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不是“真人秀”

2015-11-14黄咏梅

钟山 2015年1期
关键词:动人真人秀虚构

黄咏梅

如果说,每一篇小说从开头到结尾,是一条虚构的河流,那么,我从2002年开始小说创作,迄今已经在虚构的河流里蹚了11年。毫无疑问,按照作者的心意和想像虚构出来的东西,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语言、结构、虚构的真实度……这些迷人的作品常常给我带来 “惊艳”之感,可是,随着年岁的增加,阅读体会的累积,我渐渐发现,也许有的作品结构简单,设计简陋,也没有太多的叙述技巧,甚至笔法拙朴,有的地方还会露出虚构的马脚,但读着依旧会让人鼻子一酸,甚至热泪盈眶。如今,我更为珍惜这些动人的作品。

最近,我看了一部英剧《黑镜》,里边有一集讲关于一台“真人秀”节目,由观众参与,共同完成一个个设计好环节,令人惊悚、落泪。由于现实的乏味,而虚构的故事已不能满足观众的感观刺激,因此,“真人秀”由于其设计、布局过的“真实”,重新唤起了观众的兴趣,但是,这种兴趣仅仅停留在感官,而在一阵掌声之后,观众的内心如离开的席位一般空荡。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的写作。一些作品表面上反映出现实生活的真实现象,反映出了社会某群体的真实生活,但却缺乏对人内心世界的探寻,这些故事,多半都是对外部命运的体现,而人物只是外部命运的一个道具,就如“真人秀”里被设计的那些人。的确,很多作品读后让人觉得“惊奇”和“感慨”,但是,却并不动人,甚至再往深想一层,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在我一贯的观念里,小说家应该是个无比冷静的人,在写作的时候,更应该像个做手术的医生,一点一点地割裂,一点一点地剖白,又一点一点地缝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完美地呈现故事的全过程,深掘进人性的隐秘地带。这是一项无比残酷的事业。记得有一次,我跟一位男作家聊天,他说他时常写着写着,就会心痛、心酸,严重的时候还会边写边掉眼泪,完全离开了自己预设的故事轨迹。我当时看着这个魁梧的大男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怎么会把自己先写哭了呢?现在,我逐渐接受,如果作品一味强调故事的真实度、可信度,却忽略了情感的真实性、人性的可信度,如何能打动人心呢?

我们已经不乏稀奇古怪的事情以备我们写作之需,可是,仅仅以“惊奇”和“丰富”来吸引读者眼球,让人张大嘴巴久久合不上,这样处理中国经验是简单粗暴的。我很欣赏评论家常说的一句话:“新闻结束的地方,才是作家开始的地方。”作家沿着已经发生的事件,缓缓地、艰难地挺进,从笔下人物的内心逐渐进入到读者的内心,一笔,轻轻地将人的情感“放倒”,将人们的冷漠、隔膜、躁郁、疑虑等等情绪统统“放倒”。这样的作品才动人。

猜你喜欢

动人真人秀虚构
苏南年俗亦动人
虚构
虚构的钥匙
谜语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爱拍摄?从明艳动人的你开始!
动人只在庸常处
调查
“真人秀”满足了谁
完形填空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