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

2015-10-21李悦

2015年30期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制造业资源

李悦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中国制造”成为最重要的世界经济现象之一。在发展的同时,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环境的过度污染,严重的破坏了自然环境,使得企业急剧增加治理污染的投入,進而提高了产品的成本,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制造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十分必要。

关键词: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环境;资源

一、引言

传统制造业利用大规模生产模式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同时也使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加速了资源的稀缺速度。环境问题由地区性问题上升为全国性问题,臭氧层空洞,灾害性天气频繁,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总是困扰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美丽中国”在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后,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词,也成为人们热议的十八大亮点之一。“美丽中国”体现着自然美、生态美、环境美的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提升到治国理念的高度[1]。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区别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供应链管理包括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绿色回收等环节,是在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基础上逐渐发展的,是对传统供应链管理的丰富和发展,是重视环境因素的管理方法[2]。二者的比较,如表1-1所示:

表1-1 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比较

比较因素传统供应链绿色供应链

产生原因生产的不确定性、供应采购过程的信息不对称、各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政府的管理、公众意识的提高、绿色消费的兴起

追求的目标经济利益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

构成要素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零售商、顾客等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零售商、顾客、规制、文化、价值观、环境等

过程不同忽略回收和再利用环节面向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设计到再一次循环都考虑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

适应的生产模式批量生产,柔性制造,订单型生产全过程环境管理,清洁生产,绿色制造

管理基础强调最优配置即效率最大化、系统理论增加可持续发展、共生理论等

合作伙伴选择增加产品价值,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企业效率的在企业效率的基础上,考虑合作伙伴的绿色意识,注重绿色供应链

三、我国制造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输入端选择不明确

在材料采购方面,一些企业往往注重的是价格问题,考虑到只要价格足够的优惠,企业的采购成本足够低,就已经做到了绿色采购,而忽略了环境这个真正绿色的要素。制造业是资源消耗很大的产业,材料中大量用到化学物品或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等。有害材料的采购和处理不恰当是采购环节发生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之一。

(二)制造环节资源利用不充分

产品设计环节缺乏远见性。在现有设计的环节中,制造业没有考虑到产品本身的质量、成本、利润、功能、开发时间以及客户的需求与偏好等问题,也没有充分考虑产品与资源、能源以及环境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这使得在生产的开始就存在潜在的环境问题。

(三)营销策略不恰当

“地沟油”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甚至会为“地沟油”事件十分气愤,这也引起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透过该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企业或个人的社会责任的缺失,看到了企业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人们的健康,忽略了人们对绿色消费的需求。

(四)产品运输与仓储不合理

制造业没有考虑运输路线、运输交通工具的“绿色”问题,可能造成重复运输和迂回运输;企业自营物流比例大,第三方物流比例小,造成社会运输车辆过多,引起空载运输、对流运输、迂回运输等不合理现象[3]。制造业生产一般都是占地面积比较大、大型的产品,在仓储时产品入库没有进行合理的安排,使仓库利用率降低。仓库分布不合理造成的迂回运输与重复运输,导致仓储成本与运输成本的增加等。

(五)物料回收系统不完善

在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中,一般而言,产品的报废就代表生命周期的终止,仅仅是“材料——商品——废物”的简单流向,没有实现废物的再利用和再回收,这样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废物处理的财力消耗。

四、我国制造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措施

(一)从源头实现绿色采购

选择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材料。在选择材料是要考虑环保性,把性能、可利用性、可降解性等作为选择材料考虑的因素,在具有良好功能的基础上市环境得要保护。

(二)创新可循环生产链条

明确绿色制造工艺的标准。绿色设计联系着产品的开始和再一次的循环过程,涉及材料的采购、产品的制造、商品的销售、废物的再循环等过程,所以在设计环节要充分考虑到各个环节的环保问题,从源头上就控制产品的环保性,减产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降低废物率,提高再回收性[4]。

(三)关注消费倾向并实现绿色包装

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受绿色营销战略的影响很大。现在,消费者的绿色意识逐渐提高,追求的不再仅仅是廉价,更加注重健康环保。消费者消费理念的转变也要求生产者们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绿色包装是在包括减量化、再使用、再回收、再循环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的产品包装,从根本上消除产品包装给资源、环境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合理进行运输与仓储

创新运输方式。物流的安排应考虑运输过程的能源消耗、运输过程中的泄露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适当的对运输方式进行创新。如联合运输、夜间行车。绿色交通工具等。

充分利用仓储资源及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在仓储的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实现绿色仓储应做到注重仓库布局的合理性、实施科学化的物资仓储管理。

(五)建立分层次回收与利用系统

绿色回收处理系统大致包括三部分,一是建立废旧产品和废弃物料的回收渠道的建立;二是在处理废弃物料和废旧产品的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三是协调好处理过程中各方的权益关系。(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 邹素琴,穆春霞,陈芳.美丽射阳,梦想还有多远——关于美丽射阳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J].山西青年.2013.

[2] 胡剑龙.房地产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1.

[3] 阴旭光.制造业绿色供应链构建与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2.

[4] 李虹,田生.低碳理念下我国物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路径浅议[J].天津经济.2012.

猜你喜欢

绿色供应链制造业资源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建筑业工程管理优化
绿色供应链管理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我国冷链物流企业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