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大立菊栽培技术浅谈

2015-10-22李汉强

花卉 2015年5期
关键词:木架顶芽煤灰

李汉强

金风习习的深秋,广州各大公园都曾举办以大立菊和特大立菊为主体的“秋菊”展览。广州的立菊,以其独特的栽培方法和精湛的造型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让国内外游客叹为观止。

大立菊的栽培技术,有着不同的流派。他们方法不同,风格各异,但有时也能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现将我所特大立菊的栽培技术浅述如下:

一、品种选择

菊花的品种很多,但不是任何品种都适合制作大立菊。大立菊(包括特大立菊)品种的选择应具备花大、不露心,不垂瓣、颜色鲜艳,有较强的抗病能力、根系发达、主干不易木质化(通心);枝条软硬适度、节间长、花期长、生长迅速等特点。常用品种有‘火午’、‘桃红’、‘绿衣红裳’等。

二、取苗与育苗方法

菊花为宿根花卉,繁殖一般取其从基部长出的粗壮嫩芽扦插,选芽时,要注意选那些花色艳丽、无退化表现、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本。一般在5月中旬取嫩芽扦插,当月下旬长出根后即移植于小花盆(火皮)中栽培,6月下旬从小花盆(火皮)中再移植到“五斤”盆里,7月上旬第一次摘顶芽。

三、早定植分期护穴培土

广州地区栽培特大立菊,最好在元旦前定植,这时气温较低,有利根系向下生长,一般定植在高约55~60厘米,宽约70~80厘米的大花盆里。定植时,盆底先铺16厘米厚的煤渣块,再撒上了3厘米厚的熟煤灰,灰面用骨粉作基肥,再薄盖煤灰。然后在定植的位置上放一些猪粪干,将植株定植于大花缸盆的中心。离植株土团边缘8厘米处用大瓦片凸面向内围成一圈,圈内用煤灰掺20%猪粪干(下称培养土填料)填满。瓦片至外圈暂留空位。2月中下旬第一次从内向外扩穴,穴宽5~6厘米,培养土填料与上同。“五一”节后,因温度适中,植株开始进入最佳生长季节,此时又扩穴6~7厘米,到6月中旬再扩穴6~7厘米,目的是促根生长,促使打顶后产生侧芽。8月上旬再扩穴一次,这次扩穴能提高植株抗高温的能力;9月上旬继续扩穴培土,防止植株须根老化,并且为花芽分化打下基础;10月初为最后一次扩穴促根,这时将全部瓦片拆除,剩余空隙填满培养土。实践证明:6次扩穴培土对促进须根生长是十分有利的。

四、摘芽控制花数

为了后期造型雄伟壮观以及便于操作,立菊植株在第一次摘顶芽时一定要注意留好“头盆”,即植株基部上20厘米处不留侧芽。从20厘米处起便开始留侧芽,一般留5~8个。亦即从20厘米处起往上数到5~8块叶片时就摘去顶芽。

当第一次摘顶后长出的侧芽,最顶那两个长到8~10片叶时,即可进行第二次摘顶芽。最顶那两枝留8~10叶,其余各枝可留10~12叶。

从第三次摘顶芽起,每次摘顶的枝条都要留6~8片叶。但冬春天气寒冷,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短,便需留12片叶,只有这样才能使植株不断地扩大面积,有足够的空间给不断增长的侧枝立足。另外,广州的立菊对后期的造型非常讲究;既要雄伟壮观,又要线条流畅,排列整齐有序。这就是我们花城的风格。要做到这点,枝条长度就一定要与预期圈数(总花朵数)相适应,而且只能预长,不能留短。

五、灯光控制花期

对于秋菊品种,广州地区自然花期为11月中旬,花芽分化期一般在9月中旬。由于它属于短日照植物,所以从9月中旬到翌年4月底,晚间可用100瓦灯泡补光,控制花芽分化。

六、不同季节施用不同肥料

过量施用花生麸作基肥,弊多益少。原因是容易使立菊产生根腐病和茎腐病,导致植株死亡。所以现在用骨粉、复合肥代替生麸。秋末冬初,生麸、化肥、复合肥和清尿均可轮流使用,直至翌年“五一”节前停止。“五一”节后转施用复合肥、化肥、结合根外追肥,这种施肥方法,可降低植株的死亡率。“夏至”后改用根外追肥较好,视天气情况每周1~2次,避免由于高温季节施肥引起伤根。这种按照不同季节施肥和扩穴培土促根的方法结合起来,能够使植株地上与地下部分平衡发展,效果良好。

七、改良土质

传统栽培立菊多使用塘泥和花泥。因它们团粒结构密度大,间隙小,产生须根量也少。由于煤渣、煤灰具有无菌、结构疏松、透水、透气性良好等特点,效果比花泥好。1975年改用煤渣、煤灰作立菊栽培的中、底层培养土,植株花繁叶茂。

八、喷洒赤霉素

1980年11月至 1981年4月,在栽培40圈(1921朵) 特大立菊火午时,用50、40、30mg/L的赤霉素,效果显著。11月下旬宜用40mg/L浓度,1~2月气温较低,植株生长缓慢,50mg/L浓度较好。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使用浓度可小些。“五一节”后暂停使用赤霉素。因这时温湿度适宜于植株生长,枝条数量突增,如果这时再用生长素,枝条会变得纤弱,适得其反。

九、保温防雨

当气温达8℃时,对菊花生长不利,为了创造有利菊花生长的条件,可采用薄膜棚防冷风、霜和雨。当白天温度超过25℃时,将棚门打开,使空气流通。寒冷时,尤其是晚上,门要全封闭,4月初天气转暖时,可将四周薄膜卷起,“五一”节后,棚顶薄膜要掀开。下雨时则要及时盖顶防雨,可人工控制水分,还可避免湿度过大引起的病害。

十、防治病虫害

特大立菊从扦插到开花要经过18个月以上,需特别注意病虫的防治。最好是每周喷1次杀菌剂和杀虫剂,傍晚喷药较好。有的害虫很小,凭肉眼是看不到的,必须通过镜检来确定。每天早午晚观察3次。视植株生长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十一、采用组合式铁架代替木架

过去,栽培立菊采用四方木架。架上放上石棉瓦,瓦面上放土壤,将夹枝条用的花竹插在架面土中,避免直接插入盆内影响根系生长。

木架易受日晒雨淋腐烂,遇台风季节随时可能吹倒。而采用组合式铁架代替木架,则安全耐用。

猜你喜欢

木架顶芽煤灰
氧化钙对煤灰黏温特性的调控研究进展
倔强的藤蔓
对一个匪夷所思的力学现象的剖析
切花红掌组培繁殖技术研究
煤灰分及CaCO3对鹤岗煤灰熔融性和黏温特性影响研究
青牛胆不定芽诱导及生根培养研究
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不同薯块对产量的影响
我被木架“粘”住了
把雨伞挂满
道地药材建青黛组织培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