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药剂学》实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5-10-30广西科技大学545006陈丽蒋旭东陆桂喜陈洁伍善广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药剂学药学实训

广西科技大学(545006)陈丽 蒋旭东 陆桂喜 陈洁 伍善广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提出,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1]。我校药学专业按照《意见》要求,结合地方行业需求,建立了校企共建、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专业建设模式[2]。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基于此,我校聘请了医药企业一线专家参与课程改革,根据现有条件,率先在《药剂学》实训教学中引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开发设计实训内容,通过以点带面,为在药学专业其他专业课程中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做试点。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一定的效果。

1 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流,并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职业教育中得到普遍应用[3]。该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其核心内容是教学使用校企共同选择序化后的企业真实项目,利用企业化的项目工作过程,营造模拟的职场情境,在工作过程中载入知识点与技能教学,以典型的不同层次行为导向工作过程,形成完整的教学过程,即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在这个项目中,产品是目标,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是具体任务。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强调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设计教学,学生通过工作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岗位适应能力,真正体现了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药剂学》是高职院校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是一门研究药物剂型和药物制剂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实践性非常强。我校过去传统的实践模式主要以验证实验及参观药企为主。对于验证实验,教师在学生操作前就对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及结果逐一进行讲解,之后学生按要求依葫芦画瓢操作和书写实验报告。这种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依靠教师的讲解,自己不动脑,不求甚解,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依赖性,而且这种模式缺少探寻过程的兴趣,学生自然会觉得实验乏味,甚至部分学生应付实验,抄袭他人的实验报告,最终导致实践技能不熟练,学生缺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人单位对培养的学生不满意。另由于学校扩招及药企的GMP认证等原因,参观药企的难度加大,学生无法到药企一线亲身体验。而企业希望“订单式”培养的学生能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毕业后直接上岗。为解决传统实践教学方法的缺陷,适应企业对实用性人才的需要,必须修改原有的实训项目及要求,故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应用于《药剂学》实训是非常必要的。

2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在《药剂学》实训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2.1 项目实施条件 以药剂学实验室为项目开展场地,实验室配备有槽型混合机、万能粉碎机、混合制粒机、单冲压片机、旋转压片机、片剂四用测定仪、智能溶出仪、小型包衣锅、配液罐、过滤器、拉丝灌封机、超声波清洗机、灭菌锅、灯检仪、远红外快速恒温干燥箱、封口机、紫外分光光度仪、旋光仪、折光仪、智能透皮实验仪等制剂设备、器材和检测仪器。在师资方面,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的优势,由经过制剂岗位培训的专任教师和企业一线工作岗位的专家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2.2 实训项目设计 为使实训项目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参考其他兄弟院校的教改方案,并聘请医院、药厂、药品零售企业一线专家参与《药剂学》实训教学大纲的修改,以现有的条件重新设计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按照制药企业制剂的真实工作岗位GMP规范和工作过程进行设计,将实训内容整合、细化成具体工作项目。同时对工作项目及学生能力进行分析,使项目实施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能使工作项目中的任务与真实岗位工作相适应。每个实训项目都将生产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组长的安排下将组员按岗位任务分工,各岗位成员接受任务后通过查阅资料,技术交流,教师指导等方式明确岗位职责、岗位SOP、质控要点、原料及仪器设备的选用、注意事项等,然后形成预实训报告。教师检查评估后学生各就各位完成工作任务。项目产品完成后,教师根据操作过程和产品质量做出评定,小组成员之间亦进行自评,最后书写实训报告。目前设计了“薄荷水的制备”、“阿司匹林片的制备”及“维生素C注射液的制备”三个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项目,这三个实训项目包括了液体制剂、固体制剂、注射剂的范围,体现了称量、溶解、搅拌、粉碎、过筛、混合、制粒、干燥、压片、包衣、过滤、灌封、检漏、灭菌、灯检等基本操作和技能,让学生通过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而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2.3 实训项目的实施 以“阿司匹林片的制备” 实训项目为例。该项目作为一个工作项目,分为粉碎、过筛、制粒、干燥、整粒、混合和压片7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分成若干工作任务(见附表1)。项目实施时,教师、学生小组长、小组成员分别扮演车间主任、车间班长、车间工人的角色。教师下达生产任务,学生按预实训的工作任务领取物料,签名核对,检查仪器、设备后按岗位SOP进行制剂的制备和质量检查,清场并记录,教师评定(见附表2)之后学生自评,书写实训报告。每项工作任务都有操作记录表,要求内容真实、数据完整,不得任意涂改和撕毁,做好交接记录,不合格产品不能进入下道工序。工作结束时应及时做好清洁卫生并按相关SOP进行清场工作。

附表1 阿司匹林片制备的项目及工作任务

附表2 阿司匹林片制备的评价

2.4 项目实施效果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药剂学》实训教学模式,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职业技能迅速提高。该模式在我校药学专业2011级1~3班和2012级1~3班的《药剂学》实训教学中开展,虚拟的企业制剂环境、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让学生获得更多接近于真实工作的体验和经验,能更真切地感受解决问题时所带来的成就感,学生更乐于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训课迟到、旷课的学生明显减少,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到的知识更扎实,与未开展此项目的2010级1~2班比较,期末实践考核成绩明显提高(见附表3)。此外,从实习单位及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他们对这两个年级学生的表现比较满意,普遍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均有显著提高。

附表3 学生实践考核成绩(±s)

附表3 学生实践考核成绩(±s)

注:与药学10-1班比较p<0.01, △△与药学10-2班比较p<0.01。

班级 n 是否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实践考核/分药学10-1班 98 否 79.74±8.17药学10-2班 93 否 77.93±11.30药学11-1班 82 是 87.77±7.53**△△药学11-2班 84 是 89.62±5.89**△△药学11-3班 87 是 86.98±8.65**△△药学12-1班 74 是 88.96±5.68**△△药学12-2班 76 是 90.75±5.30**△△药学12-3班 77 是 89.43±6.80**△△

3 教学反思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将实训教学项目分化成若干工作任务,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完成工作任务。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身、心、脑、手的协调发展,培养了职业意识,提高了岗位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技能,值得深入实践和研究。但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开展中还是面临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3.1 实训项目设计与企业化的项目工作过程的接轨问题 《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学内容与企业真实项目任务尽量相适应。但企业更新项目技术的速度很快,而各出版社的教材新技术的更新往往落后3~5年。所以,我们需加强校企合作,及时与企业一线专家联系,注意企业项目技术更新动向,保证我们的实训项目设计与企业化的项目工作过程接轨,使培养的学生能及时掌握最新技能,迅速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

3.2 教师素质的提升问题 教师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中的主要角色是学生的引导者。这要求教师在项目实施前做足准备工作,需集体备课,对实训项目的每个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包括如何解决实训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如学生资料收集不全、原料过于浪费、设备使用不当、设备故障等等。而这些准备工作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仅掌握书本知识,更要求具有综合性的实践经历,故教师应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学习和调研,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让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

3.3 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问题 学生实训项目中运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在理论课和实验课中掌握的。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好,会直接影响实训项目的效果。所以,在实训之前应通过足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猜你喜欢

药剂学药学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谈基因药学实验技术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考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中药药剂学双语CBI教学理念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