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甸姚关现存滇西抗战遗迹保存现状的调查

2015-10-14李月江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调查现状

李月江

摘 要:滇西抗战文物是研究滇西抗战的实物资料,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抗战文化遗产。但这组抗战遗迹的保存现状令人担忧,措施亟需加强。

关键词:姚关;滇西抗战遗迹;现状;调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经过了资本主义的探索而跨入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虽经历了帝王兴衰,朝代更替,风风雨雨,沧海桑田,但祖先创造的中华文明令世界所昂慕,令世人所惊叹。然而翻开历史老人的记载卷,却有让炎黄子孙愤慨的一页——抗日战争——滇西抗战。

1 历史背景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在中华大地上肆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华儿女奋起反抗。抗日战争第4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太平洋战争,疯狂南进,相继侵占越南、泰国、马来亚、缅甸等地,在中国西南的滇缅方向制造了一个新的战场。

1942年4月29日,日军乘虚攻占腊戌,以装甲车为先导,并用汽车载运步兵的快速部队沿滇缅公路挺进。5月3日窜入滇境之畹町,4日进占龙陵,同时派出飞机54架,对保山这座毫无空防的千年古城实行了惨绝人寰的狂妄滥炸;5日上午进至怒江惠通桥西岸;10日日军侵入边城腾冲。侵略军进占滇西之龙陵、腾冲、松山,截断中国西南之国际交通路线,企图进据昆明。至此,怒江以西大片国土沦入敌手。中国远征军凭借怒江天堑,在怒江东岸施甸境太平、酒房、何元境沿江设防据守,经多次交锋,挫败了日军东进企图,遂稳定了战局,并与之隔江对峙了两年之久。

在危难时刻,抗战最前沿的施甸人民同仇敌忾,积极参与到抗战中来,倾其所有,配合军队内惩汉奸、外御强敌,组织人、财、物支援抗战,参军的参军,支前的支前,劳军的劳军,为抗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通过各族群众的努力,滇西抗战取得了胜利。

2 姚关滇西抗战遗迹

在抗战期间,为加强防守,我远征军在沿江布防外,还在邻近相关地方设防驻守,以防敌人的偷袭和进攻;并广为宣传,动员群众积极参加到抗击侵略的队伍中来。

1.杨家山碉堡群。杨家山碉堡群位于姚关镇富阳村民委员会吴家庄自然村东500米杨家山山顶,南北走向布局四个碉堡,碉堡由数千米战壕联成一个整体,其中一号和四号为钢混结构,二号和三号为土木结构,大小基本一致。一号残存南北壁面,“喇叭口”射击孔清晰,长3.8米,宽3.5米,高1.3米,壁厚0.6米,射击孔有二,东北侧射击孔完整,东南侧射击孔已残;四号钢混结构部分深埋地下,只可看到塌陷的土坑部分,连接的战壕残宽4.0米,长360米,深0.5~1.0米不等,将整座山顶包围一圈;二号碉堡只见土坑和左右两侧射击孔痕迹,残存战壕长10.0米,宽2.0米;三号碉堡覆盖物已塌陷,现存土坑长6.6米,宽5.3米,深1.0米,战壕宽窄不一。四个碉堡,由战壕连为一体,面东背西,处于山梁之“鼻”尖,下为陡坡,前景较开阔,5公里内之动静可明察,对湾甸、旧城方向形成严密的防御之势。杨家山碉堡群距离打黑渡55公里,是1943年11月,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71军87师259团在日军偷袭打黑渡口后为加强打黑渡至三江口一带江防而构筑的防御工事。

2.杨美寨樊有学墙壁抗日标语。姚关樊有学墙壁抗日标语位于施甸县姚关镇杨美村民委员会杨美寨一组樊有学大院东厢房后檐墙壁。樊有学大院,始建于1931年,樊有学所建,坐北朝南,四合院式布局,穿斗式瓦房面结构两层楼房,现存正房、东厢、厅房,面阔三间,西厢已拆除。在东厢后檐墙面书有滇西抗战宣传标语“抬起头来,挺起胸膛,竖起脊梁,立定脚根”,落款不详。字迹系用紫土等配料书写于白墙,字体楷书,每字80厘米径方。该标语,是滇西抗战时,259团在驻防姚关期间的宣传标语,于1943年由259团某营某连金排长所写。

3 现状及问题

1. 杨家山碉堡群布局完整,痕迹清晰。因年久,碉堡表层覆盖物已不存在,加之无正确的加固防护措施,长年雨水冲刷,碉堡和战壕两侧土方塌陷,战壕被两侧坍塌的泥土填起。碉堡被当地居民取钢材造成破坏。群众在杨家山山顶耕作、放牧,对其保护存在较大影响。

2.写有标语的房屋年久失修,梁柱椽糟朽严重;墙面长期暴露,日晒雨淋,墙体墙面部分分离,粉刷层酥碱脱落严重,只可分辨出五字(部分)。标语无恰当保护措施,字迹已部分模糊。

3.群众的保护意识不强,对碉堡和标语的人为破坏较大,特别是标语,其建筑随时都可能被拆除,必须对其进行抢救性的保护,

4 保护建议

姚关镇,施甸县南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施甸的南大门。近几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姚关镇紧紧抓住国家、省、市各级重视和发展旅游小镇的重要机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有力推进了姚关旅游小镇向前发展。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集镇面貌得到明显改善,规模得到明显扩大,旅游发展初显端倪。在这样的一个发展环境中,姚关镇的旅游建设离不开滇西抗战这一文化内容,只有重视和保护好这一文化遗迹,其发展的内容才会更丰富,才会更有特色。为此,对这一遗迹的保护,提出建议:

1. 划定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在此范围内,应退耕还林还草,禁种农作物和随意放牧等;

2.加强日常监管、维护;恢复和保持生态环境不再遭到破坏。

3.争取对碉堡进行必要的清理,进一步研究其内涵,开发旅游价值;

4.加强对标语的保护和规划,特别是采取更多的科技手段,防止标语字迹进一步风化和生物腐蚀;同时对标语进行修复时注意维修中的专业性指导。

5.通过报纸、电视、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宣传。

6.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积极争取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小结

此次调查工作,我觉得做得不是很深入,很全面,做得还不够。调查的结果令人吃惊,群众对其认识全无,保护意识淡薄,保存的状况不容乐观。

姚关现存的滇西抗战遗迹,是研究滇西抗战的可靠实物资料,是日本侵略军侵犯疆土的铁证,是施甸人民参加抗击侵略的有力证据。虽然它只是一个点,一个面,但却是姚关、施甸、保山乃至全中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人民群众的一笔宝贵财富。应得到重视和合理的保护。对此,需要我们做的还有很多工作,我们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在姚关发展生态旅游的今天,我认为文化建设应着重从以下七个方面:1.保护姚关史前文化;2.弘扬邓子龙靖边文化;3.挖掘契丹文化;4.宣传抗战文化;5.打造布朗族文化;6.开发自然景观;7.强化古镇建设。

猜你喜欢

调查现状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