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

2015-10-21李佳颖

2015年30期
关键词:廉政腐败权力

李佳颖

摘 要:廉政理论是党的执政理论的重要内容,加强反腐倡廉思想理论建设不仅在理论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实践工作中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反腐倡廉思想理论基础,在实践经验中推进理论创新,提出当前和今后的理论建设方向,为防范和治理高校腐败、提高廉政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指导原则。

关键词:高校反腐倡廉理论建设发展

高校是国民教育机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高校的廉政建设尤为重要。而在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现实与廉政的思想理论出现了严重脱节。思想理论是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能否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高校腐败、提高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整体工作水平和实际成效。在高校反腐倡廉建设中,只有不断地丰富和挖掘理论的深刻内涵,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进行高校反腐倡廉的实践工作。

一、反腐倡廉理论建设的理论基础

1、权力基础。腐败的实质是权力的异化,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理论建设的目标是规范权力的正确运用,如何分配、运行、平衡绝对的权力,是反腐倡廉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的权力虽然依照契约转让给了政府,但政府在服务过程中所运用的权力仍然属于全体人民所有,人民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监督政府的行为,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建立一定的监督机制来对政府的各种越轨行为进行控制和补救。从发展上看,我们必须从“以权力制约权力”向“以社会制约权力”的转变。“以社会制约权力”是一种高级形态的权力制约方式,这种模式对反腐体制的冲击主要是政治管理和统治由单纯的政治组织一元化行为转化为政府、公众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为公民和社会参与反腐败斗争提供一个程序性的途径。它既体现了“主权在民”这一民主核心内容,增强了人民反腐败的信心和决心,又可以综合各种不同的制约力量在相应的环节发挥各自的作用,最终形成一个制约的合力,有效遏制腐败的滋长。

2、制度基础。腐败和任何社会现象一样,其传染性和转移性促成腐败由量变向质变、由个人向社会其他主体扩散。要防止这种变化就要设定严格的廉政制度,落实规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遵守廉洁从政的各项制度。在廉政建设的法规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内,人人依法行事,包括“权力人”在内的公民要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从而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近年来,我们国家一些重要的法规制度不断出台,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以及一系列的配套规定和办法。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使得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逐渐健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体现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在全国形成共识、目标、重心、方法和内容等方面发生了重要转变。

3、文化基础。现阶段,廉洁文化建设日益成为了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廉政文化是具有潜在的熏陶、引导、渗透、影响的作用,是养成不容腐败的社会环境的支持力量。当它与廉政制度在价值取向上相一致的时候,就能够保证廉政制度的自觉遵守和执行;而当廉政制度超越廉政文化的发展阶段时,廉政文化对制度的执行具有相应的反作用。在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蕴涵了丰富的廉政文化,历史上产生了大量的廉政理论,涌现了许多清官廉吏。在新形势下,尽管人们对廉政文化的内涵认识还不尽相同,但是以廉政文化来推动廉政建设,并以此來拓宽廉政问题的研究无疑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4、道德基础。道德起着主动性的作用,其外在表现形式是行使权力者的自律。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的途径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加强道德修养教化。要想保持思想上的先进,关键在于用与时俱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进行积极的自我廉洁教育,使全体党员从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堤防,由不敢腐败、不能腐败、不必腐败的他律规定向更高层次的“不愿腐败”的自律意识转变。提倡道德教育,给予人性上的去恶存善之净化才是行政监察的根本良方和治本之途。只有在全社会养成廉洁为荣、腐败为耻,拒绝腐败、谴责腐败的道德环境,腐败者付出的“道德成本”才会大大增加。

二、高校反腐倡廉理论建设的发展方向

新时期,要解决好高校反腐倡廉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的眼光加强制度建设,以创新思维寻求既治标又治本的办法,注重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高校要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一是高校领导干部要提高治理学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从严管理。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精神,加强对领导班子和中层骨干的教育和监管,促进领导干部严以律己、严以用权、廉洁从政。要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建设责任体系,积极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倡导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优良作风,以良好作风推动各项反腐倡廉任务的落实。要切实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健全机构,完善机制,不断提高依法依纪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加大对高校的重要部门、重点区域进行监管。要进一步加强围绕招生、采购、财务、基建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监管,要遴选信念坚定、组织信任、师生拥护的好同志、好干部担任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注重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行为。近年来,高校开展的招生阳光工程、治理乱收费等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应该进一步完善机制,使高校行政透明化、规范化,同时引入监督环节,尤其应该欢迎人民群众的监督。

三是大力推行校务公开,推进“阳光”行政,确保权力规范透明运行。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民主参与的积极性。采取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等方式,让师生员工及时了解学校发展进程中的各类工作情况。对于学校和本单位、本部门的重大事项,特别是在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推行之前,应采取代表座谈、意见征集、内容咨询等形式,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提高师生员工参与学校改革和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坚持校领导接待师生制度、学校工作情况通报会和校领导联系院、系工作等制度。

四是严肃查办案件,依纪依法惩治腐败。高校党委和纪检监察机构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坚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原则,杜绝高校腐败。同时,各级当组织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思想上把反腐倡廉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拒绝其它一切不良思想。

五是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要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以及大学生的廉洁教育,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塑造高校德、才兼备的人才基地形象。学校可按照有关要求,定期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月”、“廉政教育活动月”等活动,通过举办廉洁书画比赛、廉洁辩论比赛、廉洁演讲比赛等形式,使高雅的廉洁文化沁润校园。高校各基层级党组织以及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发挥正确引导学生思想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点加强廉洁主题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廉洁价值观念。

六是要进一步加强廉政理论研究。要充分发挥高校理论研究力的优势,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反腐倡廉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科学细致的理论研究。高校应充分发挥固有的人才优势,并加强对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引导高校的智力资源不断为党的廉政建设做出新的尝试和贡献。(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 反腐倡廉教育读本[M].广东:中共广东省纪委宣传教育室编,2010.

[2] 庄德水.廉政政策的理论基础:涵义、形态与功能.[J].《求实》,2008年

[3] 夏京宁.与时俱进从严治党开拓高校党总支工作的新局面.[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

[4] 张磊.新中国成立后选举制度的发展.[J].《学理论》,2010年。

猜你喜欢

廉政腐败权力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廉政之歌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权力的网络
种好“责任田” 不越廉政线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