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技术文件、评测策略及规则变动研究

2015-10-24陈晓曦袁名伟

职业教育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测试项目世赛标准规范

陈晓曦 袁名伟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 300222)

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将于2015年8月在巴西圣保罗开赛。2013年以来,世界技能组织在德国莱比锡、中国香港和瑞士卢塞恩召开了系列技术工作组会议(Technical Working Group Meeting),并在卢塞恩召开了世界技能组织成员2014年度全体大会(General Assembly),就第43届世赛项目的有关技术说明、技术标准规范、评测策略和竞赛细则等进行了调整,并正式宣布将有18个竞赛项目于第43届世赛中进行综合评分试点。

研究我国即将参赛的29个项目的最新技术文件发现,第43届世赛对相关技术文件进行了较大调整。此外,相关技术文件的调整、新增技能标准规范、部分竞赛项目的综合评分试点、技术翻译随机抽签试点等改革内容,将在今后进一步推广到其他竞赛领域及项目。经过评估修订之后,预计在第44届世赛扩大试点范围,并在45届世赛中全面推行。

本文的分析结果主要涉及如下内容:相关竞赛规则等技术文件更新情况,及更新后的文件内容简介;28个项目技术说明更新对比及简要分析;新增内容技术标准规范和评测策略的相关背景及内容介绍;其他评分规则及竞赛相关调整情况分析。

一、世赛技术文件体系

按照对竞赛技术信息的描述层面分类,第43届世赛的主要竞赛相关技术文件体系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所有项目必须遵守的整体规则;二是各项目的具体技术文件,如表1所示。

表1 世赛技术文件体系表

相关文件内容解释如下:

1.竞赛规则(Competition Rules)

对世界技能大赛的基本原则、组织、竞赛项目的数量及项目引入与淘汰机制、可持续发展、健康与安全、专家选手领队裁判等参与者、大赛管理方式、技术说明、测试项目(赛题)、评分方式、奖牌与奖励规则、质量保证、争议及突发事件解决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是组织、实施世界技能大赛最重要的技术规范文件。目前为2014年11月14日发布的6.0版,竞赛现赛分为两个规则:世赛的组织(For the Organization of WorldSkills Competitions)、世赛管理与实施的规则与流程(Rules and Procedur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duct of the Skill Competitions)。

2.道德规范(Code of Ethic)

道德规范内容相对较为宏观,对如何确保竞赛公平透明、问责机制、回避制度、环境与可持续性进行了规定。目前,官方对外公布的为2014年2月21日公布的1.3版。

3.技术说明(Technical Description)

技术说明为针对具体竞赛项目的核心技术文件。规定了竞赛项目的工作角色和职业范围、赛题开发形式、以及评分方法等重要技术信息。

4.基础设施列表(Infrastructure List)及相关文档(Supporting IL Docs)

基础设施列表包括了竞赛主办方提供设备的清单、型号、乃至制造商名称、设备规格型号等信息,在赛前通过首席专家向世界技能组织提交的资料逐步更新,对于针对性训练、集训设备、工具采购熟悉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职业健康与安全规则(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

职业健康与安全规则规定了世界技能组织、大赛主办国的职业安全相关法律、规定及认证要求,并对参赛所需穿戴的个人安全防护设备认证标准级别乃至竞赛中的安全操作、检查方式进行了规定。对于竞赛项目所采购携带的设备、工具的使用集训,竞赛中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采购及认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技术说明更新情况

相对于41届、42届的技术说明而言,第43届世赛的技术说明进行了全新改版,其版面、图、文字、表格等均进行了较大改进,各方面变动较大,相关变动情况主要如下:

(一)技术说明新增章节及内容

所有竞赛项目新版技术说明均新增两章,分别为第二章“技能标准规范(WorldSkills Standards Specification,WSSS)”;第三章“评测策略与规范(The Assessment Strategy and Specification)”。

1.技能标准规范

在第43届世赛的技术说明中,将技能标准规范(WSSS)单独作为一章,取代了原有技术说明中第二章的“工作范围与相关能力(Competency and Scope of Work)”。该规范从职业技能培训的角度出发,对构成特定的竞赛项目(职业)的“国际范围内的最佳技术、职业实践方法与惯例”等要素进行了定义,包括理论知识、概念的理解、专门的技能等。此规范将用于指导竞赛项目(赛题)的设计开发以及评测策略的制定。对该职业的国际性的工作角色、职业表现进行定义,包括对选手专业方面的自律(Self-regulation)、认知能力(Recognition)等关键素质、最佳实践方法等。

技能标准规范旨在“有目的性地将世界技能大赛与各成员国、地区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联系起来,以帮助技能标准规范成为一个稳健的、被全球认可的最佳实践标准,并反映技能在全球经济发展及社会中的变化和多样性”。该规范从职业技能培训的角度出发,规定了构成特定竞赛项目职业国际性实践方法与惯例的要素,即理论知识、理解力、特定的技能等。此规范将指导竞赛项目(赛题)的设计开发以及评分规则的制定,确保最终的赛题既能反映业界的最高水平,也具备在竞赛中实施的可能性,而且评测策略能够兼顾各竞赛环节配分及权重及总体上的均衡。

2.评测策略与规范

评测策略旨在确保技能标准规范(WSSS)规定的内容在评分环节得到正确实施,以反映更多的专业内容、体现技术新趋势、突出专业性,并使评估流程更具有可操作性及连续性。2012年8月以来,世界技能组织对标准和评估、实际效果进行了回顾性测评,自2013年5月以来,世界技能组织对评测策略进行了为期三个阶段的开发。评测策略的主旨在于以职业标准为基准、测量(客观评分)与人工评判(主观判断)相结合、评估方法的稳健性、更加注重质量和差异化、在技术文档中的变化、强调专业领队、开发和实践、对不能反映优秀技能的因素加以消除及制约的措施等。其最终目标旨在“确保表现最优秀的选手胜出”。以下为其建议的评测策略的循环流程,如下页图1所示。

其中,流程各环节主要内容及相关情况如下:

(1)标准(Standards)。 标准将作为每个竞赛项目的评估、评分的唯一依据。标准的开发主要由以下几步构成:一是以技术、专业及职业技能形式,确立技能竞赛的内容范围;二是确定在工作角色中构成高级技能的相关要素;三是以权重(百分率)对每一个能力项目,就其相关性及重要性进行标识。在今后的大赛中,将以标准为引领,相关的变化趋势包括:测试项目(赛题)将成为备赛、训练、能力开发和相关准备的基础;评分方案将做出相应调整,以能体现技能规范中的权重(百分率);将对选手的技能进行更全面的考核,即按职业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增加对选手工作组织管理能力的考核。

图1 评测策略建议循环流程图

(2)选择评估方式(Choice of Assessment Methods)。2013年竞赛项目评估顾问报告指出:“部分裁判的偏好、个人品味和主观感受,在专业的集体评判环节限制了专家们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建议在竞赛中应合理地划分主观与客观评分方式,即合理采用测量与判断等评测方法,如通过观察选手是否能按时完成工件,以判断选手是否具备了良好工作组织能力;通过对选手提问话及根据选手的反应及回答,从而判断选手是否掌握了与客户、主管领导的有效沟通与互动等高层次技能。

(3)选择评测媒介(Choice of Assessment Vehicle)。评测媒介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测试项目(Test Project)的设计与开发。通过拟定整体框架、通过赛题样本(模板)、引入外部参照标准、实施质量监控、测试项目协同开发等措施,对测试项目进行改进。二是评分方案(Marking Scheme)的开发。评分方案的开发需要严格按照技能标准规范(WSSS),与测试项目同步进行,采用过程和结果评判相结合、客观测量与主观判断相结合、分段评估或集中评估相结合、合理采用整体评估等方法,以鼓励“最佳的技能和表现”。三是选手赛前不能拿到完整评分方案。

(4)选择评测用的技术及辅助手段(Choice of Assessment Technology and Aids)。赛前6个月左右,按照相关指南及现场支持,各项目专家需确定评测方法的实现方法、方式,并进行相应的计划修订,以确保在竞赛环境下正确实施,避免专家们因竞赛环境的压力而出现错误。同时,也要考虑并避免对评估标准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

(5)质量保证与控制、回顾(Preparation Quality Assurance and Control[QAC]and review)。本环节将着重对世界技能竞赛最终的准备、实施、回顾总结等环节进行重点实施,并为下一轮循环流程做出安排。

鉴于在职业教育及培训中的评测是一项复杂、专业性极强的活动,世界技能组织的报告专门提出了“持续性专业知识发展(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PD)”这一概念,要求所有专家,尤其是首席专家(CE)、副首席专家(DCE)、裁判长(Jury Presidents)以及相关的特殊职责的专家(Expert with Special Responsibility,ESR),应积极参与、持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以确保上述评估循环的实施。同时,需要成员国(地区)对各项目专家合理选拔,并给予相关的培训,确保他们能有效参与到这一持续性专业知识发展中。此外,质量保证与控制(QAC)在2013世赛中开始实施并在今后将逐步增强,基于以下两个环节进行监控:一是评测之前:框架、指南和建议、批准与签发;二是评测中和评测完成后:入门培训与训练、文档与返回体系、监察、抽样、审计、分析。

(二)章节名称及位置调整

原来的技术文件中1.1.2项,技能描述(Description of Skill)更新为“对相关工作角色或职业的描述(Description of the Associated Work Role (s) or Ocupation(s))”。对竞赛工作内容描述乃至职业相关信息有较大篇幅的增加,对技能(职业)的分支领域、应用范围进行了更详细的分析及描述。

此外,评分方案与测试项目的位置顺序有所变化。新版强调评分方案与测试项目一同开发,故在技术说明先对评分方案进行了说明规定,然后再介绍测试项目。老版则是测试项目在前,评测在后,顺序相反。

(三)内容的进一步规范及调整

首先,新版技术说明2.2部分“技能标准规范(WorldSkills Standards Specification)”替代了老版 2.1“能力规范(Competency Specification)”。

其次,新版技术说明格式进一步规范,统一以表格形式列出,各项目的技能标准规范均新增了“工作组织与管理(Work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最后,在技能标准规范中的各项专业能力规定了权重(百分率),从标准层面上对赛题开发、评分标准开发进行规范。

三、评分规则及竞赛相关变动

(一)评测策略(Assessment Strategy)与综合评分试点

1.双重评分(Dual Marking)

世界技能组织的评测顾问珍妮·夏克顿早在第42届德国莱比锡世界技能大赛的竞赛准备周提案中就提出对客观评分实施双重评分,并在第42届大赛中对数控车、数控铣等5个项目进行试点。从第42届世赛开始的连续5届试点,竞赛评测时可以由两组不同的专家对同一内容进行客观打分并比较结果,如果分差较大,将两组专家再次共同评分直至达成一致意见。在第43届世赛中,将继续保留客观评分子项目的双重评分试点,是否采用双重评分为可选,由担任评分的专家组决定。

2.综合性评分(Integrated Assessment)

第43届世赛将对18个竞赛项目进行综合性评分试点,并计划于2019年完成并在第45届世赛正式全面实施。其中涉及我国的综合性评分试点项目(Integrated Assessment Pilot Project,IAPP)有 12 个,如表2所示。

表2 第43届世赛我国参赛项目综合性试点评分项目表

此前的评分较为强调尽量利用客观评分,尽量减少主观评分。本次更新更加强调竞赛作品按照“行业标准”进行评判,并鼓励选手掌握“行业通用技能”。本届世赛将进一步提高主观评分比例,使之支持专业判断,并探索联合和互相补充的评分方法。

新的试点综合评分将主观评分原来的1-10分改为评判为四个等级即“0-1-2-3级”,对应关系及得分如表3所示。

试点的综合性评分方式可为如下三种之一:对操作过程的观察;对产品或结果的检验;以及对选手进行提问。其最终目标旨在“确保表现最优秀的选手胜出”,评测方式如表4所示。

表3 第43届世赛试点综合性评分与原有主观评分对比表

表4 试点综合性评分方式表

另外,为鼓励选手在竞赛中按职业角色工作,避免赛前按照评分方案项目针对性训练以及按照评分方案实施竞赛可能导致整体表现不好但得分较高的情况,从第43届世赛开始,选手在赛前不能拿到完整的评分方案,取而代之的是评分计划摘要。

(二)测试项目(赛题)和评分方案的开发

根据近期技能标准规范和评测策略的实施建议,为了尽可能地反映国际性的最佳实践方法,建议将来的测试项目和评分方案将同时设计及开发。为了适应评估和打分的新模式,竞赛信息管理系统(CIS)也将进行相应的改进或升级。

(三)技术翻译改革动向及试点

在近两届的大赛中,对技术翻译是否对选手存在直接帮助、对竞赛公平是否构成影响一直存在争议。此前,在2014年6月在香港举行的技术工作组会议上,世界技能组织的技术主任简·斯托克(Jane Stokie)曾提议进行翻译试点:“在2015年,由世界技能大赛主办方及巴西提供技术翻译。”

伴随着世界技能组织的品牌重建计划,以及相关技术层面相关计划的进行,在第43届世赛中,无论是技术说明内容及格式,还是竞赛规则均进行了全面、大幅度更新,并引入了全新的技能标准规范、评测策略等全新内容。相关部门、我国参赛项目的专家组长、专家、教练等应对此高度关注,在竞赛前充分研读并了解新版技术说明、新版竞赛规则、职业健康与安全规则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渠道与方式,积极与首席专家及其他国家专家保持密切沟通,参与相关讨论及决议,充分了解竞赛相关技术细节,以做好技术相关准备工作,最终在2015年第43届世赛中创造佳绩。

[1]陈晓曦,袁名伟.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项目技术文件、竞赛规则评分规则变动及相关分析 [EB/OL].(2014-12-19).[2015-01-02].http://wscrc.tute.edu.cn/.

[2]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COMPETITION RULES-Rules and procedur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duct of the skill competitions[DB/OL].(2014-11-04).[2014-11-23].http://www.worldskills.org.

[3]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COMPETITION RULES-For the organization of WorldSkills Competitions[DB/OL].(2014-11-04).[2014-11-23].http://www.worldskills.org.

[4]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Competition Rules[DB/OL].(2013-02-01).[2014-10-22].http://www.worldskills.org.

[5]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Code of Ethics[DB/OL].(2011-08-18).[2014-10-23].http://www.worldskills.org.

[6]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Proposal:WorldSkills Standards Specification[EB/OL].(2012-12-18).[2014-12-01].http://www.worldskills.org.

猜你喜欢

测试项目世赛标准规范
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测试项目准入标准制度研究
一技之长 能动天下
国内外技术成熟度评价相关标准规范对比分析研究
篮球半场往返运球上篮的训练方法——体育中考篮球测试项目训练心得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社会赞助签约仪式暨服装发布活动在京举行
工业锅炉标准规范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人社部组织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二)
借鉴世赛经验 推进教学改革
纤检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标准项目库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数据库标准规范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