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互联网+”下的审计方法改革与发展

2015-10-21刘加利

2015年37期
关键词:审计方法互联网+互联网

刘加利

摘 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高新技术伴随着两会上“互联网+”的提出,吸引了全国各个行业、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信息技术给现代审计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促进了现代审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审计方法的演变与发展。然后,从持续审计方式、总体审计模式、联网审计三个角度出发,研究了“互联网+”环境下审计方法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审计方法;联网审计

一、引言

随着经濟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极大的改变会计环境的同时,也使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今年两会的政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这个概念,未来的互联网也会像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的电一样,作为一种生产工具,给每个行业带来效率的大幅提升。从审计的角度分析,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跟不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审计方法的革新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这也为“互联网+”下的审计方法研究奠定了基础。所谓“互联网+”下的审计方法是将现代化高新的网络信息技术与审计方法相结合,创造出网络环境下的审计创新。它将会对企业传统审计方法的理念、思维、方法和组织结构产生颠覆性影响。

二、“互联网+”环境下审计方法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目前,大数据伴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对全球的经济生活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的高新技术为现代的审计方法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因此作为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为了促进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牢固而熟悉的掌握了有关大数据、云计算的内容及有关方法论。

(一)持续审计方式的实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了解决审计结果与经济活动的时差问题,“持续审计方式”这种审计方法将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审计组织实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通过与其他信息技术较好的交叉融合,使非结构化数据数据化的同时会帮助审计人员获得更多的明细数据,从而使他们对问题的判断能够进一步具体与深入。持续审计方式的实现方法有多种,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方式就是代理式技术(AT)与大数据、云计算相结合。AT技术通过网络与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系统链接,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传送各类数据包含非结构化数据,然后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以风险为导向,充分依赖数据,转变为先分析、后立项,让审计项目立项更加的科学。

具体实现方式为:审计组织利用AT技术通过网络与被审计单位建立业务和数据系统的接口,在开发的持续审计系统中固化非结构化数据和数据分析模块,该模块是利用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在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分析出有价值的数据,以及企业可能存在的一些风险,实现在线的风险预警。对于发现的风险数据及超过预警值指标登记为疑点,并建立实时审计工作底稿,然后按照重要性程度归类、核实,甚至有些时候需要派遣现场审计人员进行现场核实,以较好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利用和数据的实时分析利用问题。

持续审计方式,若站在企业内审的角度,则是推行日常经营监控审计,其是ERP环境下一种新的审计模式,在线审计方法。内部审计通过日常经营监控审计将原来进行集中审计的工作转变为日常动态跟踪监控审计,在监控的过程中规避和预防企业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ERP系统和ERP审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为日常经营监控审计搭建了良好的工作平台,使内审在该平台上充分发挥其职能。ERP系统的应用,使企业的内审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为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提供支持,为企业提高效益提供更多的附加值服务,同时内审人员可以结合先进的审计方法及信息化所带来的数据支持,将大量的数据瞬间进行分析、判断,得出审计结论,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内审人员还可以结合ERP审计信息系统中的AIS功能(审计信息/数据分析系统),从系统审计和业务审计两方面对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审计。这里的系统审计指的就是内控审计主要是对系统开发、系统配置、用户权限设置等进行监控和检查;业务审计主要是对财务报表、业务报表等内容的监控和审核。

(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开展联网审计提供机遇

联网审计在技术实现上一般需要四个模块: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处理。然而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导致联网审计模式实施和运行的成本比较高,如一次性成本中的软硬件成本、人员培训费用;经常性成本中的人员成本、软硬件维护成本、风险控制费用等。因而成本、技术等问题制约了联网审计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云计算的出现打破了审计信息化的瓶颈,其相关的理念和技术恰好可以解决当前我国审计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云平台会提供服务于审计工作的相关硬件和程序,当企业用户能够访问任何从云端获取的计算机和IT服务,在IT基础设施和应用软件的资本投资可能会大量减少,因此云计算不需要用户频繁地投资构建新的基础设施、培训新员工及频繁地升级软件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联网审计的实施和运行成本。同时在联网审计环境下需要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而云计算最主要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海量数据处理技术即对TB甚至PB级规模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在云计算环境下把海量数据分布到多个结点上,将计算并行化,利用多机的计算资源,加快数据处理的速度。因此云计算的出现正好符合了联网审计的需求。

云计算环境下联网审计的实现途径主要有:(1)被审计单位使用云平台。被审计单位在云平台上运行自己的应用系统,存储自己的电子数据。如果审计单位要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联网审计,则是被动的在云计算环境下实施。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审计单位最好是借助被审计单位的云平台,运行云平台上的审计数据分析软件,利用云平台强大的计算能力完成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的分析,获取审计证据,并将其返回给审计端,完成联网审计的审计工作。(2)审计单位使用云平台。审计单位利用云平台提供的服务和设施服务,在云平台上运行自己的应用系统。即把从被审计单位采集来的电子数据存储在云平台中,借助云平台强大的计算分析能力对采集来的数据分析取证。至于审计单位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需求来决定。

三、结语

“互联网+”的提出推动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此时的“互联网+”就是一个“风口”。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正如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所言:“互联网+”就像一股苍劲有力的飓风,重构着经济版图,让顺势而为者“扶摇直上”,也让漠然无视者抱憾出局。在云计算、大数据正如火如荼的今天,要想紧紧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新机遇,实现审计领域的提质增效发展,必须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战略部署。(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谭青.鲍树琛.云计算影响下的会计与审计[J].财会研究,2015,(02),pp.27-28+32

[2] 朱琳.浅议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安全[J].网友世界,2014,(02),pp.16

[3] 魏祥健.云计算环境下的云审计系统设计与风险控制[J].会计之友,2015,(01),pp.101-105

[4] 郑子法.ERP系统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创新[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3,(03),pp.3-6

[5] 刘萍.持续审计_信息时代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J].华中师范大学,2013,(04).

[6] 于洪波.ERP环境下在线审计方法探讨[J].会计之友,2012,(25),pp.83-88

[7] 牛艳芳.薛岩.孟祥雨.云计算环境下的审计业务模式变革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4,(07).

猜你喜欢

审计方法互联网+互联网
通讯企业财税风险及审计方法刍议
审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方法的运用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