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急诊急救能力的提升

2015-10-21祁海霞聂凤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年14期
关键词:心血管病护理人员

祁海霞 聂凤莉

【摘要】目的 针对性提升心血管内科相关护理人员的急救能力,强化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方法 分析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护理特点和工作性质,提出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相关能力提升措施。

结果 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强化,提高了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急救能力。结论 系统的学习、完善的培训和脚踏实地的护理实践,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急救能力。

【关键词】心血管病;护理人员;疾病特点;工作性质;急救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4..02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大幅度上升,其中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医学界面临的一常见病,众所周知,心血管发病后常常伴有各种心脏疾病,死亡危险性极高,而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心搏骤停等危险一旦发生,入院后来不及做各项检查就必须进入急诊,这种情况下对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急救能力[1-3]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考验,熟练的询问病史、观察病情、急救护理与快速识别症状等急救措施成为抢救患者的基础和关键,所以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急救能力的提升,在我国当前心血管发病率增高的背景下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怎样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相关能力呢?现报道如下。

1 心血管病内科护理人员能力的基本要求

针对心血管病发病的急救特点,相关护理人员首先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时间观念,这直接关系着心血管发病后的抢救成功率;在急救物品和急救仪器的管理上,护理人员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药品物品管理規则,做到定期检查和及时补充;在相关护理记录表格填写上,一定要把握清晰、真实、及时、客观等原则,为及时抢救打好基础;在相关的护理操作中,一定严格执行相关操作措施,强化医护之间的沟通交流,避免差错事件和感染事件的发生。

2 心血管病内科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很大程度上,基本护理环节涉及到护理知识、护理能力、护理态度和护理人员的身体素质四个方面,四大要素的结合直接涉及到道德、礼仪和修养,在心血管病发病率不断提升的今天,尤其是急救方面,对心血管病内科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在满足护理人员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应该具备如下素养。

2.1 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护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高低,直接关系护理工作过程中的态度和积极性,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是护理工作能够做好的直接动力,心血管内科的护理人员一定要富有同情心,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和高尚的人格情操,有信念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更积极,面对刻不容缓的急救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所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奉献精神必不可少。

2.2 良好的情商

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恐惧使很多患者和家属无法平静,要求护理人员沉着理智对待;面对刻不容缓的急救,复杂异常的病症,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头脑清晰的冷静处理。掌控情绪、敬业工作,对于心血管病内科的护理人员而言是基本素养。

2.3 良好的身体素质

众所周知,护理工作琐碎繁杂,而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更是紧迫且不能出错,所以在这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互结合的复杂工作中,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才能使急救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才能更好的完成白衣天使的使命。

2.4 强大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护理工作职业素质的基础,更是护理人员的保证,鉴于心血管病症患者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应该具有比其他科室护理人员更好的心理素质,冷静而稳重的处事态度才能有条不紊处理好急救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坚强的意志力才能处理好长时间的急救工作;灵敏的思维和开朗的性格才能保证积极向上的心理工作,给患者信心,获得更好的职业效果。

3 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能力提升的相关培养措施

针对心血管病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素质和基本要求。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急救能力,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4-5]。

3.1 强化思想品德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护理人员应该以社会上的优秀人物和榜样为学习对象,学习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敬业精神,明确自身岗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医患矛盾不断涌现的今天,要不断强化自身相关法律知识和安全教育学习,明确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权利与义务,同时经常对相关心血管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学会风险识别,提升自身对风险的预见性。

3.2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学习

随着心血管发病率的提高和病情日益复杂,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强化自己的职业技能训练,是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中之重,在具体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各类培训形式的展开能够不断充实护理人员的知识,另一方面技能考核制度的落实能够保证培训工作顺利有效的完成。

3.3 强化急救意识,锻炼急救能力

从心血管发病的情况来看,很多时候较急,心血管病急救护理相比其他护理而言,更要求速度与效率,这种情况下,稳、准、快、好成为了急救能力的关键,有条不紊、准确无误、手疾眼快,同时保证良好质量,才能更好的抢救患者,所以模拟演练、各类急救轮训、急诊技能考核成为了能力培养的关键,通过各种模拟演练和急诊轮训,不仅能够有效保证护理人员的工作熟悉程度和技能完善力度,对掌握急救技术和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也尤为重要。

3.4 强化身体锻炼,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面对纷繁复杂的护理工作和紧急异常的急诊工作,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更应该在工作之余,强化营养摄取、加强体魄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同时,风险无处不在,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护理纠纷,都容易给自身带来伤害,所以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规避风险也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 池金凤,王金玲,刘海霞,郭喜朝.全员急诊培训与整体急救能力的提高[J].河北医学,2010,(03):11-15.

[2] 杨桂溶,吴 萍,唐连家.院前护士急救能力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全科护理,2012,(08):27-28.

[3] 李海凤.浅谈护士急救能力培训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03):45-47.

[4] 丁亚利,荣 超.某社区老年人自救与急救能力现状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3,(21):128-129.

[5] 杨玉环,冯继贞.急救能力强化训练模式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5,(05):47-79.

本文编辑:吴玲丽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护理人员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