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方案改革与实践

2015-10-21尹向东张新林陈旭日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实训教学物联网校企合作

尹向东 张新林 陈旭日

摘 要:该文通过分析目前物联网的市场应用,发现主要是在线监测与控制、传输与组网两个方向,根据市场的应用需求,结合高校物联网相关专业实训教学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并且与相关企业合作进行了物联网实训教学方案设计,包括物联网数据采集与控制实训方案,物联网组网与通信实训方案;在这些方案的基础上,通过两个方向的校企合作实训项目的训练,使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市场上企业所需要的物联网开发技术,并且通过熟练所学技术在实训教学中有好的实践。

关键词:物联网 校企合作 实训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147-02

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已经形成了面向应用的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如我们熟知的智能化楼宇、智慧城市、现代智慧农业、车联网、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金融、绿色能源等等[1]。根据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2014年度的研究报告,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市场规模前景巨大,到2015年物联网产业的规模预计将会达到7500亿元,年增长率达30%左右[2]。物联网的应用已经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包括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如此巨大的市场,带来了巨大的人才需求,2008年以来,教育部设立了我国第一批高校物联网专业,就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经有100多所本科院校,400多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物联网相关的专业[3]。通过笔者近几年的观察和调研,发现各个高校在物联网基础教学方面都比较成熟,有详细的教学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各个物联网方向的基础实验室也纷纷建设完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物联网实训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大多数高校由于缺乏合适的教学环境,大多都是采用演示系统进行教学,学生仅仅是在电脑观看,进行参观,自己不能亲身进行操作,没有实际项目的训练,很难达到发展迅速的市场企业的人才需求[1]。

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亟需探索一个在物联网环境下的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方案,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就上述的问题做一些探讨。

1 物联网实训教学背景分析

众所周知,物联网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4],因此,现在应用较为广泛的物联网技术也可以分为三大类:(1)感知层应用技术:用来感知外部客观世界,采集各种信息,包括传感器技术、扫描二维碼技术、RFID技术、定位系统技术;(2)网络层应用技术:用于实现网络互连,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网络连接起来,主要包括网络融合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移动网络技术、网络中间件技术、网络传输介质、网络安全等等;(3)应用层技术:用于实现面向终端用户的各种应用,实现资源共享以及协同工作,包括各种操作系统开发、软件开发平台、大数据、云计算、数据挖掘技术、算法研究、高级语言程序开发等等[5]。

上述三大类的技术,用于在学生的具体实训中,可以大致分成以下两个方向。

1.1 物联网数据采集与控制

目前物联网产业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于各种传感器的应用,包括工业数据的采集与控制、农业数据的采集与控制、环境数据的采集与控制、社区数据的采集与控制,与之相对应的典型应用包括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慧环境监测、智慧楼宇、智慧城市等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技术:(1)大型数据库技术;(2)传感器制造;(3)传感器数据传输;(4)传感器节能技术;(5)前端软件数据分析系统。

1.2 物联网组网与通信

物联网应用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组网与通信,实现各个节点间数据交换,将节点数据高效地传输到数据库服务器,与之对应的典型应用包括智能交通、智能物流、车联网、自动定位系统等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技术:(1)大量传感器节点的优化部署;(2)动态环境中自组网技术;(3)M2M公网通讯设备制造;(4)WMMP(Wireless Machine-to-Machine Protocol,无线机器通信协议)应用[6]。

2 物联网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方案设计

通过上节的分析,我们知道物联网的市场应用主要是在数据采集与控制、组网与通信两个方向,因此我们与南京物联网企业合作,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物联网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方案设计。

2.1 物联网数据采集与控制实训方案

(1)需求分析阶段(10学时)。

①应用行业知识(2学时,课堂教学);②系统基础知识及接口定义(4学时,课堂教学);③项目总体方案(4学时,实践);④项目系统实施计划及各关键点技术方案(6学时,实践,生成项目需求设计文档)。

(2)传感器数据采集传输及控制信号设计(60学时,电子技术专业方向)。

①传感器工程应用接入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10学时,课堂教学及实验);②工业控制类嵌入式知识理论及应用技术(6学时,课堂教学及实验);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特点、项目传感器种类及型号选型(4学时,课堂教学及实践,写出相关选型报告);④传感器接入及数据解析工程技术(6学时,课堂教学实践);⑤传感器接入板电路原理图及PCB板设计(10学时,课堂教学实践);⑥传感器接入程序设计(12学时,实践,要求有程序源码及实物作品);⑦数据WSN传输原理与应用(4学时,课堂教学及实践);⑧数据采集终端的WSN系统程序设计(8学时,实践,要求有程序源码及测试结果报告)。

(3)数据库组件设计(60学时,计算机与科学技术、软件工程专业方向)。

①数据存储及管理设计理论(40学时,课堂教学);②数据库组件设计(20学时,实践,要求有程序源码及测试结果)。

(4)上层应用系统设计(60学时,计算机与科学技术、软件工程专业方向)。

①应用系统设计概要(20学时,课堂教学);②上层应用系统设计(40学时,实践,要求有程序源码及运行结果展示)。

(5)总结及评估(20学时)。

①项目调试及实现(16学时,实践,要求生成项目结题报告,包括文档及作品);②作品演示及点评(4学时,作品演示和老师点评)。

2.2 物联网组网与通信实训方案

(1)项目需求分析(10学时)。

①背景及应用行业介绍(1学时,课堂教学);②系统技术特点及基础知识(2学时,课堂教学);③项目总体目标与方案概述(4学时,课堂教学、实践);④项目系统实施计划及各关键点技术方案及接口定义(3学时,课堂教学、实践)。

(2)M2M公网通讯设备的软硬件设计(50学时,网络工程、通信工程方向)。

①M2M公网通讯设备基础理论技术要点介绍(12学时,课堂教学、实践);②GPRS通讯模块知识简要介绍(6学时,课堂教学、实践);③CDMA通讯模块知识简要介绍(10学时,课堂教学、实践);④AT指令集的讲解及实验(4学时,课堂教学,实践);⑤工业仪表网关与GPRS/CDMA模块间的通讯实验(8学时,课堂教学、实践);⑥工业仪表网关控制GPRS/CDMA模式实现UDP/TCP通讯实验(10学时,实践)。

(3)感知网接入M2M公网的软硬件技术(50学时,网络工程、通信工程方向)。

①感知网数据采集实验(16学时,课堂教学、实践);②感知网数据接入工业仪表网关的设计与实现(16学时,课堂教学、实践);③工业仪表网关实现感知网与公网间数据连通的设计与实现(28学时,课堂教学、实践)。

(4)WMMP高可扩展M2M协议的研究与应用(50学时,可选做)。

①WMMP协议设计简要介绍(4学时,课堂教学);②WMMP协议报文格式及通讯流程的介绍(12学时,课堂教学、实践);③WMMP协议中与服务器通讯流程实验(12学时,课堂教学、实践);④WMMP实现应用系统数据传输实验(10學时,课堂教学、实践);⑤工业仪表网关利用WMMP协议收发感知网应用数据设计与实现(12学时,实践)。

(5)总结及评估(12学时)。

①编写项目结题报告(8学时,实践,要求生成项目结题报告,包括文档及作品);②演示及点评作品(4学时,作品演示和老师点评结合)。

3 结语

上述两个方向的校企合作实训项目根据了不同的专业特点来设置,各个与物联网相关的专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的来进行选择。通过训练,学生可以掌握目前市场上企业所需要的物联网开发技术,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郑艳华,揭海,罗琼.地方高校“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与方向建设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3(35):255-256.

[2] 201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分析报告[R].91资讯,2014.

[3] 赵传信,王杨,陈付龙.物联网专业实践课程建设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

[4] 李金泉,尤小梅,赵满平.以“CDIO”理念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4(12).

[5] 张华.探究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3):41.

[6] 马何,英昊,姜绍君,等.物联网感知层课程建设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36):186.

猜你喜欢

实训教学物联网校企合作
高职商品学课程实训教学探讨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