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逍遥神仙居,醉美人间梦

2015-09-29

中国生态文明 2015年1期
关键词:仙居神仙瀑布

□ 石 婷

逍遥神仙居,醉美人间梦

□ 石 婷

云雾缭绕人间仙境

第一次听说有一个地方叫作“仙居”,顾名思义“仙居”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当时孤陋寡闻的我想当然地以为这是当地的人们为了宣传而后改的名字,同时也让我有了亲临“仙居”一探究竟的想法,来进一步证实自己浅薄的猜想。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如愿来到了仙居,更有幸游览了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南境的神仙居景区。

古人恋仙

“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诗仙李白曾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佳作,将仙府名山寄予了雄伟的意境。虽很多人将诗中天姥山认为是浙江新昌县天姥山,然据史料考证和两处景色风貌的判断,李白“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的天姥山实则为仙居境内韦羌山神仙居一带的山水。《名胜志》亦有记载:“王姥山在仙居界内,亦名天姥山,相传古仙人所居。”

公元1007年,宋真宗踏马神游西罨寺后大发感慨,说此地“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于是下令将台州永安县改名仙居。据光绪《仙居县志·寺观》记载,西罨寺是北宋高僧崖禅师建造,当时香火兴旺,住着好几百僧人。随着历史更迭,风雨侵蚀,当年的西罨寺已寺毁成墟,钟声不再,但那些曾经令帝王侧目的风景却依旧“枝繁叶茂”,于是西罨寺有了新的雅号“神仙居”。

宋大理学家朱熹亦发出“地气尽垂于此矣”的惊叹。《嘉定赤城志》载,“上有石室户牖,至春深雾重,樵者隐隐闻箫鼓声,盖神仙之所宅也”。清代翰林编修潘耒在《游仙居诸山记》中云:“天台幽深,雁荡奇崛,仙居兼而有之。”

绿野仙踪

脑中回荡着李白的诗,踏寻古人的踪迹,不禁思量,是哪般仙境令神仙喜欢,古人留恋?

仙居幽幽神仙居,神仙居以西罨幽谷为中心,融险峰、幽谷、秀林、奇瀑于一体,总面积15.8平方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火山流纹岩地貌,地貌景观丰富而集中,包括台、门、嶂、峰、洞谷,以及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象形石,堪称“火山岩地貌的大观园”。景区内山体巍兀独立,如刀削斧凿,迥然各异,处处引人入胜,且一景多变,移步换景,奇峰异石、妙趣横生。有观音岩、如来像、迎客山神、将军岩、睡美人、十一泄飞瀑等100余个景点。身临其景,处于袅袅雾霭之中,大有飘飘欲仙之感。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景韵勾勒得淋漓尽致。

奇峰异石

从北天门进入景区,一座高耸入云的峰柱呈现在人们眼前,是景区最突出的一座山,高703米,叫“鸡冠岩”,它神幻多变,不同角度观察,如雨后春笋、似神笔画天、像风帆起航、拟仙翁观瀑、若天马行空、肖金鸡报晓,一点六景,可谓移步换景。

这里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从前有个婺州学子游玩到此,看见一个樵夫坐在砍好的柴上看书,学子傲慢地说:“小樵夫,本人从未听说有读书人会打柴的,更未见过砍柴人会读书的,今日我就要和你对上一对。我以这担柴为题,听好了,‘百斤柴,值十文钱,可煮一锅米粥’。”这对联有明显轻视樵夫之意,不料樵夫想也不想就答道:“半截竹,制一支笔,能写万言文章。”学子暗暗吃惊,这文句与文意都要远远超过自己,真是地灵生人杰,连樵夫也这样有文才,这奇山秀水,是养育人才的地方!虽是一则比文弄墨的小故事,学子利用“百斤柴”喻为可烧饭的能源,而樵夫将“半截竹”道出其文化及精神层面的价值,两人各抒其意,且不论其文采所长,这“百斤柴”、“半截竹”何尝不是仙居人对资源能源再生利用的生活智慧,对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不断探索,对大自然的崇尚与尊重。

将军岩和睡美人是大自然赋予神仙居独特的灵气与魅力。远看两座巨石坐落于一片杉林的上方,不知是哪位仙君的写意一笔,其中一座巨石仿佛活生生刻下的将军,神态俊朗,英俊挺拔,眉宇间带着威严,又似乎夹杂着些许爱怜,嘴巴微张,似乎在诉说着什么,遥遥注视着前方。顺着将军凝望的目光,一位头戴花环、姿态优美仰靠着山崖的美人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在将军的守护下恬静安详地睡着。在民间更是流传着“将军恋美人”的美丽传说,话说将军恋上了仙居的美人,然而人间的皇帝和天上神仙也都看中了美人的容貌,于是将军遭到皇帝和天上神仙的反对,并因此发生了争斗,皇帝先落败,三天三夜后,将军被神仙点做一块顽石,美人因忠贞于将军,随之一头撞死在山石上,化作了一块美人石。“将军峰”、“美人石”千百年风雨锤炼后,岩石上依然是那张棱角分明的将军脸,对着沉睡的美人遥相凝望,微微张开的嘴仿佛在对游人说一个字:“嘘”!他是让游人不要吵醒了他心爱的美人,不要破坏他们如此美好的生活。山谷中云雾缭绕仿佛是空气中激战的硝烟未尽,又似乎将军为保护这里和谐的景象蓄势待发、随时应战,誓死守候这片宁静祥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将军美人山盟海誓过的杉林里长出了许许多多的“连理枝”,我们平常看杉树都是单棵直立,这种杉树因为枝干上有许多倒挂着的刺状叶片所以叫刺杉,其奇特之处在于一个根部有两根主干,所以就叫作情侣林,这情侣林连理枝也就是将军和睡美人至死不渝的爱情见证。

天柱峰,又名观音山,海拔870米,如一通天的石柱,远远望去宛如一尊观音菩萨的坐像,她头顶纱巾,双手合十,双目微闭,端坐在莲座之上,对面是千仞绝壁,似为一卷卷无字的经书。云起雾涌之时,脚下群山尽掩,如仙境般虚幻飘渺,云海之中的观音山更是成为了这方山水的守护神。

游赏奇峰异石,约三五好友一起争辩山石形象,巨石凌空,或像龟鱼对望,或雄狮回首,或松鼠望天,或苍鹰觅食,或井底之蛙,如石猴悟空,或小猪跳涧,时而豁然开朗,时而困惑不解,快哉,快哉!

清潭飞瀑

神仙居地形复杂,山势险峻,崖谷纵横成清潭飞瀑,交相辉映,各显风采。奇山异石、涧潭溪瀑,一路游山一路玩水。山是魂,水是灵,仙人也是爱水的。

神仙居最美的瀑布当属飞天瀑,瀑高百余米,说它美,在于它的水随着季节与雨量的变化,随着风的吹动会呈现各种各样的状态,夏季的雷雨过后,如一条怒龙、震天撼地,即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最好诠释。阳春季节,则变得轻盈,柔美。在风季,瀑布会随风飘荡,形成“S”形的曲线飘落而下,放眼望去像仙女身上迎风飘舞的青纱带。水量小,风也不大的时候,若游人站在瀑下大喊,瀑布受声波的影响呈现出时急时缓的变化,宛如被惊吓的小姑娘。

除了婀娜多姿的飞天瀑,十里幽谷方圆四百平方米范围内接连布置了变幻莫测的十一泄瀑布,象鼻瀑是第一泄,位于“象鼻锁涧”的洞口,瀑布左右两侧山体尤如两只大象把守着大门,在两条象鼻的交汇处有一泉高几十米瀑布直泻而下,故称象鼻瀑,该瀑终年不枯,落差数十米,水势汹涌,如银河直泻,轰鸣咆哮,空谷回声。

第二级瀑布位于“象鼻锁涧”的涧,较飞天瀑略短,落差数十米,但水势汹涌,如银河直泻,悬空落潭,翻银跃雪,轰鸣咆哮,空谷四声,像万面战鼓齐擂动,让你足享耳目之美。飞流溅沫处有一深潭,名罨源潭。据《光绪仙居县志》记载,罨源潭“上有盖石如罨然,洞口冥冥,莫测其底,石上坦平,方个数丈,遥仰大潭,迥不可阶”。潭中的这块巨石从整体形状看极似一只巨大的乌龟,故此景叫做“神龟卧潭”。古代每逢旱岁,白塔、皤滩一带的乡民们常到此求神祈雨,屡遂心愿,颇为灵验。这些传说也为碧波潋滟的罨源潭蒙上了一层神奇的雾纱。

第三级瀑布下面是一圆形深潭,它的深度有5米多,是景区中最深的潭。潭水碧绿,宛如一块湿润的翡翠。这潭有个高雅的名字,叫“仙女沐浴池”。在西安有个有名的“华清池”,是专供杨贵妃沐浴的,而这个“仙女沐浴池”是专供“睡美人”沐浴的,每当夜深时,美人在将军的守卫下在此沐浴更衣。

第四级瀑布沿斜壁而下,水势平缓,温顺柔和,恰似一位温柔如水的美女,所以叫“美女瀑”。岸边有块硕大的卵石,叫“天鹅蛋”,恐怕这是世上最大的天鹅蛋吧。

第五级瀑布的潭形如一个金元宝,称此潭为“元宝潭”。第六级瀑布下面本没有潭,水顺势流走。传说神仙广成子到此正口渴,就变出一口碗来接水喝,他觉得这么好的水白白流了可惜,就把那碗留在这里盛水,但他又怕过路的人把碗拿走了,就拿碗侧身往岩石一按,故而此潭称为“玉碗潭”。更为奇特的是在这支瀑布的上方,还有一支瀑布,瀑布下面的潭尤如一只“银勺”。三级瀑布形成了“银勺玉碗金元宝”的奇特景观,于是当地人想出了一句顺口溜:银勺、玉碗、金元宝,除了仙居哪里找?

第十级瀑布,能见到一道奇观,这水中的岩石像一棵棵大树的横截面,更无法断定这究竟是树桩的化石还是奇特的岩石?第十一级瀑布为“天槽飞瀑”,瀑底不是潭,而是一个狭长的的凹槽,槽内几十厘米到几米深浅不一,当瀑布水量大的时候,瀑布冲越过这个槽,像火星四溅飞射出去,堪称美丽壮观。

神仙居是一个天然的生态乐园,峡谷幽深,溪水清澈,空气清新。生物种类多样,有国家级保护动物110多种,各类植物144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95%。空气中的维生素——负氧离子含量可达每立方米8.8万个,比室内要高10~20倍,游走其中神清气爽、清肺健身,更有美容养颜的神奇效果,这里亦有“天然氧吧”之称。

观音洞

拾阶而上,108级台阶通往神仙居最大的自然洞穴,名为观音洞。洞内总面积196平方米,供奉着观音菩萨坐像,高4.2米。为什么刚好是108级台阶呢?佛家说,人生有108种烦恼,走完这108级台阶,也就意味着丢掉了108种烦恼。寺院里敲钟也敲打108响,寓意去除人生的108种烦恼,获得吉祥安乐。佛经有云:“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又说是一年当中有12个月、24节气、72候,合起来正好108之数,108响钟声代表了人们祈求时时岁岁平安。

仰头观望,洞顶有一只展翅的凤凰,翅膀、身体,栩栩如生,巧夺天工,造就了观音洞凤凰展翅、覆盖洞顶的风水宝地!这里还有一窟“仙水”。水从岩石里渗出来的,常年不枯,矿物质含量高,甘甜可口,沁人心脾。

仙乡寻味

呼吸着山的仙气、水的灵气,更不能错过乡野山珍。看过仙山仙水来到山脚下一排排整齐美观的三层农家小楼里,坐于“八仙桌”,轻嘬一口碧翠的仙茶,如入云端般舒畅,恍惚间,热情淳朴的主人就备好了一席仙居“八大碗”,用他们略带乡音的普通话自豪地询问着客人们游览神仙居的感受,哈哈大笑之余还会附上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八仙过海大战龙王之后,在回神仙居的路上,邻村皤滩鼓乐喧天,张灯结彩,遂降祥云去凑热闹,原来是村中首富吴员外嫁女,八仙当时起兴,一人做了一道好菜,采荷莲子、湘子海参、钟离翻碗肉、国舅泡鯗、洞宾大鱼、铁拐敲肉、仙姑肉皮泡、国老豆腐以示庆贺。仙居百姓将吃饭用的四方桌改称为八仙桌,婚宴上都用上八仙的八样拿手菜,并尊称为八大碗。谈笑间,一碗色若荔枝、大如乒乓的杨梅端来,若你想一口吞掉一只,那得有朱莉娅·罗伯茨的性感大嘴。主人洋溢着幸福的笑,边吃杨梅边讲道:“我们这里的瓜果蔬菜大家绝对可以放心,都是原汁原味原生态的农产品,是有机、无公害的绿色果品,并且有第三方检测机构专门检测,不洗也可以直接吃,呵呵……”。是啊,也正是在这一流的水、一流的空气、一流的土壤中才能长出如此红硕的杨梅吧!众人望梅止渴,跃跃欲试,一口下去鲜嫩欲滴、甘醇甜美,几只下去大有裨益,消暑生津、解渴止咳、健脾开胃、促进消化、食欲大增。仙居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日啖杨梅三百颗,不辞长做仙居人”,“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得到长安?”

一路涧潭溪瀑相伴,山石鸟木相随,浪漫传说萦绕,美味佳肴品味,此般灵山秀水的飘逸情怀正是山水相融、天人合一的真实写照,又有谁不是快活神仙呢!回到现实中,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进程中,有多少黑手伸入到这些美如仙境的自然灵地,有多少美景与历史已毁于肆意开荒、修路、建厂、掘矿之中,面对难以呼吸的生存环境和无处安放的精神追求,我们回过头来又想要亲近自然、追逐原生态,一切却已千疮百孔、难以重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何尝不是我们自己作茧自缚!若非不是仙居人世世代代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的风俗民情,全县上下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执着追求,神仙居美轮美奂的仙山秀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亦幻亦真的神话传说、有滋有味的农家菜肴便可能如浮云掠过一般成为追忆,心中不禁感慨良多,得一小诗:

梦开始的地方

雾霾笼罩京都蓝,

偶到浙东仙居界;

四方天门迎客来,

山径引入清幽谷;

将军遥望美人靥,

观音合十祈民安;

十一瀑泄珍珠落,

涧潭清溪鸟蛙和;

秀林奇山数不绝,

八珍滋味难忘怀;

神仙之宅心痴醉,

鬼斧神工美绝伦;

山水虫鱼万物生,

唇亡齿寒相依存。

(作者单位系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

猜你喜欢

仙居神仙瀑布
仙居杨梅卖迪拜 每颗售价60元
神仙也要自力更生
瀑布之下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杜光庭《題仙居觀》所咏地理位置考
自主
遇见老神仙
老神仙变魔术
瀑布
杨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