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新歌剧创作中西洋歌剧与传统戏曲应用的差异性研究

2015-10-21关迪

艺术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传统戏曲创作

关迪

【内容摘要】西洋歌剧和传统戏曲都根植于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环境,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新歌剧创作中,既呈现出西洋歌剧的特色,又表现出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精神。文章从声乐艺术、器乐艺术方面,探析中国新歌剧创作中传统戏曲和西洋歌剧应用的差异,以期为今后中国新歌剧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国新歌剧  西洋歌剧  传统戏曲  创作

中国新歌剧的说法是相较于中国传统戏曲“旧剧”而言,一般指五四运动之后,尤其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创作的“中国式”民族歌剧。上世纪初,黎锦晖先生创作的儿童歌舞剧是中国新歌剧的前身,其利用西方歌剧的表演程式,采用中国传统的戏曲音乐和民间乐曲着重表现音乐与戏剧的统一,这种“唱腔话剧”的方式为后来中国新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作曲家以秧歌等民间音乐和戏曲为主,吸收了西洋歌剧,从而形成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中国新歌剧。因此,中国新歌剧堪称综合性的音乐舞台艺术,它既有西洋歌剧的表演程式,又具有中国戏曲民歌的表演内容。

一、西洋歌剧和传统戏曲简介

(一)西洋歌剧

西洋歌剧发端于古希腊的悲喜剧,最初是古希腊宗教祭祀的娱乐方式,即演员进行娱乐表演。随着时间的发展,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16世纪末欧洲歌剧才真正诞生。从西洋歌剧的表现内容来看,西洋歌剧注重再现客观现实,不管是在塑造人物性格,还是舞台场景都力主逼真地模仿外部世界,体现了一种再现性艺术;在歌剧表演上,强调逼真性和再现性。从西洋歌剧的音乐形制来看,西洋歌剧的音调并不统一,可以说是一戏多曲或者说一戏多调,显得每部歌剧的音乐都非常个性化。

(二)传统戏曲

中国传统戏曲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它同中国的书法、中医、武术等一起被称为中国的“国宝”,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体现出中国的古典美学。从戏曲的表现内容来看,中国的戏曲宣扬的是中国儒家传统忠孝、仁义精神,戏曲中体现的优雅、辩证哲理,虚实、写意的韵味都代表了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和自然认知。从戏曲的音乐形制来看,中国的戏曲分为曲连体、板腔体和综合体三种,曲连体即所有唱腔由不一样的曲牌勾连而成,各个曲牌可以反复;板腔体则是所有唱腔都是由慢板、快板、原板构成,并同属一种腔调;综合体则是二者的结合。但是上述三种音乐形制都采用“一曲多用”的体制,即所有曲牌都属于同类声腔,这就使中国传统戏曲具有程式化特征。

二、中国新歌剧中西洋歌剧与传统戏剧创作应用的比较

传统戏曲和西洋歌剧属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带有中西方不同的艺术美学,所以在声乐艺术表现、器乐艺术表现以及艺术情感特征上,总会有差异之处。

(一)声乐艺术不同

声乐艺术是中国新歌剧的主体,但是在不同的新歌剧中,体现出的西洋歌剧特征和传统戏剧特征也不同。西洋歌剧讲究美声的唱法,注重声音的高亢辽阔,而且在唱段中体现为咏叹调,演唱者必须掌握连音、断音等技巧,并严格按照乐谱进行演唱。中国传统的戏曲则采取民族唱法,讲究“字正腔圆”,追求声音的韵味,有很大的随意性。

在中国早期的新歌剧中,多采用中国传统戏曲声乐表演形式,如《白毛女》等早期新歌剧一般都借鉴民间音乐,多采用北方戏剧“咬字”的表演艺术。在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曲子《胜利时再闻花儿香》中就采用戏曲板腔体的运用,尤其是人物金环的一段唱词“罪行罄竹也难书”采用河北梆子的流水板唱腔,突出了人物果敢、坚强的性格。随后,从歌剧《江姐》开始,中国新歌剧逐渐形成了咏叹调演唱法,改革开放后更为如此。如在歌剧《原野》中,咏叹调《啊!我的虎子哥》就有高度一致的声音位置,这首咏叹调追求西方歌剧声音、力度方面的爆发力,在高音位置声音圆润,显得非常有力度。

(二)器乐艺术不同

中国传统戏曲的器乐按照“文场”和“武场”的不同采用不一样的乐器,“文场”主要是二胡、月琴、琵琶、笛、箫,唢呐等吹、拉、弹的不同乐器;“武场”则主要是锣、鼓、大钟等打击乐器。西洋歌剧则采用专门的乐队,其乐器包括大提琴等弦乐器;单簧管、长短笛、萨克斯等木管乐器;圆号、萨克斯号铜管乐器;鼓、锣、三脚铁等打击乐器。

在中国早期的新歌剧中,多采用中国传统戏曲的器乐方式,其乐器伴奏大多和唱腔配合,尤其是“过门”处,显示出旋律的悠扬深远。如在新歌剧《小二黑结婚》中就利用了传统戏曲的器乐艺术,演员在唱词上采用眼起板落的方式,使用传统的民族打击乐器锣鼓进行伴奏。如在第一场人物小芹的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就在前奏、间奏、尾奏处利用锣鼓打击进行重复式过门,而这样的旋律也凸显了音乐的气氛感,使人物形象突出。而在现阶段的中国新歌剧中,则多采用西洋歌剧的器乐艺术来凸显情节,烘托气氛,如在新歌剧《原野》中,第二幕《大星、金子与焦母三重唱》中,当金子被别人逼迫说出她的情人是谁时,这个时候在器乐上从最初的弦乐,到小号、铜管等,最后是锣鼓的打击乐器重音,凸显出紧张的气氛,最后整个乐队齐奏,将戏剧的冲突高潮气氛完整表现,而这三个人的戏剧冲突和内心情感的狂涌也在乐队的器乐交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新歌剧在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会吸收西洋歌剧的营养,同时保持中国本民族的戏曲音乐艺术。我们从声乐艺术和器乐艺术对中国新歌剧中西洋歌剧和戏曲音乐的运用进行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中国新歌剧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特色。这对于中国新歌剧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要求我们必须要重視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常青”,同时也要接受外来文化,这样才能促进中国新歌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群英.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戏曲与欧洲歌剧[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6).

[2]刘承华.中西音乐形式的差异及其文化内涵[J].黄钟,1997(3) .

[3]张晓佳.中国京剧与欧洲歌剧之比较[J].宁波大学学报,2002(12) .

[4]尹新春.中国戏曲音乐与西洋歌剧音乐之比较[J].戏剧文学,2005(5) .

[5]刘晶心,张浩,卜文斌.中国戏曲与西洋歌剧唱法之比较[J].艺术研究,2008(1).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曹宁)

猜你喜欢

传统戏曲创作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Jazz
小艺术家大创作
舞台装置在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谈传统戏曲的改革与发展
浅析传统戏曲服装特征及艺术内涵
浅谈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意境美
中国传统曲艺与戏曲元素影响下的民族声乐发展探析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