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Sonata for Alto Saxophone and Piano, Op.29(1970)

2015-10-21李淼

艺术教育 2015年1期

【内容摘要】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音乐界向多元化扩展,这个时期作曲家以近现代的思想打破了古典主义时期作品曲式结构是作品第一要素的观念。新思想和新探索带来了更丰富多彩的曲目。1970年第二届萨克斯大会召开,罗伯特·穆钦斯基(Robert  Muczynski)为坦特·基纳斯顿(Tent Kynaston)而作《奏鸣曲》op.29是当时最著名的为萨克斯管而作的作品之一。虽然他的很多作品现在还不被人们所接受,但其写作方式和配器特点等都有深远的影响力。

【关键词】呈示部  展开部  手指演奏

罗伯特·穆钦斯基Robert Muczynski(1929—2010)是一位著名的美国作曲家,出生于芝加哥。29岁时,他的钢琴作品在卡耐基音乐厅进行了首演。上世纪60年代他加入亚利桑那大学,任作曲系主任,直至退休。他的長笛与钢琴奏鸣曲,作品14(1961年)、中音萨克斯与钢琴奏鸣曲(1970年)、单簧管与钢琴的时间片(1984年)现在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此外,他的管弦乐作品经常被芝加哥交响乐团、辛辛那提交响乐团、国家交响乐(美国)、图森交响乐团、明尼苏达交响乐团和其他欧洲交响乐团演奏。

Sonata for Alto Saxophone and Piano, Op.29(1970)是罗伯特·穆钦斯基典型的作品。因为古典主义时期被称为曲式的时代,在这一时期,曲式结构是作品的第一要素。而从浪漫派时期开始,尤其是到20世纪中叶之后,以勋伯格作品为代表,曲式对作品的宏观控制力就越来越减弱了。听到这个时期作品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A或B的结构,而是聆听他的音响效果是怎样构成的。即使作品是按照单三单二的曲式创作的,但我们也称这个时期作品为边缘性曲式,浪漫派之后的作品一般都是这个形式创作的。

Sonata for Alto Saxophone and Piano, Op.29(1970)是一首偏奏鸣性的作品,带有一定的奏鸣性的曲式,总体上有三个特点:1.以奏鸣性为基础来诠释奏鸣曲式。因为奏鸣曲式中更强调的是副部主题,尤其是再现部时要有调性的回归感。但这个曲子更强调主部材料。它之所以会有奏鸣曲式的性质,是因为它没有新的材料出现,而全部使用前面的材料发展而成的,所以它有一定的奏鸣曲式特征。2.虽然段点很明确,但是旋律是一个整体发展的,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间并没有对某个主题材料特定的重复。3.开始的第一小节是这个曲子当中的主要动机,暗示了这个材料构成是全曲发展的主要音程基础,也是以后作品组织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以下为分析图:

呈示部:主部主题A(1-12),主题材料的旋律线条是一个非常连贯的整体。此段更加强调的是动机的构成。动机暗示两个材料:一是音程的扩展A-G二度、F-bA 三度,是以F为基础音,所以开始的ba小调的感觉比较明显。第二个动机暗示了G-bA是小二度,也是此曲的后面大量运用小二度构成的动机。由于小二度的不协和性,使其成为20世纪作曲家最喜欢用的一个音程度数。A段最后结束音高在#F上,但是此曲开始是由F音起,即此段落是由F起到#F结束,从宏观上来说也有一个小二度的感觉。从微观上说,末音第一小节的F-G、F-bA也是一个微观上的小二度。所以,这个小二度的动机在整个作品中几乎到处存在。因为现代派音乐不同于古典主义音乐的段落划分,不重视段落式是调性,我们更关心的不是音响效果的构成。在演奏上第一句的呼吸点可以在第四小节第三拍来做,而后在第六小节的第二拍做。这个段落更加注意起始音的强度。二部主题前的减弱要明显。

副部主题(13-18小节)。开始把主部主题横向的小二度给纵向化了。钢琴伴奏中的右手排列是bB-bD-bE-bG,左手是B-D-E-G,还是完全相差小二度的四音音列,通过节奏的交错,形成了两个小二度四音音列的纵向对峙。但是由于节奏是交错的,所以这个小二度的冲突没有体现得特别紧张和不协和。整个的段落中,如果说主部主题具有很明显的20世纪的感觉,那么副部主题就是带有某种程度的五声性的感觉,是建立在小二度的基础之上的具有五声性的、比较抒情的、旋律性比较强的主题,也符合原本奏鸣曲式的一般的感觉。要注意用轻微的气息演奏,逐渐增加颤音效果,还要注意手指连接的细腻度,在18小节最后一拍时增加音符的连贯性,推动音符由弱到强送至19小节。

展开部:(18-51小节)。萨克斯管在这个部分是有一些华彩的感觉,真正的主题材料是在钢琴伴奏声部。展开部分三个部分Ⅰ(18-29小节)完全用的是主部主题材料发展而成。Ⅱ(30-39小节)这个部分比较混乱,基本上是钢琴伴奏同萨克斯管的交替进行。从材料上看基本是全新的,旋律性不强。Ⅲ(40-51小节)从节奏上要越来越紧张,音高上达到整个乐章的最高音,也就是最高潮。此段部分是应用材料划分的段落,最主要的部分是第一部分Ⅰ,主部主题的感觉非常明显。Ⅱ、Ⅲ部分更加强调的是节奏和效果上的感觉,旋律不是特别清晰。在25-28小节演奏超吹音符时,要注意合理应用指法。高音E使用替用键位链接G音,28小节E#F音都要使用替用键位。

再现部回到原速。在很长时间没有出现主部主题之后,在再现部分主部主题材料再一次出现。但这次出现并没有回到原调性。呈示部部分是从F-G-F-bA开始,再现则是G-A-G-bB开始。所以再现比之前开始提高了一个二度。这种手法凸显了音响色彩性以及不规则性,同古典主义音乐创作有所不同。在古典主义时期创作中,再现部必须要有副部的再现,但是此曲的再现部没有副部再现。主部材料的再现也是短暂的出现。所以此曲的再现部分力度非常弱,而且伴随着减慢的速度处理,也有此乐章结尾的作用。再现部分全乐章结尾处非常特别,钢琴伴奏的和弦根音以bE结束,上升部和弦则是D-F-A,萨克斯管在#D(就是钢琴的#F音)。这个和弦的构成暗示两个动机:一是钢琴伴奏左手的bE音同右手的D-E,从纵向上看再一次呼应了小二度的感觉。二是萨克斯管的结束音是#F,又与钢琴的D-F-A的F构成了一个小二度的感觉。所以在全乐章结束的和声比开始的和声听起来更加复杂,此曲是一个综合性结束的和弦。

综上所述,这首作品并不是一首纯粹的20世纪无调性的音乐。有很多地方有着很强的调性感和旋律感,比如副部主题出现的五声性旋律较强。但是作曲家又不想让此曲成为一首调性音乐的作品,所以通过钢琴伴奏和萨克斯管的纵向的小二度的结合,使得在不协和当中带着协和,协和中听起来很不协和,形成了一种典型的20世纪后半叶的音乐风格。在20世纪,勋伯格的音乐达到无调性的顶峰,但在他之后,许多的作曲家意识到其实旋律仍然是音乐最本源的东西。所以,20世纪后半叶很多作曲家的创作又回归到了有旋律的创作中来。这首奏鸣曲就是一个典型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理查德·英厄姆.剑桥音乐丛书:萨克斯管[M].达敏,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Devil.The Devils horn saxophone history [M].Picador USA,2006.

[3]Larry Teal.The Art of Saxophone Playing[M].Princeton USA,1963.

[4]Tom Weatherly.Short history of the saxophone[M].Groundwater Press, 2006.

[5]李淼.古典萨克斯管起源发展及流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3(1).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

(责任编辑: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