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如何关注学生的发展

2015-10-21金霞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4期

金霞

摘 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即思维的发展、知识的形成与人格的健康发展。就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叶脉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的人也是形形色色、各有各的不同特点。作为一名教师,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三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孔子就曾言道:教育要因材施教。而现今的教育理念更是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那么,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该如何关注学生,如何关注他们的发展呢?

关键词:注重体验 大胆创新 关注全体 培养健全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165-02

1 关注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是“照本宣科”式的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要激励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思考,唤醒他们的灵感和表现欲望,挖掘他们内在的创新潜能。

1.1 创设良好环境

课堂上精心设置“问题”环节,合理组织语言,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敢问。有效的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研究并且介绍各种解题方法、拓展学生思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于创新、不断进取。例如:在讲解应用题中的追及问题时,可以列举身边的例子:上体育课测验百米成绩,老师让跑得快的同学陪跑,先让跑得慢的同学跑5米,跑得快的同学追,结果一起到达终点,教师提出问题:他们各自跑的路程是多少?时间又有什么关系?由于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都非常感兴趣,踊跃发言,课堂十分活跃。接着,教师又说:“如果没有一起到达,跑得快的同学仍然先到2 s,那么他们跑的路程有什么关系,时间又有什么关系?”结果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等量关系,思维异常的活跃。这时班里有一个平时不大爱发言的同学突然举起了手,大家都很吃惊,老师温和的问道:“你有什么问题?”“老师,如果先跑的同学先到2 s呢?”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呢。老师笑着说:“你很善于思考问题,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我们大家都要向他学习。”举身边的例子,同学们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就会对追及问题理解的比较透彻,对于书上例题、练习题解决起来也就轻而易举了。

创设良好环境,教师还可以多方面的收集材料、制作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拓展教学天地,让学生身处有限的空间却能遨游在无限的知识海洋,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

1.2 引申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不仅要讲清原始思维思想、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还要通过对问题的多角度分析,将原题引申为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思维的整个过程,使教师的行为转化为学生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创造构想,如教授几何题:已知AB是圆的直径,CD切圆与E,且AC垂直CD,BD垂直CD,C、D为垂足,求证:CE=ED。学生很容易利用所学的知识得出结论。但如果将CD向上平行移动,是否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呢?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动手实践,在教师的启发下,得出结论。同时,学生的观察力、变形能力、转化能力得到了发展。固本拓新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大有益处。

2 关注大多数,不忘优秀生和后进生

当我们在课堂上关注优秀生和大多数学生的时候,不要忘了还有一个群体期待着我们的关注,他们有时会因为胆怯,没有自信,怕挨批评等原因,不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习成绩也不是那么优秀。作为教师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多给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或者一个眼神、一个示意),让他们融入课堂氛围之中。

有一次上课,我正在讲一道很重要的例题,大多数同学在认真听讲,意向认真听讲的李龙却在溜号,只见他的眼睛一会儿往下看,一会儿又往下看一下,而且一向笑容满面的他竟然不时皱起了眉头。等到同学们做练习的时候,我轻轻地走向他,小声问他:“你怎么了”原来是他手上扎了个大刺儿,非常痛,影响他上课的情绪。我连忙拿出指甲刀,细心地帮他把刺儿挑掉,疼痛的根源被拔出了。接下来的课程,他听的比以往更认真了。从那以后他上课的状态越来越好,不但积极发言,还能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学习,成绩明显提高的同时,也得到了同学們的喜爱。

3 关注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发展

教育教学的过程不止是一个教会学生知识、培养能力、技巧的过程,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使学生人格健康发展,教会学生如何快乐的生活。

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因为父母离异,整天闷闷不乐,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是不被喜欢的,和同学们的关系很不融洽。一天,又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大吵起来。我没有说任何人,而是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在蔚蓝的大海边,生活着一群蚌,它们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一天,蚌妈妈带着她的孩子们又到海边玩,临走时,蚌妈妈让小蚌捡一粒沙子放到身体里,但有一只小蚌只顾着玩,什么也没带跟着妈妈就回家了。捡了沙子的蚌,他们特别的痛苦,但它们用自己的宽容和毅力将沙子一层层地包裹。过来几年,当蚌妈妈让孩子们打开壳时,它们的身体里都有一颗耀眼璀璨的珍珠。只有一只蚌垂头丧气的不敢打开。不用说,谁都喜欢身体里有珍珠的蚌。而你们在成长的阶段,会遇到挫折,心灵会受到伤害,但你们要经受住磨砺和痛苦,为了自己能有精美的珍珠。其实,不幸和苦难正是人生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如果失去勇气、自信与激情,未来还会有光明吗?

教师的关注,既关注了孩子的现在,更关注了孩子的明天。让每个孩子的心田都能感受到被关注的幸福。

新课程强调:“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健康的发展。”

3.1 关注每一个成长的生命

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人,发展的人。尽管他们各方面的表现不尽相同,兴趣爱好、学习方式、个性特长、发展趋势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首先要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

3.2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活动中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不同的情绪情感表现,充满爱心地去赏识每一个学生。学生厌学的原因很多,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教学方法的不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为什么蕴藏着丰富智慧的知识教师教的那样枯燥、乏味,失去了知识的活力。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学生,学生就会发展成你眼中的“定型”。教师的最大快乐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教育无小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而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过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实现的,因为学生眼中的教师都是具体的,而教师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式人物”。所以,我们必须注重从小节抓起,重视人格的修炼。

3.3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课堂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学生心灵、人格成长的地方,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课堂教学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显现教学内容中的教育成分,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表现。伴随着知识的获得,学生应该越来越有社会责任感,越来越有爱心和同情心。教师要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灵,让知识教学与心灵人格同步成长。

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为学生的成功做出不懈的努力,要使学生在获得科学文化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

“教书育人,育人是目的,教书是手段。教书而不育人,好比木雕泥塑,虽有人形而不能活动;育人而不育心,好比塑料玩具,虽可电动,而无生气;育人而不以德,好比断了线的风筝,随风而去,不知所终。”由此,我们更认识到了“创新教育”的巨大潜力。孩子的思维,有巨大的潜能等待我们用智慧去挖掘,而孩子的心灵更是一个敏感而丰富的世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讲的是爱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是方法。博大的爱心加上科学的方法,这就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全部真谛。我们认为,这更是一把开发学生潜能的金钥匙。

我们相信,真诚的努力一定会收获真诚的回报!用心灵与学生对话,迎来的必是教育的春天!

參考文献

[1] 新课程:教师版[Z].2006(8).

[2] 新课程与数学发展[Z].2001.

[3] 中学数学与实践研究[Z].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