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村庄规划法治建设问题的思考

2015-10-21王洪运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村庄规划改革建设

王洪运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政策也在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有助于我国农村规划的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在推行该政策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村庄规划法治建设问题,该文就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解决类似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村庄规划 建设 改革

中图分类号:D922.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096-01

我国法治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发展越来越稳定,城市建设进程已经达到要求,农村建设成了当今社会必须考虑的问题。城乡同步建设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但是从目前来看,农村的规划建设并不乐观,其法治建设工作开展的并不理想。因此,怎样推动农村规划法治建设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以下就是关于该问题的一些思考。

1 我国村庄规划和建设的发展

1.1 村庄的产生

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原始村庄起源于人类农业的产生,由于农业的产生人们开始分工劳动,慢慢演变成了一些以劳动为主的固定生活地点,这就是村落的起源。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将农业作为主要生产方式。人类开始有血缘关系的意识,血缘关系密切的人类居住在固定的地方,他们选择地理位置优越,周围土质良好的地方居住,并且形成固有的村落。

1.2 城市产生及发展时期

人类的各种意识不断进步,生产发展也越来越十分迅速,人类不再以单一的农业为生产力,出现了手工业和畜牧的产生和发展。人类各取所需,出现了交易制度,商业也随之产生同时为了使交易有固定地点集市应运而生。为了适应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村落逐渐变化,出现了贸易集市,這就是最原始的城市。

1.3 村庄与城市共同发展

从我国发展的历史来看,城市发展始终处于优势。建国开始,城市发展是我国建设目标,国家大力发展城市而忽略农村建设,此时的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多,生产力低,发展极为缓慢。在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发展有了突破性进展,同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经济发展走上了正轨。此时社会发展速度迅猛,农村城市共同发展,一片繁荣。1993年,我国发布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使村庄规划进入新的阶段,法治建设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1.4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中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理念,城乡一体化明确了村庄发展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这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进步,推动了城市和农村的和谐发展,城市和农村在新时代的党和领导正确的引领下迈向文明健康的新社会。

2 我国村庄规划法治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村庄规划法治化建设的误区

村庄的规划法治化建设需要有正确的观念,由于村庄本就落后于城市,导致人们对村庄规划存在误区。第一个误区是不合实际的将规划的执行力夸张化,第二个误区是不合适实际的否定规划的法律执行力。这两个方面是两个极端误区,产生这两个误区的极大原因是村民的文化程度低,法律观念淡薄,人云亦云,为了防止误区的形成,加强宣传教育,正确认识村庄规划的法治建设。

2.2 村庄规划法治建设不受重视

尽管国家一再强调促进村庄规划法治建设问题,仍旧有大部分人对该问题不重视。主要是因为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许多地方政府实行几次就束之高阁,导致了村庄发展迟迟不能前进。村庄规划法治建设问题是不容易忽视的问题,一定要正确对待。

2.3 村庄规划不切实际的问题

村庄规划法治化建设需要与实际相结合,不同地区发展水平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比一些偏僻地区的农村生活水平高,这两个地区的规划就不能一视同仁,针对具体地区给出具体的规划方案。这就要求政府实地考察,从实际出发,贴近人民生活,属实上报情况,严禁出现假、大、空现象。

2.4 推行村庄规划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2.4.1 村庄规划发展执法力度不够

最近几年,城市发展速度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许多人不满足农村生活,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许多农村人进入城市工作,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留下没有劳动力的妇女儿童和老人,这严重阻碍农村规划发展进程。农村土地荒废,影响了国家农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同时大量农村人进入城市加剧了城市人口和交通阻塞问题。面对这一现实问题,当地政府也很无力,这需要国家出台政策来解决。除此之外,我国城市化发展加快,使许多农村发展为城市,人们对农村发展问题越来越不重视,出现城市农村发展失衡的现象。

2.4.2 村庄发展规划存在盲目问题

在城乡建设发展进行过程中,随着村庄规划发展的不断深入,村庄发展的各种问题越来越明显。根据城市农村建设统计报告显示,政府在村庄改革建设过程中,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财力。尽管投入了这么多精力,所得到的效果却没有预期那样令人满意,尤其在村庄规划方面,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方面: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导致农村发展方向性不清晰;缺乏长期发展坚持不懈的精神,造成发展阶段的连续性的中断,农村规划发展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期坚持,不能虎头蛇尾;农村规划缺乏全面考虑,导致发展缓慢,不能全面进步的局面;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导致城市规划跟不上社会的进步,使农村的改革失去意义。因此,不能正确指引农村规划法治建设方向,是造成村庄发展走入盲目的境地重要原因。

2.4.3 村庄约束力低的问题

为了推动农村规划法治建设,村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村庄建设需要根据国家法律合法建筑。但是大部分地区的村民法律意识不强,农村滥用土地以及违法建筑情况特别多。更加严重的是开荒问题,为了拓宽生产发展,许多农村开荒种地,严重违反法律制度。除了村民的法律意识不强以外,还存在土地制度本身不完善的问题。为了杜绝这一现象继续发展,政府必须加强监管力度,约束村名违规行为。

2.4.4 违规违纪行为处理问题

由于农村缺乏监管部门管理,许多违纪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普遍存在的就是违法建设,违法建设严重阻碍了农村的进步与发展。而当地村民意识不但这个问题,在他们眼中认为是很平常的事,根本谈不上违规行为。当地监管部门对该问题不够重视,即使发现问题,对问题处理也不严格,不能起到警示他人的作用,这样恶性循环,造成农村违规建设问题越来越多。同时农村突发事件不断增加,违规建设的质量不能保证,容易发生坍塌,火灾等安全事故。就目前状况来看,为了发展农村首先要提高村民意识,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触犯法律,那些行为阻碍发展。增强监督部门的管理力度,严抓农村违规违法行为,并且从严处理。除此之外,在个别偏僻地区村民不受管制,强行违规建筑,这就加剧了执法部门和村民之间的矛盾。

3 结语

新时代对农村建设有新要求,村庄规划法治建设是农村建设的主要方向。党和政府应该对农村发展加以重视,针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办法,投入时间和精力促进农村经济和建设的发展。尽管在发展过程中面对许多问题,但是农村规划法治建设是不可改变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玉行.浅谈农村改革发展[J].社会改革建设,2012(3).

[2] 吴江中,刘恩.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J].经济期刊,2011.

[3] 林信.中国农村的新发展[J].云南农村建设,2010(5).

[4] 刘军.浅议中国改革开放[J].改革时代,2010(6).

[5] 王旭宏.农村法治建设问题[J].村庄发展,2012(8).

[6] 张健.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进程[J].规划建设报,2011(6).

猜你喜欢

村庄规划改革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改革之路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革备忘
减量规划视角下衰落型村庄发展策略
改革创新(二)
基于微循环模式的村庄规划研究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村庄规划公众参与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