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州区情研究

2015-11-07郑爱花

黑龙江史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生态环保万州对外开放

[摘 要]本文以1998-2013年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在经济建设、城乡发展、生态环保、对外开放、三峡移民工程等方面与全国以及重庆市得相关情况作了对照分析,得出了万州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现实挑战。

[关键词]万州;城乡发展;生态环保;对外开放;三峡移民

一、区情概览

万州区为重庆市下辖的三十八个区县之一,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隅,扼川江咽喉,东临三峡,跨大巴山、巫山、七曜山和盆东平行岭谷区,上距重庆327公里,下到宜昌321公里,为川东水陆要冲,素有“川东门户”之称,是重庆市除主城之外人口最多、城市体量最大、管理单元最多的城市。

(一)历史悠久、人文厚重。万州因“万川毕汇”而得名,在夏商时期已出现,三国时建县。建国后进入大发展时期,1950年设万县专区,1997年重庆市直辖后更名为万州区。在历经六次人口大迁徙大融合后,古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与本土的“大溪文化”深度融合,形成半巴半楚、巴楚兼融的三峡文化。

(二)交通便利、商贸繁荣。万州1902年被辟为商埠,1917年设立海关。现被列入重点建设的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随着长江黄金水道的穿境,318国道,万州机场以及集装箱码头建成投入使用,万州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万州渐成为辐射渝东、鄂西、黔北、陕南、湘西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和新三峡旅游的进出口和库区旅游的服务中心和集散地。

(三)移民精神、荟萃之都。万州地处三峡工程库区的腹心,历时18年累计搬迁安置移民26.3万人,移民总量占三峡库区的1/5,移民搬迁过程中,万州人民和库区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了以“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开拓开放的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三峡移民精神。

(四)宜居宜业、前景美好。万州拥有“亚洲第一瀑布”——青龙瀑布等自然景观和天子城等名胜古迹,“半城山水半城湖”的风韵,“万州维多利亚”港湾的魅力,正成为万州城市崭新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的必经之地名片。

二、经济社会发展

(一)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发展方式亟待根本转变

参考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理论(见表一),万州在较短时间迈过依靠农业积累建立工业化基础的工业化初期阶段,逐步进入工农业协调发展、工业支持农业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非农产业,城乡关系开始由分割走向协调发展,为大力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1.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是生产总值增长较快。自1998年以来,万州生产总值增长了12.3倍,年平均增幅都在10%以上,除1999年、2004-2007年略低于重庆平均水平外,年增长率均明显高于重庆市以及全国的平均水平,2008年以后呈现平稳趋势,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见图2-1.1)。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1998年仅为25.2亿元,2013年就达到507.6亿元,年平均增长22.93%。三是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所在比重明显高于第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等方面。

2.发展方式亟待根本转变

一是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依赖性较强。从万州2011-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对应图来看(见图2-1.2),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2.33个百分点的同时,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却下降了1.6个百分点。这表明,万州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性较强,急需转化发展方式,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消费性增长型转变。二是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拉动力不一。从1998-2013年万州三次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力来看,第一产业拉动力较小,二、三产业拉动力较大,尤其是2007-2013年期间二产业拉动远远大于三产业,且第二产业内部对生产总值拉动力不够协调。这说明,近年来万州经济增长更多是靠二产业拉动,需要转向由第二产业带动向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转变。

(二)城乡发展更趋协调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1.城乡发展更趋协调。一是从1998年到2013年的收入增长情况来看,万州城镇和农村居民分别增长了5.56倍和5.27倍,增长幅度大体相当(见图2-2.1)。二是从城乡居民收入比来看,2003年为3.62:1,2013年为2.81:1;而同期重庆的比例依次为3.65:1、3.03:1,全国比例依次为3.23:1、3.03:1,万州城乡居民收入比例远低于重庆和全国平均水平。三是从1998年到2013年的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比例来看,由3.17:1下降到2.51:1,差距变的更小,而且远低于重庆和全国的水平。由此三项数据不难看出,万州的城乡发展更趋协调。

2.城乡二元结构矛盾问题依然突出。一是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较大。在2011年达到最高54.44:1,虽然2013年降为23.83:1,但仍然高于同期重庆水平6.91:1(见图2-2.2)。二是城乡收入绝对差距依然明显。1998-2013年城乡收入比虽呈现下滑态势,但绝对差距在逐步扩大,由2721元增加到15606元,增加了12885元,扩大了6.26倍。三是城乡资源分配明显不够均衡。以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为例万州区城区小学无论是在职工人数还是拥有市区级骨干教师的数量均高于农村小学。

(三)生态环保实现了新突破但建设压力依然巨大

1.生态环保建设实现新的突破。一是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来看,万州指标值逐年下降。从2005年到2013年下降了0.4715吨标准煤/万元,下降了9.12%(见图2-3.1)。二是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来看,从2005年到2013年下降了1.96标准煤/万元,下降了17.9%。三是从环境保护投资额来看,从2008年到2013年增加了3.25倍,近六年平均增幅为31.30%。

2.生态环保建设压力巨大。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提高。根据2012年度重庆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2011-2012年万州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由56.22变为60.05,EI虽然提高了3.83,但离生态环境优即EI≥75还差距较大,生态功能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二是城镇水体污染治理难度较大。以2012年为例,万州在排放的城镇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等各项指标均高于长寿区、涪陵区。三是空气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2012-2013年与重庆其他区县相比(见图2-3.2)万州空气重主要污染物So3、No2浓度高于周边开县、云阳;可吸入颗粒物高于涪陵。

(四)移民工作成绩显著但安稳致富任重道远

1.移民工作成绩显著

一是移民工程进展顺利。据不完全统计,从1999-2013年万州累计完成投资85.39亿元。(见图2-4.1)。二是移民扶贫投入较大,从2004-2013年,各类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达到57409万元,为移民步入内生性发展轨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移民培训效果明显,在2004-2013年累计培训移民59826人,不但增加了移民的经济收入,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促进安稳致富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2.扶贫攻坚与移民安稳致富任重道远

一是财政状况有待改善。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万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2.03亿元,同比增长12.5%。但从各区县主要统计指标及排序来看(见表二),2013年,万州地区生产总值全市排序为第四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处全市第12位、19个区排名第11位;仅固定资产投资位居全市前三,其他各项指标均不在全市前列。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处重庆市第24位、区排名倒数第2位、19个县排名第8位。

二是移民内生发展动力不强。一方面,不少农村移民失去了土地,改变了生产生活环境,缺乏新的谋生技能,逐渐沦为“无地、无业、无技”的人员,生活陷入困顿之中。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性投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增强移民就业创业、自我发展能力,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农村移民收入增长仍然相对缓慢,与重庆市农民收入平均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有逐步拉大的趋势。如何促进移民实现“脱贫致富”,是当前必须时时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更让人头痛的是,不少移民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特殊公民”意识极为浓厚,不愿就业、挑剔就业、不敢创业。他们一旦生活无着落,就找到政府要这要那,动辄就以上访相威胁。因此,从移民思想观念、创业就业能力等方面加强培训,提升其内生发展的动力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五)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1.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一是从进出口总额看,万州从1998年的1302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3943万美元,15年间绝对值增加42641万美元,增长了33.8倍,其中出口总额绝对值增加了32713万美元,增长了26.1倍(见表2-5.1)。

二是从实际利用外资情况看,万州由2000年的514万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11331万美元,绝对值增加了10817万美元,增长了22.04倍;在2011年突破10000万美元,达到14562万美元;近3年来实际利用外资累计42826万美元,占近十三年累计出口总值的68.7%(见图2-5.2)。

2.对外开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也是保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和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标志。从万州进出口总额之间的差额来看,除2008、2009年外,万州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尤其是2013年出口总额为进口总额的3.43倍,处于贸易顺差(又称为“出超”)。二是进出口总额占重庆比重较小。从2003年到2013年万州进出口总额实现大幅度增长,由2391万美元增加的43943万美元,增长了18.38倍;但同期重庆进出口总额却由2003年259488万美元增长2013年的6870400万美元,增长了27.48倍。从万州的进出口总额占重庆的比重来看,只有4年超过了1%,而且近年来占比呈下降趋势,2013年仅为0.58%(见图2-5.3)。

结语

随着国家西部开发、三峡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国家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规划等系列政策的惠泽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把万州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系列决定、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重点开发区的特殊扶持,万州作为“渝新欧”大通道的直接辐射区域和重要战略节点,其发展空间和前景将更加广阔。

项目来源: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宣传思想文化重大课题(项目编号2014001)

作者简介:郑爱花(1975年-),女,汉族,重庆万州,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万州分校,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生态环保万州对外开放
万州:发展生态经济 书写绿色答卷
古城墙的凝望
万州面的乡愁味
我困在这座小城二十年
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的难点与对策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
教师教育生态环保课程在幼儿行为形成中的影响分析
浅谈绿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