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创作与配音

2015-10-21申妍

2015年30期

申妍

摘 要:电视专题片是报道类纪实型的节目,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常用的一种节目形态。解说词作为电视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媒体和观众进行交流的重要载体。解说词的创作和配音不单是一种文体的表达,需掌握一定的技巧。本文就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专题片解说词的创作和配音技巧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并说明了在专题片解说词创作和配音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求提高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创作和配音的质量。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创作配音

一、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作用

1、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引申作用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引申作用是指解说词能够展现画面以外的深层意义,能够透过电视画面激发观众更为深层的思考和感悟。例如专题片《透亮的世界》中正是用一组组社会实践课的镜头讲述了盲人儿童们正在学习使用盲杖独立行走的同时引申出:盲人儿童的将来比身体健康的孩子要艰难,他们必须要学会更加坚强、独立地去面对这个世界给他们带来的未知挑战;另外,也激发出观众对于盲人儿童的关爱。其引申作用赋予专题片更为深长的意义。

2、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升华作用

电视专题片中,画面往往引发的是人们的形象思维,而解说词能够激发人们的抽象思维。例如专题片《沙之魅》的画面是以金色的沙滩,一波又一波的海浪,和渐拉渐远的海滩而结尾。其解说词做到了把人与自然很好的结合到一起,使单纯景观的画面升华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我们美好家园的热爱。

二、如何更好完成专题片解说词的创作

1、对采访对象的详实了解、深入体验是前提

当今一些记者混淆了自己工作的职责,单纯的充当着“移动摄像机”和“编者”的作用。在拍摄的过程中,只关注拍摄画面的质量而忽视画面背后的意义;在解说词的创作过程中,只是把网络上已经报道过的视频或文章进行简单的摘录和拼凑,完全忽略事件的真实性和解说词的创新性。这样写出的解说词难以感动观众,甚至难以使记者自己信服。在解说词的创作过程中要避免纸上谈兵的做法,应在采访前对采访对象进行详实的了解,确保事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另外,需深入事件发生的情境,身临其境的体验才能写出走进观众内心的解說词。

2、融入真挚情感、表达真诚的内心世界是关键

在对采访对象有了详实的了解的基础上,还需要投入真诚的态度和真挚的情感才能创作出打动观众的解说词。在采访的过程中,如果记者不真诚的对待采访对象,则难以打开采访对象的内心,很难搜集到全面,准确的信息;在解说词的创作过程中,如果不融入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则难以带动观众的感情,难以写出动容观众的言语。记者只有用心的去体验镜头画面的内容,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解说词。

3、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艺术修养是根本

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修养是解说词创作的基本工具。当今很多专题片解说词大多是由枯燥的文字和数据组成,缺少语法上的修辞和遣词造句,这样的解说词死板、简单、公式化,既不能打动观众,也难以进行专题片的推广。高质量的解说词应该做到与电视画面完美的结合,它未必需要很华丽的语言,亦或诸多的修辞、诗句、成语,而是能够深刻的描绘画面的内容,清晰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调动观众的热情,激发人们的思考。而只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修养才能在创作解说词的过程中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述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以此增加专题片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三、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配音技巧

1、需在配音前充分熟悉并理解解说词

在配音之前需要对作品的人物背景、创作背景以及播出的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作品的人物背景是指所涉及人物的生平、性格、爱好以及所处的时代等,了解人物的背景能够有助于配音过程中感情和语气的调动;创作背景是指作品创作所处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充分掌握这些内容,有助于深入了解专题片的主题思想和深层意义,以此把握配音的语气;播出背景是指专题片播出所处的社会背景,一样的专题片在不同的时期播出所起到的作用和预期达到的效果也不同。所以在配音之前应该对作品的播出背景有足够的了解,以此掌握作品播出的意义,调整好配音的情感和语气。另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写作风格都不相同,解说者在配音之前需要对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写作风格进行充分的了解。把握好作品的艺术特色才能确定解说的基调。解说词的写作风格是指文章叙述的方式,其写作风格直接影响着解说者的解说风格,只有解说者和解说词的风格协调一致,才能做到画声合一。

2、需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

在对解说词具备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解说者还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在电视专题片中,解说者不仅仅是对画面内容的讲述,也向观众传递一种精神,所以解说员的精神状态是否积极、饱满、乐观能够直接感染观众。在解说的过程中,解说员需注意“传情”。只有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使自己的思维和情感活跃起来,才能达到更高的配音效果,调动观众的情感,创造高质量的配音作品。

3、需具备较强的配音基本功和丰富的阅历

电视专题片的配音就是把文字形式的解说词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所以解说者的配音基本功直接决定着配音的质量。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的应变能力以及对于语言表达样式的掌握程度等,都影响着专题片的呈现。所以解说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加强配音基本功底。另外,电视专题片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所以要求解说者需具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应对古今中外的天文地理、人文风情等有一定的了解。只有不断丰富对各个领域的知识,才能在配音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创作和配音应注意的问题

1、尽量用画面表现专题片中需要表现的信息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与电视画面应该是有机结合的整体,电视画面自身就具有叙事的作用,所以解说词应该是辅助画面,发挥电视画面所不具有的功能。在创作解说词时应注意不要一味的使用解说词,否则会迫使画面失去其叙事作用,从而忽略了电视的自身优势。

2、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不仅仅是画面的简单说明和解释

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和电视画面是协调一致的,二者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解说词是对画面所呈现信息的概括、引申、扩充和升华,而不是简单的看图说话。另外,解说词并不是将简单的几个画面进行相加,而是将无序的画面有机联系在一起,根据电视专题片的需要呈现画面以外的深层意义,使观众能够轻松理解其含义。

3、不要片面的追求解说词的表面形式

解说词是电视语言构成因素中的一种,起到辅助和点睛的作用。它不要求像一般文章需具备严密的逻辑、优美的文字,一些很成功的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是不连贯的,甚至思维是跳跃的,但是其与画面的相辅相成是完美的。

五、结语

高质量的电视专题片离不开解说词和配音的作用,其不仅能够为观众呈现真实生动的信息,自身还能得到宣传,能够为社会和自身创造更大的影响力。因此,应熟知解说词的作用并在专题片解说词的创作和配音中应该掌握一定的技巧,以此增加专题片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王劲松.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J].记者摇篮,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