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研究

2015-10-21张艳慧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金融集聚金融机构

张艳慧

摘 要: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一个城市甚至一个省乃至周边的辐射带动是很强大的。尤其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和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的大背景下,郑东新区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在金融发展领域政府重点投入建设的区域,有必要厘清金融业集聚相关理论问题,进而发挥财税政策在河南省金融集聚区建设中的杠杆作用,从而带动河南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

关键词: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郑东新区;金融机构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许多城市为更好的配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构想早在2011年10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文件中对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提出了“加快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的要求。紧接着河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指出要“建设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构建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所以厘清金融业集聚相关理论问题,进而发挥财税政策在河南省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中的杠杆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一、金融集聚理核心功能区理论研究

国际上关于金融业集聚的研究起步较早。其中英国经济学家Powell于1915年在《货币市场的演进》中最早对金融业的空间演化及集聚进行了探索。到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发达国家掀起对金融中心研究的热潮,以1974年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提出“金融中心形成的动因之一是金融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最为著名,他认为规模效益递增在金融中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我国金融业集聚理论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是由邓小平同志1991年提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满盘皆活”,从而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集聚现象日益明显,对金融业集聚的研究随之成为重点并取得了大量成果。

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核心功能区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展示了一个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的形象,也反映该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金融政策方向。一个城市的核心功能区,体现了该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形态,也是第三产业的聚集区,为高端要素资源的聚集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核心功能区凭借其强大的集聚能力成为了一个城市发展的“引擎”,同时也成为了辐射周边地域的“极核”,是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如果一个城市的核心功能区不够强大,那么该城市的整体发展动力必然产生不足,更加无法带动周边地区的金融经济发展。

还可以从世界上一些大都市的发展经验看到,核心功能区都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比如纽约的曼哈顿、伦敦的金融城,都是世界闻名的金融经济中心和文化、购物中心。以曼哈顿为例,它仅占纽约整体面积的7%,但每年纽约80%以上的生产总值是由曼哈顿创造的,并且60%以上的就业都由曼哈顿进行消化,并逐步向周边区域拓展,进而推动了整个纽约的发展。在国内,北京西城区和东城区也是很好的例子。这两个城区仅占北京面积的0.56%,但北京市每年22.6%的生产总值是由它们贡献的,仅西城区金融街就有高盛、瑞士银行、摩根大通等世界知名的金融机构落户,且金融街的税收就占全市的三成以上,成为了首都发展名副其实的强大“引擎”。通过选择特定区域打造金融集聚区或金融核心区,产生规模效应,进而形成金融中心,是当前我国各地区的普遍做法。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的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及较发达地区通过金融集聚建设金融中心的成功经验,为河南省加快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区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的现状分析

目前,郑州市正在积极建设中西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为把郑州建成金融重点城市,政府不断采取措施吸引各类金融机构落户郑州。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攀升,金融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郑州市作为区域金融中心的集聚力和辐射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也越来越具备建设核心功能区的条件。纵观全局,规划建设中的郑东新区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优势,使其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的潜力大大增加。

(一)明显的区位优势

河南省政府已确定了“两圆、一带、一方块”的金融业发展空间布局:“两圆一带”即龙湖金融中心。包括现已建成的郑东新区CBD、正在建设的龙湖CBD和南北运河两侧建筑群。其中,郑东新区CBD重点布局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和商品交易所等机构;龙湖CBD则重点布局外资金融机构、法人金融机构、国有大型金融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省级分支机构,以及跨国公司区域总部或功能性中心。“一方块”即中原金融产业园。位于京港澳高速西侧、郑州东站东广场南侧,规划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统一规划、布局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数据中心、灾备中心、呼叫中心、电销中心、票据档案中心等金融后台服务,积极发展金融外包服务和电子商务产业。

(二)金融聚集区初步形成,金融市场快速发展

截至2014年底,郑东新区累计入驻各类金融机构207家,人民银行、河南證监局等机构,汇丰、渣打、东亚3家外资银行,中行、农行、工行、民生、广发等13家全国性银行省级分行,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20余家保险机构以及中原证券、中原信托、郑州银行等本地法人金融机构汇聚于此。驻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已占到全省的71%,各项贷款余额占到全省的64%。驻区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占全省的51.77%。此外,郑东新区还被商务部授予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中华粮网、郑州商品交易所、河南省数字证书认证中心等一批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入驻基地,为发展金融电子商务奠定了基础。河南省产权交易所、郑州文交所先后在郑东新区挂牌。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技术先进的金融中后台服务基地即将形成,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的数据中心、电销中心、票据中心等将陆续引进,高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金融后台、龙湖金融中心等“两环一带”将形成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

(三)产业聚集态势良好

目前,该区四星级以上酒店达18家,客房总數占郑州市的一半。商都路商圈、CBD商圈日趋成熟,累计建成丹尼斯七天地等9家大型商业网点。中华粮网等10余家企业先后落户,郑东新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呈现加快聚集态势。国家专利审协河南中心正式入驻运行,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也已申建成功。除此之外,区内已集聚47家世界500强企业和57家国内500强企业。20栋税收超亿元的楼宇和38栋税收超千万的楼宇林立于CBD、金水东路沿线,初步形成了楼宇经济集聚带。

(四)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区域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的建设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2011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文件提出要加快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适时申请开展电子商务国际结算业务。201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郑州加快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2013年1月21日,郭庚茂在《201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繁荣金融主体,创新金融产品,强化金融监管,加快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壮大金融产业规模。2013年4月30日,《河南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出台,并指出“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等一批服务业项目建设,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水平提升、比重提高”。在《2014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郑州市市长马懿再次明确提出: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加快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发展。2015年2月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下达《加快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实施方案》通知。国家和地方支持金融集聚发展与改革创新的政策为郑东新区开展金融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指引,将有效增强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三、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的未来展望

目前的郑东新区,国内外金融机构纷至沓来,金融体系日益完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建设快速推进。那么,未来建设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的着重点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总体要求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拓展金融市场开放合作的广度、深度,集聚高端金融资源要素,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和资本市场体系,强化金融产品、服务、业态创新,培育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提升配套基础设施服务功能,促进产业、产城融合互动发展,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性发展模式,为把郑东新区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提供坚强支撑。

争取做到到2017年,郑东新区金融业增加值占全省金融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集聚各类金融机构350家,培育形成1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宗商品和要素交易平台,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量进入全球前十强,汇聚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金融高层次人才,累计新增就业10万人,基本建成体系健全、市场发达、创新活跃、紧密对接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引领区。到2020年,郑东新区金融业增加值应占全省金融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3%以上,推动郑州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商都和“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撑点。

(二)重点任务

1、推动金融机构集聚发展,鼓励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省内法人金融机构,逐步引导国内银行省级总部向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集聚,支持驻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内的金融机构提格升级。积极吸引中、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吸引各类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设立专业子公司。大力引进健康保险、养老保险、农业保险等专业性保险公司,支持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及再保险公司、自保公司、相互制保险公司等在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加快布局。推动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争取列为国家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培育发展互联网金融机构、证券期货基金类机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制定出台我省交易场所监督管理办法,完善交易平台管理体制机制,促进规范发展。强化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郑州价格”的全国粮油现货价格风向标地位。加强与知名企业战略合作,促进平台型企业集聚发展,探索组建稀贵金属、农资、钢铁等交易平台,形成具有全国或区域影响力的平台型交易中心和市场。

2、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在做大做强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基础上,规范发展区域性市场。支持各类产权交易机构完善交易制度和配套体系,扩大交易规模。组建我省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为非公众企业债信融资、并购重组和股权融资等提供服务。不断推动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融资。健全企业上市融资服务体系,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企业统一资源库,加大对重点上市、挂牌后备企业的扶持力度,吸引上市企业总部集聚。并且还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和私募投资基金。集聚品牌投资企业和基金管理人,吸引培育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和私募投资基金管理队伍,支持各级政府投融资公司和大型企业探索设立新型城镇化基金、并购成长型基金。鼓励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社会各类资金参与创业投资、天使投资,探索建立早期创投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

3、积极发展新兴金融业态。

结合新形势,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鼓励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培育互联网金融产业集群。积极发展财富管理。支持商业银行设立私人银行服务中心,引导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参股财富管理企业。鼓励结构性理财产品创新,推动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型。规范小额贷款、融资类担保公司发展,支持建设民间借贷服务中心、金融超市等阳光化融资中介平台。还要探索建立民间资本与产业发展对接平台。鼓励民间资本参股或发起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规范民间资本从事资金借贷活动。

4、推动开放创新发展。

首先,加快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争取国家批准中原经济区农村金融改革方案,支持设立主要服务“三农”的金融租赁公司,探索成立合作性村级融资担保基金,推动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抵押贷款,稳妥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试点,积极引进和推广国内外成熟的微贷技术,探索建立农业贷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其次推进金融服务产品研发。鼓励金融机构加快航空金融、物流与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扩大贸易融资、融资租赁业务规模。鼓励银企、银证、银保、银信间战略合作,联合研发组合型金融服务产品。最后.强化金融全方位合作。拓展金融市场开放、交流、合作的广度、深度,支持省内法人金融机构“走出去”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省内外金融机构相互参股。加强与国内金融中心的战略合作,积极与国际金融中心及国际金融组织、跨国金融企业集团开展交流,推动境内外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教育研究机构间国际业务合作。

(三)保障措施

1、强化政策支持。政府大力支持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发展用地,运用国家有关支持政策,合理保障用地需求。对新设立或新迁入郑州市的金融法人机构、省级分支金融机构、各类要素交易平台,尽量往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布局。充分发挥省金融业发展专项奖补资金作用,支持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发展。支持郑州市制定促进各类金融产品、技术、工具、服务创新的具体政策,着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加大对相关监管、服务部门的激励支持力度。

2、强化智力支撑。完善引进和培养金融人才的激励机制和市场化薪酬机制,健全金融人才服务体系,落实高端金融人才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等政策。建设金融人才互动交流平台,完善专家咨询机制,加强领导干部金融业务培训,加快金融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与政府干部双向交流常态机制。支持在豫高等院校开设商品期货、航空金融、离岸金融、供应链金融等特色金融课程。支持金融专业技术培训机构开展金融专业技能培训、设置考试考点及设立岗位技能鉴定机构。

3、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强化部门间信息互通共享、信用披露和信用分类评级,健全信用信息查询和应用制度。建立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加快构建部门联动、综合监控、分级管理的金融监管服务和风险防范处置体系。改善金融法制环境,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违规经营等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省有关部门会按照职能分工,制定实施支持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的政策措施。政府已经根据本方案确定的重点任务,明确责任,制定配套措施,加强上下联动、横向协调,形成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的工作合力。郑东新区管委会更是进一步细化分工,加快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市政府会定期向省政府报告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进展情况。

猜你喜欢

金融集聚金融机构
空间计量视角下的金融集聚与政府行为研究
政府干预、金融集聚与地区技术进步
国际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效应对北京中央商务区建设的借鉴意义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金融集聚现状研究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