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学习单”提高有效课堂教学

2015-10-21贾传波

学校教育研究 2015年14期
关键词:学习单汇报自学

贾传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立足学生实际,在教学改革中一直遵循“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运用“学习单”,在教与学中着眼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学习方法的迁移与类推,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方法体系。把学生的学习分为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学习。以学习单为载体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保航者,质疑解惑的智者。

一、课前学习,提供自学空间

课前学习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大有益处的。课前学习,不但可以缩短学生在学习上的差距,使其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学生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为此,我们课前以“学习单”引领学生进行有方向性的独立自学,给所有的学生留有充分探究的空间,让每位学生都有体现自己自习的能力,形成构建新知的心理储备,从而使学生建立自信,尽自己所能,能学到什么程度就学到什么程度。课前学不一定非要学会,重在让学生会学。在课前学不会的内容,在课堂中还要和同学一起探究、交流,再学习。这样就拉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提升了学生我想学的意念。学生在自学时,把自己想不明白、感到困惑的地方记录下来。通过“先学环节”,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走近同学、走进老师。

“学习单”的设计重在引导学生经历整个知识的建构过程,对学生课前学习的方法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要求,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看书,学会自学。我们分学科、年级对每册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内容结构从整体上分析、把握,把相关联的知识进行立体整合,结合课标的要求,先以整个单元为单位提出总的学习目标,设计出“单元主题目标”“单元学习单”,再分解到每课时,针对每一课时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学习目标,设计出课时“学习单”。“课时学习单”主要包括“学习目标”“新知探究导航”“检测自我”“我的困惑”“课后延伸”等栏目。我们以“课时学习单”为先学的指南或拐杖,引领学生动手操作、收集资料、主动看书或网络阅读、查阅资料等,把对知识的理解融入生活或其他知识领域,充满挑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经过实践,学生们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得以不断提升。

二、课堂学习,提供互学空间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在课堂上为每位学生展示自我提供空间,让每位学生都能或多或少地体会到成功,都能感受到自己在班级内存在的价值,从而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课前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学习单”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在课上抛出汇报交流的话题。在课堂上,教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组内交流互学,抽取小组汇报展示。通过讲解、质疑、讨论、评价等方式,让学生自行解决在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组与组之间,学生与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而教師只是解决那些学生个人和群体经过努力还无法自主解决的问题或对知识的本质没有认识到位的问题。

在课堂学习中,我们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行合理分组和捆绑式平价。我们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2人结对子。每组的学生都是由优、良、中、弱搭配而成,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性别等因素。优与弱同位,良与中同桌,形成“一帮一”的对子。小组建好后,每个小组要起组名、设计组徽、制作组牌、确立奋斗口号、制订小组公约等,这些建设过程,既是组织制度的建设过程,也是学生心理的建设过程,为每一组的扬帆起航奠定了基础。

为了增强小组团队的凝聚力,增强组员的主动学习意识,形成互帮互助良好氛围,避免组内一人霸占主导权,学困生得不到关注的现象,我们采取捆绑式评价,淡化个人成绩,以小组成绩作为组员成绩。我们规定了组内不同层次学生的发言分值,在小组展示汇报时,学困生汇报的分值最高,优等生汇报的分值最低,这样,组内的优等生时刻在帮扶学困生,把汇报展示的机会让给学困生,促进了组内主动互帮互学,学困生不再是“烫手芋”而是“香饽饽”。

三、课后学习,提供拓学空间

课后学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发展智力,开拓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课后学习是无限的,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体会学习的价值。

我们以“学习单”的“课后延伸”板块,引领学生在课前学、课堂学的基础上,参阅与教材内容有关联的课外读物、网络、材料、背景,在拓展知识视野的同时,又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由于学生存在着差异,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学的过程中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课后学习要求。有的学生需要做一些基本练习题,以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有的学生则可以去博览与课堂上相关的更深入的知识或其他领域与之相关的知识;有的学困生还需要优等生在课后进行帮扶。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采取“兵检兵”“优检弱”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后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反馈,促使学生养成课后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几年来,教师们在“单元建构、先学后教”的探索与实践中,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选准了学习的突破口,为课堂确定了合适的聚焦点,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不同程度地提升,形成了“我要学”“我会学”的学习格局,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猜你喜欢

学习单汇报自学
阅读汇报课的构建与效能
数学“学习单”,激发学生自主生长的潜力
领导难找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
编者的话
关于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