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1983-01-01刘字庆焦建华洪道炯顾传彪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7期
关键词:自学考核习惯

刘字庆 焦建华 洪道炯 顾传彪

自学是要依靠自己的。因为没有人监督和考核,很容易流于放任。而一旦养成了自学习惯,那就截然不同了:它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时时刻刻都在鞭策着你,使你自然而然地要去自学。

自学习惯的培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学习惯的培养如播种,仅仅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还不能保证有收获,还必须辛勤地耕耘,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那么,应该怎样培养自学习惯呢?

一、目的十欲望

正确的自学目的和良好的自学习惯有密切的联系。自学目的导致产生自学欲望和成才欲望。这些欲望的逐渐满足过程,便是自学习惯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曹南薇,早在十四岁时就有了较强烈的自学欲望,而这个欲望则是由于她想了解微观世界的奥秘——这一初期的自学目的所导致的。她贪婪地吸收一切有关物理学的知识,为寻求知识,常常出神入迷。结果她在极困难的条件中学会了不少艰深的物理学知识。更加可贵的是,她在逐渐满足自学欲望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了自学的目的是要为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中作一点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她已经不知不觉地养成了自学习惯。这些,使她在那漫长而又无法预料其结局的自学岁月里,始终顽强不懈地坚持自学,并获得了丰硕的果实。

二、科学十强制

自学习惯的培养,要讲究科学规律和方法。据笔者对全国近百名自学成才典型的初步调查,大多数人都是在25岁以前就初步养成了自学习惯,而且自学起步年龄越早,越有利于习惯的养成。因此,每个自学青年都要趁青春年少,尽快地培养起自学习惯。

生理学、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智力、体力和情绪都有周期起伏的规律。因此,自学青年在自学过程中不能把弦绷得太紧,不留余地,否则,就会受到杂乱无章、力不从心、低效率的惩罚。

自学活动可以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两种。主动学习,是高层次的自学活动。在高层次的自学活动尚未形成之前,应该辅以强制地、被动地学习,必须进行严格地自我控制。

较好的强制法是“约法三章”,给自己制定几条具体的带有惩罚性的规定,以此来制约自己的惰性,迫使自己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北京重型机器厂工人董守江,为坚持自学,对自己严格要求,经过几年艰苦自学,这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青年,写出了《超声波探伤原理及应用》一书,在《第八届国际无损检验会议译文集》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三、环境十“气候”

自学习惯和环境的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许多自学成才的典型人物,在这方面都有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即他们总是积极寻求周围的领导和群众的谅解和支持,积极主动地要求得到外界的督促和鼓励。当环境中出现各种议论时,他们的头脑就象一个信息的阀门一样,有选择、有节制地启闭。

“人造小气候”——建立自学圈。“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不利于自学习惯的培养。找几个有共同爱好的,水平也相仿的自学青年一起来自学,组成“自学圈”,无形中就给自己施加了一点压力,会起到牵制、督促、鼓励作用。建立“自学圈”的关键,在于择友,应选择合适的人组成自学圈。

四、考核十调节

要重视自我考核。看看哪些自学习惯已培养起来?培养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尚未培养起来?原因是什么?应认真分析。其次应考核这些自学习惯对自学活动的促进作用和自学效果。如能找到比自己水平高的人,请他们来考考自己则更好。

不可轻视调节的意义。许多自学青年体会到:错用方法比不用方法对自学造成的损失更大,因此要随时调整自学活动中,不利于培养自学习惯的标准、计划、内容和措施。这对树立自学信心和巩固自学习惯,是很有利的。

(徐州朱莉推荐,摘自《科学24小时》1982年第6期)

(插图:肖星)

猜你喜欢

自学考核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好习惯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
告读者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