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发行支付结算调研报告

2015-10-21龙吟

2015年30期
关键词:网银农发行金山

龙吟

摘 要:支付结算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之一,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在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中不仅要积极扩大业务范围,还应在支付结算手段和服务水平上有所创新和提高。本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在了解各银行支付结算工具的使用程度上,分析了农发行在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方面的局限,提出农发行提高支付结算服务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农发行;支付结算

一、调研意义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中间业务收入已逐步成为各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也成为银行间业务竞争的热点和焦点。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相对于商业银行可提供的中间业务类型较少,因而研究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的发展是农发行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拓展业务,实现传统存贷款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协调发展的渠道。探讨农发行支付结算业务的新突破对于步入改革局面的农发行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效率有重要意义。

二、农发行支付结算发展历程

农发行的支付结算业务一直稳步发展。支付系统方面,2005年综合业务会计应用系统上线,实现了系统内资金汇划的实时处理,全行业务数据大集中,规范了会计核算流程;2007年综合业务系统实现与CM2006信贷管理系统对接;2008年和2009年启动了综合业务系统一、二期改造项目,完成了支票圈存、支付密码、密押汇划等一些新业务的开发,优化完善了柜员制业务处理。为积极配合和支持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全面推广以及打通我行跨行支付业务的快速汇划通道,农发行综合业务系统全面实现了与大、小额支付系统的直联对接;2007年农发行另外还应用了电子验印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2008年完成了银行本票、华东三省一市银行汇票系统的上线运行,同时完成了人民银行国库信息处理系统、支付结算综合业务系统、南通同城支付系统与农发行综合业务系统的接口工作;2009年,农发行正式启动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设工作,2009年6月农发行开始全面推广综合柜员制,真正体现了服务客户的经营理念;2015年农发行完成与人民银行二代支付系统的对接,全面实现总行“一点接入,一点清算”的资金清算运行模式。

支付工具方面,2007年农发行与工商银行合作联合发行的“牡丹金山卡”,借助工商银行的信用卡和网银平台为农发行客户提供离柜结算服务,丰富了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手段。但是由于缺乏独立的网银平台,目前农发行的支付结算工具以支票和汇兑方式为主。

三、调研情况说明

(一)问卷调查情况

问卷通过网络方式发放、收回,共收回有效问卷67份。问卷的发放采用指定调查对象的方式发放,被调查人员均为银行机构工作人员,对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比较了解。问卷发放的渠道是网络发放,样本群体遍及北京、成都、西安、贵阳、六盘水等多个城市,调研数据样本面广,调研结果的可靠性较强。

(二)调查局限

1.由于问卷发放采用定向发放的方式,本次调研所调查的政策性银行员工仅为农业发展银行员工。

2.由于问卷发放方式主要通过同业之间的熟人传递,调查时间较紧,最终采集样本容量较小。

3.本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仅针对单个因素进行了论述,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多因素交叉分析。

(三)其它说明

1.由于农发行目前客户均为企业类客户,故问卷对于网银业务的选择情况调查问卷中仅限于了解企业/公司类客户的使用情况。

2.部分所调查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问卷设置了关联选项题目。

3.由于题目设置有多选题,故存在选项比例之和大于100%的情况。

四、调研结果分析

(一)调查结果说明

首先,对被调查的银行工作人员按所在银行性质进行分类,政策性银行(仅调查了农业发展银行员工)工作人员有14人,占调查人数的20.9%;国有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25人,占调查人数的37.31%;其他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18人,占调查人数的26.87%;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工作人员10人,占调查人数的14.93%。

受调查人员中,直接参与支付结算业务工作的有21人,占受调查人员的31.34%;没有直接参与支付结算业务工作的有46人,占受调查人员的68.66%。

第3题至第4题将支付结算工具按照票据类结算工具和非票据结算工具进行分类后,对被调查人员所在的银行(网点)办理的各类结算工具情况作调查了解。在支付结算业务办理过程中,客户所使用的票据类结算工具使用情况是:支票的使用情况为86.57%的银行(网点)经常办理;本票的使用情况为22.39%的银行(网点)经常办理;汇票的使用情况为50.75%的银行(网点)经常办理。客户所使用的非票据类结算工具使用情况是:汇兑的使用情况为73.13%的银行(网点)经常办理;委托收款的使用情况为40.30%的银行(网点)经常办理;信用卡的使用情况为44.78%的銀行(网点)经常办理;信用卡的使用情况为19.40%的银行(网点)经常办理。

第5题调查了企业客户对网上银行这种支付手段的接受程度。调查情况显示,表示很难接受的为2人,且2人均为政策性银行员工,占受调查人数的2.99%;表示接受度一般的为36人,占受调查人数的53.73%;表示非常乐于接受的为23人,占受调查人数的34.33%;表示不太清楚企业对该支付手段接受程度的为6人,占受调查人数的8.96%。

对于使用网上银行的支付结算手段“很难接受”的2人做了进一步调查,其中1人表示难以接受的原因是不会操作或觉得操作不方便,另一人则是担心网络支付的安全性和其它原因。

第7题对于公司/企业客户使用网上银行进行支付结算的频率的调查情况是:选择几乎没有的6人,占受调查人员的8.96%;选择很少使用的12人,占受调查人员的17.91%;选择比较频繁的6人,占受调查人员的59.7%;选择不太清楚的9人,占受调查人员的13.43%。

问卷第8题对银行工作人员对“牡丹金山卡”的了解情况作了调查,结果显示:从未听说的有45人,占受调查人员的67.16%;仅仅听说,但未办理使用的有17人,占受调查人员的25.37%;本人或认识的人持有“牡丹金山卡”的有5人,占受调查人员的7.46%。

第9题进一步对牡丹金山卡的知晓程度为“仅仅听说,但未办理使用”和“本人或认识的人持有牡丹金山卡”两种情况的22人做调查,以了解其对“牡丹金三卡”功能用途的知晓程度,结果显示:对于“牡丹金山卡”功能用途表示完全不知道的有11人,占受调查人员的50%;对于“牡丹金山卡”功能用途表示了解一些的有10人,占受调查人员的45.45%;对于“牡丹金山卡”功能用途表示比较熟悉的有1人,占受调查人员的4.55%。

(二)调研结论

1.调研结果显示,支票的使用情况为86.57%的银行(网点)经常办理;汇兑的使用情况为73.13%的银行(网点)经常办理。说明支票、汇兑等传统结算工具仍然是农发行和其它商业银行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主要手段。

2.调研结果显示,对于企业客户对网上银行这种支付手段的接受程度的调查情况显示,表示接受度一般和表示非常乐于接受的分别为53.73%和34.33%;表示很难接受的仅有2人,且受调查者均为农发行员工。调研结果说明企业类客户对于网上结算的方式普遍是比较接受的,但是农发行的客户群体对这种支付方式有所顾虑。

3.调研结果显示,从未听说过“牡丹金山卡”的受调查人员,占到67.16%;仅仅听说“牡丹金山卡”,但未办理使用的占25.37%;本人或认识的人持有“牡丹金山卡”的占7.46%。且67名受调查者中听说或持有“牡丹金山卡”的22人中,对于“牡丹金山卡”功能用途表示完全不知道的有11人,比较熟悉该卡功能用途的仅有1人,其他10人表示了解一点。说明虽然我行与工行在07年就联合推出“牡丹金山卡”这种方便的结算工具,但是由于推广不够,即使在银行同业从业人员之中知晓此卡的人也很少,甚至农发行员工对该卡的使用和了解程度也非常低。

五、农发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建议

(一)完善现有支付结算方式

1.优化支付结算系统

支票、银行承兑汇票、汇兑等结算工具较为便利快捷,较多客户使用,但我行的系统很多,业务处理程序设计复杂,办理一项汇划业务,要在内外网之间、不同系统之间切换,工作效率较低。为提高柜面服务效率,应对现有结算支付程序系统和流程进行整合优化,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2.加大对“牡丹金山卡”的宣传

“牡丹金山卡”是我行与工商银行联合推出的新型结算工具。包括商务卡和个人卡,涵盖了银联、威士和万事达卡三种品牌,既有双币贷记卡,也有单币准贷记卡。其中,商务卡可用于农发行及农资企业办公物品采购、会议费、团体差旅费的支付等;个人卡可用于农发行及农资企业向其员工发放工资、奖金,预先支付员工的差旅费、培训费、医疗、保险等费用。我行应动员本行员工对“牡丹金山卡”的使用方法和功能作用進行全面详细的了解,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向客户宣传其便利性,推荐客户使用。

3.推广网银支付结算方式

我行在网银业务方面的业务量有限,一方面是由于本行的业务人员本身对网上银行的操作不是很熟悉,在客户提出网银业务办理和操作需求时不能提供有效的操作指导。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行没有自已的网络平台,网银业务基于工商银行的网银平台,在企业开办网银业务和进行操作时需要到工商银行网点办理或咨询,部分客户对这种形式的网银支付觉得比较麻烦,对我行的网银支付方式有所误解。我行已经与工行有合作基础,而且独立开发网银支付平台的成本巨大,故我行在电子银行这种支付方式上应继续与工行合作,防止现有客户群体的流失。首先,要加强对本行员工的网银业务办理的操作培训,进而积极向客户推广,指导客户使用。特别是可以向客户推荐网银与“牡丹金山卡”配套使用,如果能指导客户熟练掌握网银支付、发工资等操作,让客户熟悉网银操作的便利性,就能防止一部分企业存款的流失。

4.探索与商业银行的更多合作方式

我行可以选择与一些商业银行合作,利用商业银行提供服务多样化的优势为我行客户提供更多支付结算服务,实现银行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利共赢。如我行营业网点大都设立在县域且只有1个营业网点,支农作用受网点限制,不利于为乡镇客户提供便利的支付服务,可以利用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或农村商业银行的村镇网点较多、农户客户存量较大的优势,通过合作为购销企业和农户办理结算银行卡的方式,真正方便农民农户。

(二)发展其它支付工具和渠道

随着我行国际业务的开办,更多的国际结算常用结算工具也亟需开办,我行应适时推广信用证、保函等支付结算工具。为了适应我行业务范围的扩展、业务量的增加,我行也应适时增加ATM机、POS机等离柜支付渠道。

(三)防范支付结算业务风险

提高支付结算业务的效率和质量,要通过提高业务人员素质,完善内控机制等方式规避业务办理中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

首先,要加强队伍建设,要实行会计人员准入退出机制,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政治学习,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法制观念,并做好员工思想行为排查工作,把好重要岗位的用人关。二是运用科学技术防范资金支付风险,运用电子票据鉴别仪等科学仪器提高银行的验票技术,并加大推广支付密码器等科技产品在银行结算工作中的应用力度,用支付密码为企业的支付结算提供进一步保障。三是结合业务发展和结算工具的创新,及时完善内部控制度,加强事后稽核及会计检查。(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六枝特区支行会计结算部)

参考文献:

[1] 《对中国支付体系的几点认识》,许罗德,中国金融.2004年第12期;

[2] 《基于信息通许技术应用的农村小额支付结算服务创新研究——以农行重庆分行、山西分行为例》,薛丹琦,吴本建,赵永华,农村金融研究.2012年5月;

[3] 《农业政策性银行支付结算手段现状与思考》,孟丽红,金融经济;

[4] 《浅谈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及防范》,何丽琼,经济视角.2009年第5期;

[5] 《银行支付结算工具的选择与风险规避》,罗巍,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9期;

[6]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刘德银.2012年11月。

猜你喜欢

网银农发行金山
农发行10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夏粮收购
企业网银支付结算方式的内部控制
雪域高原铸忠诚 开创党建新局面——农发行青海分行
抢险当金山
农发行珲春市支行开展学习“最美农发行人”活动
翠挂金山
抚松农发行开展贷后管理年活动
第三方密码网银支付预收电费探讨
超级网银
211246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myasthenic crisis after thymectomy—a multivariate analysis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