概念与现实[J].江苏高教.2000,(2).

[7]朱湘虹.论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J].煤炭高教研究.2003,(2).

[8]周泉兴.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特征、价值取向及结构体系[J].江苏高教.2004,(3).

[9]吴鹏.大众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市场价值取向——合理性及其局限[J].江苏高教.2001,(4).

[10]杨晓江.高等教育质量观必须与时俱进[J].全球教育展.2002,(1).

[11]王长喜,唐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6).

[12]张应强.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江苏高教.2001,(5).

[13]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e_177/ 201008/93785.Html

[14]汪睿.世界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发展趋势[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6).

[15]柏昌利,崔文顿.不同视角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透视[J].民办教育研究.2009,(11).

[16]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课题组.教科文组织近十年高等教育质量观阐述[C].2011.

[17]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中国高教研究.2000,(1).

[18]刘俊学.服务性: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特征[J].江苏高教.2001,(4)

[19]马万民.试述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与建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4).

贵阳医学院教改基金资助项目(2013-33)

猜你喜欢

质量观高教综合性
《吉林教育》(高教党建与思政版)约稿
高教明星“猎鹰”
基础教育质量观“三问”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青岛啤酒“大质量观”
医院要树立全面质量观
医院应树立全面质量观:基于患者角度医疗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价与思考
高教强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