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完整任务提高教学效能的一项课改尝试
——以重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任务排序为例

2015-11-06戴黎鹂盛群力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口译商务英语学习者

戴黎鹂,盛群力

(1.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外语分院,浙江 杭州 310015;2.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面向完整任务提高教学效能的一项课改尝试
——以重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任务排序为例

戴黎鹂1,盛群力2

(1.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外语分院,浙江 杭州 310015;2.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首要教学原理提倡在教学过程中面向现实社会中的完整任务设计教学,教学内容的设计转向聚焦任务序列。在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该原理来重新设计课堂教学,将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内容排序替代传统的以主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从扶到放,使学习者在任务或者问题情境中掌握知识技能,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实现学习迁移,这些为探寻优质教学之路提供了一种借鉴。

首要教学原理;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完整任务教学;教学内容排序

一、引言

我国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根据教育部2012年进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英语专业不再是以外国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为核心,而是要发展成为多元化学科。翻译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被列为目录内的基本专业,英语专业已经发展成为英语类专业[1]128。为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培养多元化人才,英语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也需要重新思量。

文秋芳(2008)在《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一文中提出,我国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多年来秉承重输入、轻输出的指导思想,但在英语专业学生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的今天,我们亟须在教学理念上把输出的作用突显出来。她还认为:“如今,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外语类大学生而言,具备流畅的表达性技能更为重要。而目前英语专业仍旧实行以接受性技能训练为导向的课程设置,表达性技能课学时安排明显不足。”[2]3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就是以输出为主的表达性技能课程,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影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吸收、运用和迁移。

当代国际著名教学设计专家梅里尔(M. David Merrill)积50年研究提炼出“首要教学原理”(First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提出了“波纹环状教学设计模式”和面向完整任务或聚焦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结构”,对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教学设计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作用。本文试图总结如何将该理论运用于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任务排序中。

二、首要教学原理概述

2002年,梅里尔教授发表了《首要教学原理》一文,勾勒出了该理论的基本框架(参见图1)。梅里尔认为,首要教学原理不是要提出一个新的模式或者理论,而是要探讨有效教学通用的成分和内核。为此,梅里尔考察和比较了从赫尔巴特五步教学到建构主义意义教学共10种以上的教学模式,提炼出了“首要教学原理”(课堂教学结构,参见图1)和“波纹环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环节,参见图2)。

图1 首要教学原理[3]22

图2 波纹环状教学设计模式[3]247

首要教学原理认为:优质教学致力于“聚焦问题(面向任务)”,具体的教学过程由不断重复的4阶段循环圈组成——“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应用新知”和“融会贯通”[4]。

原理1——聚焦问题(problem-centered):当学习者介入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学习才能够得到促进。

原理2——激活旧知(activation):当相关的旧经验被激活时,学习才能够得到促进。

原理3——示证新知(demonstration):当教学中示证了要学习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告知相关的信息,学习才能够得到促进。

原理4——应用新知(application):当要求学习者尝试应用知识或技能来解决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原理5——融会贯通(integration):当学习者受到鼓励将新知识技能融会贯通(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的时候,学习才能够得到促进。

如果说“首要教学原理”主要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那么,“波纹环状教学设计”则主要用于对教学任务进行排序。梅里尔认为,传统的教学任务排序往往是“主题式”的(参见图3),一般的做法是:学习者学习一个内容后再学另一个内容,在结束整个学习任务之前,通常不清楚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最终将怎样应用。也就是说,学习者是在一个相对孤立和零散片段的情境中开展学习的,很难形成相关知识和技能应当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心理模式。面向完整任务的教学排序策略(参见图4)要求学习者在教学中尽早进入到完整任务中去,教学是从示证任务序列中的第一个完整任务开始的。这种示证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背景,并且让学习者清晰地了解随着教学的展开他们能够学到什么。

图3 传统的教学任务排序策略[5]43

图4 面向完整任务的教学排序策略[5]44

根据图4所示,教学首先需要在整个问题序列中示证第一个完整的任务。示证为学习者提供了背景知识,帮助学习者明确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之后能做什么,继而对这个模块或者这门课程形成自己的具体目标。要知道,通常情况下教师所陈述的教学目标由于太过抽象,学习者难以理解,而聚焦问题教学的策略能够克服此点不足,并能让学习者更容易领会整个任务。

第一次的示证应该是个完整的问题,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最简单的版本。这个示证应该包括完整问题的所有成分,一开始应该在一个较为宏观的层面上做示证,防止学生被细节所压倒。第2步将针对第一个问题涉及到的成分技能进行呈现。第3步示证这些应用到第一个问题情境中的要素。第4步呈现第二个问题。接下来第5步需要学习者将第2步到第3步所学的技能运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接下来的第6步将呈现成分技能中补充的要素,并且在第7步示证如何将这些技能应用到新的问题中,第8步中教学的序列还要在后续的任务中重复“应用、呈现和示证”的循环圈(第4至第7步),直到学习者获得了所有的成分技能,并能将它们应用到一个新的问题情境中。

三、面向完整任务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设计框架及新旧对比

首要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有以下特点:一是面向完整任务展开教学,任务形成系列。例如,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的任务可以设定为:洽谈一笔外贸业务(包涵整个外贸流程),根据这一任务,形成外贸流程中的一系列分任务。二是秉承从扶到放的基本原则,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一开始可以提供视频、相关对话等材料让学生进行口译;慢慢予以放手,让学生根据材料编写自己的对话、进行口译训练;最后教师只布置一个分任务,学生完成编写对话、表演、现场口译等环节。三是从内化为主的课堂转向外化为主的课堂。掌握英语口译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从单纯的学习转化为在实际工作中的迁移和应用,这就与现行的口译教学模式有所区别(见图5和表1)。

图5 现行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模式

表1 现行的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教学内容排序

单元 主题 相关知能练习(基于主题)1CompanyProfile知能1口译记忆对话、段落和课文口译2NewsConference知能2口译笔记(上)对话、段落和课文口译3PublicRelations知能3口译笔记(下)对话、段落和课文口译4BusinessVisit知能4数字口译对话、段落和课文口译5BusinessInterview知能5口译中的演说技巧对话、段落和课文口译6BusinessConference知能6口译中的跨文化交际对话、段落和课文口译7BusinessNegotiation知能7口译中的源语理解对话、段落和课文口译8AdvertisingandPublicity知能8主题思想识别对话、段落和课文口译9BusinessManagement知能9口译中的语篇分析对话、段落和课文口译10Marketing知能10目的语信息重组对话、段落和课文口译11BusinessInvestment知能11交替传译应对策略对话、段落和课文口译12BusinessStrategy知能12口译译前准备对话、段落和课文口译13CompanyPerformance知能13口译职业准则对话、段落和课文口译14TransportationandLogis-tics知能14口译质量评估对话、段落和课文口译

从图5和表1可以看出,现行的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是以“主题”为中心的,口译练习与主题配套,每单元教授相应的某一项知能。这样的教学内容排序设计,优势在于学生可以多方位地接触到不同主题的口译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和知识面;但是其劣势也很明显,口译的知识和技能被分割成一个一个“主题”教授给学生,这样做有悖于口译过程中知能的完整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能的迁移和应用。因为,在口译实践中,知能的应用难以分割成一个一个主题,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在实际中发挥作用。例如,在一项口译实践或口译任务中,口译译员应该同时运用了译前准备、口译记忆、口译笔记、数字口译、源语理解、主题思想识别、语篇分析、目的语信息重组、应对策略、跨文化交际、演说技巧、职业准则、质量评估等多项知能。

因此,我们主张运用“波纹环状教学设计”重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主张以面向完整任务为中心,注重知能的整体学习、迁移和应用。从而,经过重新设计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内容排序(参见表2)有了全新的面貌。此处的“完整任务”可以设定为“与外商进行贸易过程中的口译练习”。任务1为“机场接机和安排住宿”,任务2为“招待”,任务3为“询价”……任务10为“索赔和理赔”等。任务1—2是比较简单的联络口译,所用知能也比较少,属于初级任务;任务3—4所用知能增多,属于中级任务;任务5—10为商务谈判的核心内容,属于高级任务(参见表3)。

当然,这样做也有一个缺陷:没有兼顾到现行的口译课程教学有丰富的主题、学生可以拓展知识面、积累经验的长处。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教师要求学生在每一次分任务学习中增加一个小话题:寒暄。寒暄的内容可以选用不同的主题,如公司简介、公共关系、商务访谈、商务会议、广告和企宣、公司管理、市场营销、商务投资、公司战略、公司业绩、物流和运输等(详见各项分任务括号中的主题)。寒暄既符合平常对话习惯,又拓展了学生商务管理的知识和相关词汇。

表2 运用首要教学原理的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教学内容排序

单元任务相关知能(学习、迁移和应用)1—23—4整体任务:洽谈一笔外贸业务(布置整体任务与介绍相关工作流程)非语言知能(译员角色、知能12译前准备、知能13职业准则、知能6跨文化交际、知能5演说技巧、知能14质量评估等)语言知能(知能7源语理解、知能8主题思想识别、知能9语篇分析、知能10目的语信息重组、知能1口译记忆、知能2&3口译笔记、知能4数字口译等)5任务1:机场接机和安排住宿(公司简介)关键知能:译员角色、跨文化交际、源语理解、主题思想识别、语篇分析、目的语信息重组、口译记忆等。6任务2:招待(公共关系)关键知能:译员角色、跨文化交际、源语理解、主题思想识别、语篇分析、目的语信息重组、口译记忆、质量评估等。7任务3:询价(商务访谈)关键知能:源语理解、主题思想识别、语篇分析、目的语信息重组、口译记忆、口译笔记、数字口译、质量评估等。8任务4:参观工厂(公司管理)关键知能:译前准备、职业准则、源语理解、主题思想识别、语篇分析、目的语信息重组、口译记忆、演说技巧等。9任务5:商务谈判1价格(商务会议)关键知能:数字口译、口译笔记、源语理解、主题思想识别、语篇分析、目的语信息重组、应对策略、质量评估、职业准则等。10任务6:商务谈判2包装与质量(广告和企宣)关键知能:译前准备、源语理解、主题思想识别、语篇分析、目的语信息重组、口译记忆等。11任务7:商务谈判3付款方式(商务和投资)关键知能:译前准备、数字口译、口译笔记、源语理解、主题思想识别、语篇分析、目的语信息重组等。12任务8:商务谈判4运输(物流和运输)关键知能:译前准备、源语理解、主题思想识别、语篇分析、目的语信息重组、口译笔记等。13任务9:商务谈判5签订合同(公司业绩)关键知能:译员角色、职业准则、跨文化交际、译前准备、源语理解、主题思想识别、语篇分析、目的语信息重组、口译笔记、质量评估等。14任务10:商务谈判6索赔与理赔(公司战略)关键知能:译员角色、职业准则、跨文化交际、译前准备、源语理解、主题思想识别、语篇分析、目的语信息重组、口译笔记、演说技巧、质量评估等。

表3 运用首要教学原理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模式

整体任务任务1任务2任务3任务……任务10知能1知能1知能1知能1知能1知能1知能2知能2知能2知能2知能3知能3知能3知能3知能4知能4知能4知能4知能5知能5知能5知能5知能6知能6知能6知能6知能6知能7知能7知能7知能7知能7知能7知能……知能……知能……知能……知能……知能……知能14知能14知能14知能14知能14

注:斜体字表示的是每个分任务中用到的知能,教师遵循着从扶到放的教学原则,最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后面的分任务,因此没有用斜体标出其中可能用到的知能。

比较现行的教学模式与运用首要教学原理的教学模式(表4),我们可以发现,重构之后的教学模式聚焦完整的任务,任务形成了系列;知识和技能形成了体系,便于学生整体理解和掌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更加积极主动地将知识加以应用;教师从扶到放,从教师聚焦职场任务、激活旧知、示例新知,到学生应用新知、自编对话的完整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将已经掌握的知能迁移到实际应用中。这与仲伟合先生在《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探索》一文中提出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说:“在课程设置方面,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创新教学模式的前提和基础。在课程设置及课堂教学中体现‘以语言输出能力培养为驱动’的理念,加强对学生说、写、译等输出能力的培养,带动语言输入,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方面,教学模式的转换就是教师角色的转换以及更深层次的教学理念的转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让位于师生的互教互学,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共享发展课程的一个过程,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将受到更广泛的关注。”[1]131

表4 现行教学模式与运用首要教学原理模式之对照

现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模式运用首要教学原理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模式Topic-Based(基于主题的教学):每单元都有一个主题,采用层级方式来教一项任务中的各种具体知能,先教一组知能,再教另一组知能,一单元接着一单元,直到掌握全部的知能为止。ProblemorTask-Centered(聚焦问题或面向任务):以一个完整的任务为中心。一个课程是一个整体任务(与外商做成一笔生意),每次课是项目中的一个任务,相关的知能在每个任务的完成中得以应用和迁移。Lead-in(课程导入):教师邀请2—3位学生围绕每次课的主题做英文演讲,抽查其他同学做英汉口译。Activation(激活旧知):每次上课邀请1—2组(每组3位同学,中方、外方、口译译员)同学演示上节课的任务。InterpretingSkills(口译技巧):教师根据教材,讲授和介绍口译的各项知能。适当选择相关视频,为同学展现实战口译的情境。Demonstration(示证新知):教师结合教材和其他资源,选择相关视频,展示新课程的知能和工作任务,并介绍新工作任务与之前工作任务的相关性。Practices(练习):根据每单元的主题进行口译练习。其中包括:对话口译、段落口译和课文口译。以对话口译和段落口译为主。其中段落口译紧扣单元主题。Application(应用新知):选择与本单元工作任务一致的文本材料(对话),提供给每组学生进行口译练习。邀请1—2组学生上台演练。教师讲解相关知能,和学生一起分析相关口译知能的实际应用。Homework(家庭作业):本单元的对话口译、段落口译或课文口译。Integration(融会贯通):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参考任务所提供的文本材料编写自己的对话,运用所学的知能进行口译练习。三分之一的课程之后,可以安排在课堂上临时随机抽取学生,当场翻译其他小组的对话。最后实现教师只提供任务主题,其他都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

四、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与反思

我们将首要教学原理的要义运用到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收到了一定的成效。首先,学生在一个职场完整任务统筹之下开展学习,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学习的结果意识牢固树立起来了,学生知道学习结束之后能够做什么。其次,学习不再是相对孤立零散的一个个主题,而是像一个个任务的“雪球”滚动着向前,这样的学习迁移性更好,学习动机更容易得到激发。第三,课堂氛围更活跃,打破了原有的教师放一段录音,学生在下面进行口译的传统模式。学生在课堂上上台实践、活跃气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公共演讲技能和胆识。口译课程重实践、重技能,学生在完成具体口译任务的过程中,阶梯式循环实践口译技能,有利于学生对各项口译技能的理解、运用和掌握。第四,学生的口译知能得到迁移和运用,从而能更好地领会和掌握相应的各项口译知能。在课堂实践中,学生参考任务所提供的文本材料编写自己的对话,运用所学的知能进行口译练习;师生互教互学,形成“学习共同体”。第五,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多元化发展,学生不仅将相应的口译技能运用到模拟口译实践中,同时也积累了相关的进出口贸易知识、专业术语和商务礼仪。通过设计面向职场完整任务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并付诸实践,能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小任务到最后完成一个完整任务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学生也学习和掌握了整体进出口贸易的业务流程。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口译的各项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反复地运用在模拟工作任务中,以解决实际问题,大幅度地缩小了课堂与职场的距离。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若干缺陷和不足之处。比如说,当一组同学在台上表演时,有些观看的同学有的时候缺乏主动性,“没有很好地倾听,也不能发现”表演的同学是否出现问题、问题出在哪里以及如何改进等。还有,我们选择了“与外商做成一笔生意”作为完整任务,在内容方面会偏向进出口贸易的专业术语和词汇,而削弱了原来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和词汇,比如说公共关系、公司管理、市场营销、商务投资等。这些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不断的反思、修正、实践中得以完善。

五、结语

首要教学原理提出的教学设计框架和理念让人耳目一新,使教师能够真正尝试如何在教学设计中考虑使学生的新旧知能相互激发、大胆展示、充分运用、融会贯通,让学生在吸收知能的养分之后,消化和运用知能,完全掌握知能,并且自如地运用到其他情境中去。

大学之课堂,师生其乐融融,一起探讨和分享学习所得,并学以致用;师生都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感,在学习之后能真正将其用于实践操作。这应该也是教学设计和学习最原始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感谢浙江省教育厅高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4SCG241)对本文的支持。

[1]仲伟合. 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探索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46 (1):127-133.

[2]文秋芳. 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 外语界,2008,125(2):2-8.

[3]Merrill M D. First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Identifying,Designing Effective,Efficient and Engaging Instruction [M]. Pfeiffer,2013.

[4]Merrill M D. First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2,50(3):43-59.

[5]Merrill M D. A task-centered instructional strategy[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07,40 (1):43-44.

AnAttempttoEnhancetheClassEfficiencywithaTask-centeredInstructionalStrategy:AnInstructionRedesignwithEducationalComponentsSequenceinBusinessEnglishInterpretingTraining

DAILili1,SHENGQunli2

(1.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angzhouNormalUniversityQianjiangCollege,Hangzhou310015,China;2.SchoolofEducation,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8,China)

First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 advocates a task-centered instructional strategy with the content components of knowledge objects as contrasted with the topic-by-topic approach that typifies more traditional curriculum approaches.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attempts to apply First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 to reform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Business English Interpreting Training for English majors. The business English interpreting class is task-centered and breaks down with educational components sequence in the real world. Instructors support learners in the form of scaffolding,learner guidance,or coaching,until learners can completely accomplish the tasks,which may help learners facilitate their application of newly acquired knowledge and skills.

First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business English interpreting training;task-centered instructional strategy;educational components sequence

H319

A

2095-2074(2015)03-0077-07

2015-02-01

戴黎鹂(1976-),女,浙江台州人,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外国语分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盛群力(1957-),男,上海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口译商务英语学习者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口译认知构建中的概念整合——以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古语诗词口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