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法治与企业思政工作的辩证关系

2015-10-21刘文斌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辩证关系政工依法治国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到了空前高度,强调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都必须遵照宪法和法律,全体党员和群众应树立法治信仰,要在法律框架内办事。作为基层政法工作的重要前哨,企业党组织及政工人员必须切实领悟依法治国精神,用法的理念指导党务与职工思政工作。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思想政治;政工;辩证关系

法治,作为现代国际社会治国理政理念的先进思路,获得了越来越多国家和政府的认可。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在经历了一系列人治道路带来的损失后,开始认真反思未来社会的治理模式,从而最终选择了法治。法治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在实践中贯彻落实。新形势下,企业政治思想建设工作也应遵循法治思路,反应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以法治思维为指导

依法治国的指导方针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各项社会事业都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任何政工人员都应恪守法律底线。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保障人权原则。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每个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宣言书,一个国家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受到哪些保障,基本都能从宪法中找到起码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信仰、言论与出版自由,任何人不得非法干涉公民这一宪法权利。民法还从权利细则方面,将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具体化为姓名权、荣誉权、名誉权等方面,刑法还从否定性评价角度,将非法拘禁、侮辱诽谤等行为列为犯罪。这些都足见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我国,对公民基本人权给予了高度重视。作为企业政工人员,虽然有权了解本单位员工的思想状况,有权对员工的不当言行进行监督批评,但这一权利不得逾越法律界限。例如,不得以企业内部规定为由,找员工“谈心”,禁止他们谈恋爱,更不得私设公堂,对个别思想“有问题”的员工变相限制人身自由。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程序理性原则。这个原则一般通过以下方式体现:

1.程序参与。法治的重要价值与魅力在于程序理性,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人际互动工作,需要充分调动政工人员与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在思想多元化、社会开明化的今日,单方说教行为被证实其成效越来越有限,无论是高校的讲堂,还是企业的会议室,都越来越注重引入法治理念方面的程序参与原则。藉此,各方可以将自己的关切充分表达出来,并通过互动参与决策全程来争取对自己有益的结果,从而增强决策结果的可接受性。思想政治工作绝不是个别人所说的“洗脑”、“空洞说教”,而应该是一个程序参与的过程。一次有效的思政活动,一般包含以下几个要点:(1)首先由员工针对自己的思想状况,向政工人员提出谈心意向。(2)政工人员认真做好记录。(3)政工人员在合适的时间地点约见该员工。(4)给予该员工以充分的說理机会,不要打断其谈话,待员工充分表达完毕后再做出总体表态,以对员工发言内容免断章取义,同时降低该员工谈心热情。(5)通过“询问-服务式”问题诊断,给出政工人员个人见解,并再次询问员工看法。(6)与员工达成一致部分,要适时鼓励,发生分歧之初,不要急于用尖刻的语言指责该员工,而应态度和蔼择机另议,如果是特别重大的思想问题(例如员工存在犯罪失足可能),政工人员要清晰表明利害关系,循循善诱帮其度过难关。

2.程序与结果公正。思想政治工作属于原则性与灵活性并举的基础工作,特别是面对新形势、在新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九零后员工,方式方法甚至工作策略的灵活性就更为突出。但政工人员应以原则性为主,特别是重大政治、经济与法律问题一定要坚持底线,不能为了灵活性而牺牲原则性,只有我们坚持原则,才能做到“相同情形,相同对待,不同情形,不同处理”,而这也是法治理念中的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原则的基本要求。换句话说,政工人员对每一位企业员工,都应坚持一视同仁,不搞特殊,也不搞歧视,这样才能凝聚人心、团结一致,增强思政工作的说服力,增强企业党组的威信。

二、企业政工建设能够积极反作用于法治进步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综合性,政工人员除了帮助员工明确涉及国家利益、社会稳定、社区安宁等问题方面的大是大非,更多是帮助员工解决个人成长于前进中面临的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从法理学角度看,法律并非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唯一途径,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多主张用道德等柔性手段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法律只是终极救济机制。企业政工人员经常面临来自员工以下几方面问题:1.人际关系,常涉及同事关系、家人关系、婚恋关系、邻里关系等。2.经济问题,例如行业发展前景、企业预期盈利、社会收入差距扩大、单位同事收入差异及攀比心理等。3.其他问题,例如人生、理想、信念、宗教等抽象问题,以及疾病、健康等生理问题。这三大类问题都是员工经常会遇到,但处理不好或者挤压过久,又会容易诱发员工心理疾病的问题。政工人员一定要站在企业、社区与社会稳定的角度,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无论是否涉及到纯粹的政治问题,只要是员工甚至其家属遇到思想或心理问题的,都应积极配合解决,而不是搪塞推脱。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在基层,才能避免简单问题复杂化、普通问题法律化,从而既有效解决了员工的基本问题,也为国家节省了宝贵的司法资源,增强了员工对生活、对企业甚至国家的认同感,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抓的好,非常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员工思想政治觉悟提高之后,往往能自觉守法,甚至能以身作则维护法律实施,这也是政工建设积极反作用于法治文明进步的一面,清晰表明了法治与政工之间存在辩证统一关系。

作者简介:刘文斌(1985—),男,山西朔州人,党员,硕士研究生,山西科建工程检测研究院办公室秘书,从事政工、法律与文秘工作。

猜你喜欢

辩证关系政工依法治国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公司成长的“法治之钥”
企业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现代管理体制下的国企政工工作研究
新时期医院政工人员如何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
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中一些辩证关系的处理
语言学习与不同语境的辩证关系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劳动价值与制度价值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
两会布局 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