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谈顾颉刚的孟姜女研究

2015-10-21常雅慧

2015年30期
关键词:顾颉刚方法

常雅慧

摘 要:顾颉刚在民间文学的研究中的贡献是巨大的,最重要、首屈一指的还是他的孟姜女的研究。不仅对新学科的诞生具有开创性意义,研究中运用的历史演进的方法法、“中西合璧”的研究法等成为后来学者研究方法的典范。

关键词:孟姜女研究;顾颉刚;方法

顾颉刚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和历史地理学的开拓者,是我国民俗学早期拓荒者之一。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领域的主要贡献在于民间文学的研究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两个方面。

一、顾颉刚的孟姜女研究

顾颉刚在民间文学方面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是孟姜女故事研究、吴歌研究、神话等那三个方面。钟敬文先生曾在文章中写道:“顾先生在我们近代民间文艺学上的重要贡献中最首屈一指的,还是他那著名的孟姜女故事的研究。”[1]

孟姜女故事的研究是顾颉刚先生研究古史的副产品,他曾说“我原来单想用了民俗学的材料去印证古史,并不希望即向这一方面着手研究”[2],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最主要有两篇文章。一是作于1924年,与同年11月发表于《歌谣周刊》第69号的《孟姜女故事的转变》。这篇文章是纯纵向的材料的排列,梳理出孟姜女故事的最早见于《左传》、《檀弓》,其次是《孟子》中的记载,哀哭成了国俗反映了战国当时音乐界的风气(山东)。西汉后期故事中心从悲歌转向了崩城刘向《说苑》中均有记载。三国时期曹植《黄初六年令》,她哭崩了梁山(山西陕西湖北),可见那时候已经有了孟姜女哭崩梁山的传说。东汉末,蔡邕的《琴操》有《杞梁妻叹》一曲,第一次有歌词的记载。后来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哭崩的城时山东莒县。《同贤记》中记载了比较以前的传说,道出杞梁改名为良,妻子姓孟名仲姿,他是因为避役被打死筑在长城内,杞梁妻滴血认夫。《文选集注》和《同贤记》里记叙差不多,只是孟姿居住在近长城。敦煌石室中的藏书中记载犯梁,其妻为孟姜女,记载有一首近似于《捣衣练》的曲子,故事情節也有了送寒衣。唐末周朴《塞上行》,沿用民众传说。明代的中叶至末叶,这也是时期全国都兴起给孟姜女修庙,孟姜女不但哭崩长城,还有了拾取杞梁尸骨的传说。此文一出,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响和热烈讨论,一时间成为了众多学者共同的课题,大家踊跃搜集材料包括典籍、唱本、宝卷、碑刻等等。顾颉刚后来将这些与学者的通信和资料汇编为《孟姜女专号》先后再《歌谣周刊》上发表,可见当时人们积极主动、相互启迪、不断推进的学术研究情状。

二是作于1926年,原为《古史辨》自序后因篇幅太长而单独成篇的《孟姜女故事研究》。此文是顾颉刚将两年来搜集的文献材料与民间搜集得到的宝卷、传说故事等资料,按照历史和地理两个系统整理分析,作为研究古史的方法的一个旁证。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材料上对《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作了一定的补充,第二部分是“地域系统”,对从山东到江苏共八片区域内有关孟姜女的传说做了交代,第三部分是“研究的结论”。在这篇文章中“历史演进法”与“地域传播”紧密结合,得出传说故事的演变与当地风俗、文化中心的变迁、时势等相关。

二、顾颉刚研究孟姜女的方法

(一)历史演进的方法

在《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和《孟姜女故事研究》两篇文章中古顾颉刚用历史演进的方法研究传说的演变过程,以民俗学的材料印证古史,取得成功的例子。第一篇文章穷尽了孟姜女故事从春秋到宋代的材料,但顾颉刚先生“剥丝抽茧”梳理出了孟姜女故事演变的亲清晰的线索和原因;在第二篇文章中又引入了历史和地理纵横两个系统,第一部分历史系统中详细比对分析了春秋至民国,孟姜女故事的变化。第二部分地理系统中,按照时间顺序,对孟姜女故事从山东到江苏的流传地域中的相关材料进行了交代。可以看出顾颉刚对传说地域系统的关注,可以说是对历史演进法的丰富与发展。当然在梳理传说演变的时候,他并没有停留在材料的表面,而是注意研究每次演变的因素,关注演变的实质性原因,梳理演变的轨迹。

(二)“中西合璧”的研究方法

顾颉刚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从小就接受了传统汉学的熏陶,后来又接受了新式的教育。十九世纪末,进化论等一批西方理论进入中国,引起大批学者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变化。就顾颉刚而言形成了“中西合璧”研究方法,他将传统的考据学结合与西方的理论结合起来。

从《孟姜女故事的转变》来看,所涉及的文献多达18种,要从繁琐的历史文献中挖掘有与孟姜女有关材料,再把这些材料按照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总结出孟姜女故事转变的因素和规律。顾颉刚此时自觉运用考据学方法又结合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指导,为后来中国民间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三)重视集体的力量

孟姜女的研究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不是仅靠顾颉刚的一人,而是众多学者的共同协作的结果。在《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一文发表后,大量的学者参与讨论,搜集了大量来自民间的资料,在法国留学的刘复从图书馆抄录了敦煌卷中关于孟姜女的唐宋小唱千里迢迢寄给顾颉刚,可见当时孟姜女的研究已然成为了一场学者共同参与、相互启发的集体性课题。促使传说故事等原来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文学进入了众多学者的研究范畴,促成了民间文学这门学科的诞生。(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孟姜女故事论文集·序》[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

[2] 王煦华.顾颉刚选集·古史辨第一册自序[C].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3] 洪长泰,董晓萍.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顾颉刚方法
新发现三则顾颉刚佚文考略
学习方法
是我的运气不好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冯友兰的沉默
沉默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