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西中岛石化区给水工程规划论证

2015-10-21于海泓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4期

于海泓

摘 要:针对大连西中岛石化区的产业特征,对石油化工类企业园区的用水量进行预测,分析给水资源为:西中岛石化区主要有市政水水源、再生水水源和海水淡化水水源3种类型。建议将长兴岛城市污水处理后的中水水源引入。市政水水源用于生活用水、消防水补水;再生水水源用于生产用水(主要为石化企业循环冷却水补水)、其他用水(包括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用水、道路广场用地用水、绿地用水)、洗车、厕所冲洗、稀释高浓度污水、砂滤反冲洗、活性炭反冲洗、生化消泡设施用水;海水淡化水水源用于生产用水。

关键词:石化园区 用水量预测 水源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9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98X(2015)05(b)-0053-01

西中岛石化区核心区用地位于西中岛北区,面积35.2平方公里,石化配套区4平方公里。西中岛远期及远景规划储备用地为西中岛南区,面积约22.90平方公里。

1 西中岛北部用水量预测

(1)生活用水量预测:单位用地指标法。

①石化区人员定额采用1500人/km2,人均生活用水定额为0.25m3/d·人②西中岛北部规划面积占地49.4km2,石化规划区内人员数为4940×15=74100人,生活用水量为74100×0.25 m3/d·人=1.85万m3/d。

(2)生产用水量预测:根据规划企业实际用水量法预测。

规划企业的生产用水量通过调研计算为37.49万m3/d。

(3)其它用水量预测:其它用水量包括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用水量、道路广场用地用水量、绿地用水量,其它用水量约为3.0万m3/d。

(4)结论:综上预测,西中岛石化区北区总用水量约42.34万 m3/d。

2 西中岛南部用水量预测

(1)生活用水量预测:单位用地指标法。

①石化区人员定额采用1500人/km2,人均生活用水定额为0.25m3/d·人

②西中岛南部规划面积占地22.9km2,石化规划区内人员数为2290×15=34350人,生活用水量为34350×0.25 m3/d·人=0.86万m3/d

(2)生产用水量预测:根据规划企业实际用水量法预测,石化区的用水都满足国家相关的节水要求。

规划企业的生产用水量:

60万吨/年MTO项目:合计2.484万m3/d;石化项目:合计16.2万m3/d,总计18.684万m3/d。

(3)其他用水量预测:其它用水量包括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用水量、道路广场用地用水量、绿地用水量,其他用水量约为1.37万m3/d。

(4)结论:西中岛南部总用水量约20.9万m3/d。

3 水源规划

3.1 规划区水源分配

西中岛石化区主要有市政水水源、再生水水源和海水淡化水水源3种类型。建议将长兴岛城市污水处理后的中水水源引入。

市政水水源用于生活用水、消防水补水;再生水水源用于生产用水(主要为石化企业循环冷却水补水)、其他用水、洗车、厕所冲洗、稀释高浓度污水、砂滤反冲洗、活性炭反冲洗、生化消泡设施用水;海水淡化水水源用于生产用水。

3.2 水源规划

3.2.1 市政水水源

根据给水总体规划,西中岛石化区市政水由交流岛净水厂及自来水管网统一供水。西中岛石化区北区生活用水规划用水量按1.85万m3/d考虑,南区生活用水规划用水量(远期)按0.85万m3/d考虑,在建的交流岛市政水规划可以满足本石化园区的生活用水需求。

3.2.2 再生水水源

再生水来自西中岛石化区污水处理厂。石化区北区(近期)水处理厂供再生水能力为9.00万m3/d;南区(远期)水处理厂供再生水能力为4.93万m3/d。凤鸣岛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在满足凤鸣岛区域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如有余量全部调往西中岛石化区使用。

3.2.3 海水淡化水水源

根据西中岛水源情况分析,岛内淡水资源有限,市政水供应能力无法满足生产用水需求,而再生水供应受污水量的限制,因此海水淡化水成为解决缺水问题的唯一选择。

根据生产用水量预测,并合理考虑再生水由于事故中断后的补水需求量,西中岛石化区北区海水淡化厂总规模为35万m3/d,南区海水淡化厂总规模为20万m3/d。

4 給水水质和水压规划

本规划中市政水水质需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再生水用于循环冷却水补水时,水质需满足《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的要求。海水淡化主要用于发电厂锅炉和循环冷却水补水,锅炉补水水质需满足《工业锅炉水质》GB/T1576-2008的要求,生产水质需满足《石油化工给水排水水质标准》SH3099-2000(2009版)的要求。对水质有特殊要求的单位可由用水单位自行处理。

本规划中市政水、再生水和海水淡化水给水最不利点水压应≥0.2MPa。市政水由于石化园区距净水厂较远,水压可能达不到要求。为此,规划中考虑在西中岛石化区南区和北区各建设给水增压站1座,对市政水压力不能满足的区域实行增压供水。

5 给水管网规划

本规划西中岛石化区及周边地区市政水采用压力配水的方式。引自交流岛净水厂的岛内输配水干线管径为2XDN600,石化园区及周边地区给水管网采用环状管网布置方式,以提高石化园区及周边地区供水的安全性。

西中岛石化区南区和北区分别设置再生水管网,主要供给相应企业使用。

西中岛石化区设海水淡化厂2座,南北区各一座。根据发电厂、循环水场和用水工艺装置的分布,在石化园区布置海水淡化水供水管线,管径在DN300~DN2000之间。

6 供水安全性

考虑到生产用水的供水安全性,在海水淡化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备用等问题,供水时采用环网供水。园区内各座海水淡化厂通过管网连通互为备用。另外各石化企业内部根据情况设置安全水池或安全水罐,储水容积满足8h正常生产用水量,以确保生产装置的供水安全。

7 应急备用水源

区内世耀水库(日供水量6万方)和区外瓦房店东风水库(日供水量15万方)等可通过已建成的供水管网作为应急备用水源。

8 结语

通过对园区生活、生产及其他用水量的预测,石化园区总用水量为63.24万m3/d,根据西中岛水源情况分析,岛内淡水资源有限,市政水供应能力无法满足生产用水需求,而再生水供应受污水量的限制,因此海水淡化水成为解决缺水问题的唯一选择。

参考文献

[1] 郑小明.给水管网运行面临的新挑战[J].给水排水,2014(11):1-3.

[2]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Z].

[3]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