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历史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5-11-17于静荣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历史课创新意识以人为本

于静荣

关键词:历史课 创新意识 “以人为本”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课堂教学则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主要渠道。下面就如何改变过去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引进新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创新精神渗透的问题,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使课堂教学内容突出开放性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点的强化记忆和训练。而在素质教育的氛围下,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需要积极主动地把课本中的知识点与课外知识相结合,使讲授的内容综合化、开放化,从而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双边作用。比如,在讲述“日本明治维新”时,我们就可以结合中国的戊戌变法,并对二者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所在,进而认识到当前到当前改革开放的必然必要性。又如,在讲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正直美伊酣战之际,于是,将斯大林格勒战役于英美联军对巴格达围攻联系起来,并将雅尔塔会议关于建立联合国的精神与英美联军对伊战争合法性联系起来。通过综合、开放性内容的切入于渗透,既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又达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要使课堂教学手段突出多媒化

历史课堂教学要突出创新精神,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是一个重要环节。多媒体的适当使用,既可以缩短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差,又能让学生眼观“景”而心生“性”。如在讲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通过电脑打出《圆明园复原图》《圆明园残景图》,让学生观察、比较,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外效果。由于采用电脑辅助手段进行授课,使学生产了浓厚的兴趣,这节课上得以轻松又自然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也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启发。

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要使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突出综合性

历史是消失了的现实,它贯穿古今,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其他学科又着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关系,是沟通各门学科的重要渠道。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多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对激发学生兴趣,扩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这一系列问题的设计,给学生以新鲜感、惊喜感、激活了他们的思绪,又给历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近而增加了历史数学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总之,在新课改理念之下的教育,需要创新型的教育者。笔者希望与教育同行努力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大胆实践,把创新教育引入课堂,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历史课创新意识以人为本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