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设计学专业艺术硕士(MFA)培养可持续发展策略思考

2015-10-21李江

艺术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位培养模式专业

李江

【内容摘要】文章指出,在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设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的今天,设计学专业学位硕士的教育在培养模式上,应进一步强调专业实践特性,密切其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注重产学结合,将实践创作作为资源调配的方向,尝试开展双导师制以强化其实践性能力的培养。同时,设计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可以毕业设计为中心开展论文研究与写作,从而更适应于未来设计学专业艺术硕士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设计学  艺术硕士  专业  学位  培养模式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Fine Arts,简称MFA)是中国高层次艺术人才的培养体系,设计学科是包含其中的重要专业领域。自2005年开始招生以来,国内高校已经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具有较丰富实践经验和设计能力的设计专门人才。然而,在近年来设计学科艺术硕士培养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成为制约和影响我国设计学科MFA发展的瓶颈。特别是2011年以来,随着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设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中国设计学科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之际,设计学科艺术硕士培养中问题引起了国内设计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对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及毕业创作和论文的考核评价。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将对于今后设计专业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

一、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立之初,其目的在于培养设计能力突出,并兼顾艺术理论及内在素养的高水平设计人才。基于这样的目标,设计学MFA在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实际操作能力。这一点决定了其在未来实际设计项目和设计活动中的表现。在国内由于培养手段和方式的限制,相当数量的设计专业学生无法接触到足够多真实的设计训练科目和项目,很多情况下学生是在教师事先给出的模拟条件下进行训练练习。虽然模拟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训练其设计思维能力,了解设计方法,展现设计表现力。但是,设计学专业的实践特性不仅表现为设计师自身手法的训练和培育,更重要的还在于除了案头设计之外的其他方面,具体涉及技术、材料、加工、预算、厂家、客户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内容难以在课堂和单纯的工作室设计训练中全部掌握,而需要亲自参与现实的工作环境才能够实现和解决。因此,作为培养具有较强设计实践能力的MFA专业教育,培养方式必须在原有培养普通学术型硕士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才能够达到符合设计学科特点和适应实践需要的目的。

就目前情况看,当下设计学艺术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报考难度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入学之后,一些院校从学费数额、奖学金制度、生活条件等方面将其与学术型硕士予以区别,但在最关键的教学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方面却并无明显区分。一些院校的艺术硕士研究生入学后与学术型硕士同堂授课,对作业、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要求也大致趋同。有些硕士生导师同时指导艺术硕士和学术硕士,但却并不十分了解二者各自的侧重,设计学硕士培养上的混乱局面。无法发挥专业型硕士培养的特长和优势,也就降低了其培养的质量和水准。要解决设计学科艺术硕士培养的这一问题,还是應该从艺术硕士设立的最初目标中寻求答案。艺术硕士目的旨在培养艺术创作、表演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兼顾艺术理论及内在素养的培育。这表明艺术硕士应将设计能力作为培养的主要内容,结合设计学学科特点设计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方式。

就设计学科特点而言,审美、科技、商业、制造、材料、心理等因素都掺杂其中,设计活动与企业生产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设计作品需要经过企业的加工生产和销售流通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价值,因而培养设计师也需要为其接触生产创造真实的情境。国家专业学位管理部门提出将职业需求、产学结合和注重实践作为设计艺术硕士培养的重点,将院校和企业以及导师之间相互串联,对相关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构建符合设计学艺术硕士培养目标的系统架构。只有将相关因素进行有机组合探索出适宜的模式才是未来设计学科艺术硕士发展的正确方向。

在职业需求层面,院校应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乃至行业发展的趋向相结合。行业发展状况决定了企业的命运和前途,企业发展则是院校人才培养的动力和前提。院校忽视与行业和企业建立联系就失去了人才培养的导向力。坦率地讲,设计学艺术硕士培养的研究生很多人在毕业后会选择到企业发展,而在校期间了解设计企业运作模式和行业发展动向将对学生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和专业发展选择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支持,故如果在行业动态和企业需求方面缺乏联系和研究,则很可能造成培养方向的迷失,而要防止这种偏离院校需要做的就是通过积极开展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而建立学生与行业企业间的纽带联系,通过产学的紧密结合,将院校创造的先进成果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并推动行业的发展。作为实践型硕士的培养单位,设计院校决不能够像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那样闭门造车,而应该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使企业参与到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来,在这一方面院校的责任重大。当然,校企合作模式也并非是院校的一厢情愿,企业同样需要来自院校的人才支援,院校培养人才的方式和成效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设计院校与设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其实质上是一种互动互利相互促进的关系,对现代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校企合作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灵活形式开展,如将艺术硕士的部分课程与企业生产活动结合,使其有机会接触真实的实践案例;在企业内设置研究生实习和考察的基地;邀请企业一线设计师为研究生进行专业讲座活动等,都能够提升艺术硕士的实践教学质量。

关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使一线设计师参与艺术硕士教育教学活动,目前较理想的办法是尝试采用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即根据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职业规划和研究兴趣等在为设计学艺术硕士配备校内学术导师的同时,吸收校外资深专业人士作为实践导师加入导师团队,从而使研究生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得到较快提高。校内导师总体负责研究生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制定培养计划,承担包括专业学习、调研考察、论文写作等在内的培养任务,侧重于学生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并使其具备优良的学风和道德品质;校外导师则负责学生实践性内容的训练支持以及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同时也参与到招生面试、培养方案的制定、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等环节中来。校内外两位导师合作指导,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学生的指导,这一模式有利于设计专业艺术硕士在学期间理论与实践的配合和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其专业知识储备和职业发展规划提供有力的保障。当然,校企结合、双导师制等设计专业艺术硕士的创新培养模式还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其中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校内外两位导师如何配合,导师的职责怎样划分,对校外导师如何进行管理和考核评价等都需要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探索出适合中国设计专业艺术硕士培养的合理模式。

二、学位论文的实践性与学术性

在2013年12月于西安美术学院举行的全国艺术设计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MFA)培养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讨论最多的就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考核问题:是否可以强调设计专业的实践性而放宽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或者直接将毕业论文视为毕业设计的说明对待。作为硕士学位研究生,論文写作是其必须面对的科目。在目前中国的学位教育体制中,取得本专业学位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撰写专业学位论文并获得答辩通过。然而,作为国内研究生教育的新事物,专业学位硕士在其设立之初强调的是其专业的实践性,而并非普通硕士所要求的专业的研究性。这样一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要求也呈现出与学术硕士相异的理解。一些院校的设计专业学位导师认为目前对艺术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存在着不一致的问题:有不少艺术硕士的学位论文在评审过程中被判定为“不通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评判教师中很多为学术型导师,他们依照学术型研究生的评价标准。很多艺术硕士的学位论文缺乏学术性,有的甚至还不具备基本的学术规范,与学术型硕士的学位论文质量相比相差甚远,其评审结果可想而知。由此便产生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要求和评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水平。

截止至2014年底,教育部关于《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的文件尚未最终公布,仅仅将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简单规定为不少于5000字。可以看出,这样的要求太过于笼统,而在实际评判中难以把控。很多学生依照此要求进行论文写作,其结果是既无法体现出论文本身所应具有的学术价值,对于实践操作和作品的研究又无法表述得明晰和全面。管理机构对于论文字数的要求其实质仅仅是出于大致的考量而给出的一个便于管理的宽泛标准。对于设计专业而言,MFA论文应该从设计学科本身的特质以及MFA设立的初衷提出要求。

设计学科与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其他一级学科相类似,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而对于该专业的研究生的考察也应该从专业实践入手,从设计作品入手,这样才可能对学生的专业水平有较准确的判断。况且,设计学科MFA在其设立之初就是为了强调其实践能力。因此,围绕专业实践特别是毕业作品的实践创作展开相应的论文写作应该是较为可行的评判途径。毕业创作是学生在整个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最终环节,是对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总结和检验,应该较全面反映出其专业素质和设计水准。对于设计学艺术硕士的论文考察可以通过对其围绕毕业设计展开的论文写作进行评判。也许对于这样的评价模式会产生其可能缺乏学术性的担心,但事实上,专业的学术性与实践性并非对立的矛盾,相反,二者具有一致性的价值诉求。毕业论文是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并非一般性的学习心得体会或者对事实材料等的大致罗列,也不是对设计过程的简单叙述,而应该是找到适合的研究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新的见解和结论。从实践角度讲,设计学科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体验发现设计问题,并在对现有材料、技术、审美、文化、市场、心理等因素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方式、手法的创新而创造性解决问题,作品正是这种设计创造的最终视觉呈现。那么,如果将设计专业MFA的毕业论文与其毕业设计作品相结合,通过论文阐述作品,利用富有逻辑性的学理论证确立其设计作品的核心观点,以有力的论据支持其创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并充分反映出作品在设计专业领域的独特价值,这样的毕业论文与设计作品的结合将有助于解决目前设计学MFA毕业论文的实践性与学术性无法兼顾的问题。

艺术硕士不仅要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同时也需要培养研究拓展的能力。这是其未来进一步发展的素质基础。设计专业艺术硕士不应仅仅满足于实践动手能力的学习,对作品的解说、分析以及阐释的能力将决定其未来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今天的中国设计领域需要应用型的设计人才,更需要高层次的设计专门人才。从目前的状况看,从业人员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需进一步提高。而设计学艺术硕士的培养能够从很大程度上缓解目前设计院校和普通高校专职教师学历偏低的问题,从而克服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

研究生将作品的设计创作与毕业论文的论证紧密结合,用毕业论文阐释作品的创意、设计理念及创作过程,并在答辩现场向与会专家进行解说和阐述。而论文评审专家也可以通过比照作品对论文内容有更加明晰的理解,从而取得了较好答辩效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此前就曾尝试将设计专业艺术硕士的论文答辩安排在毕业展览的现场进行的答辩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做法为今后设计专业艺术硕士论文考察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参照方式。

结语

设计学科艺术硕士培养作为关乎未来中国设计学科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对于设计学教育和该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当下探讨设计学专业艺术硕士的培养方法,其实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和方法,最根本的都是应牢牢把握设计学的学科特点和艺术硕士培养的专业走向,在以注重实践作为导向的同时更应努力保持良好的学术性。二者的结合将为未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设计人才提供机制上的保障。中国设计学科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刚刚起步,其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全国艺术设计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MFA)培养工作会议纪要.

[2]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科教程研究组.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高薪茹)

猜你喜欢

学位培养模式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基于慕课的学位和传统在线学位的五点不同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