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辅导员工作协同与转型

2015-09-20高宝岩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研究型辅导员协同

高宝岩

(宁波大红鹰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宁波 315175)

论高校辅导员工作协同与转型

高宝岩

(宁波大红鹰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宁波 315175)

辅导员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包括学生学习、思想、心理、创业、就业等在内的多方面教育职能,事关学生全面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在当今复杂信息化、网络化、开放性社会环境下,面对知识、思想、文化多元化,辅导员工作必须建构有效协同机制,实现主体发展转型、工作理念转型、方法机制转型。

辅导员工作;协同;转型

1 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任务重压力大

任务重压力大是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现状和客观事实。可从两方面理解:

1.1.1 从任务解构

首先,任务导向成为当前辅导员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其次,这些任务主要来源于学校工作的不同主线:教学主线的学业管理任务(包括社会实践教学管理)、学工主线的学生管理任务(如社团管理、奖学助贷管理、学生活动管理等)、思政主线的思想教育任务(如班级管理、学生干部管理、党建团建管理、心理健康管理等)、后勤主线的生活管理任务等。再次这些任务之间由于学校行政体制而被相互分隔。可见任务之复杂性。

从理论上说,在一个任务导向的工作体系中,工作绩效通常取决于两类因素的相互制约:一是任务主体之积极性动机;二是健全的任务协同机制。然而分析表明:虽然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任务导向体系,但由于尚未健全任务协同机制,这种任务体系实际上处于某种低效率运行。

1.1.2 从压力解构

首先,压力表现为结构性特征,主要来源于任务、思想、责任、身份、晋升、生活等各个方面。为此,本课题组特意进行了调研,面向宁波地区高校,共计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图中百分比是指:回答“是否感觉到压力”问题的辅导员人数占比。 (见图1)。

图1辅导员工作压力解构

另外,由于目前大学治理结构及体制环境决定,部分体制外任务也被转移到辅导员工作体系,从而形成外生性压力。例如,面向大学生社会活动的管理任务。

其次,压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尽管可以通过某些治理机制(如绩效考核机制、目标责任机制)而得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但在某些情境下,仍会形成对辅导员工作的消极影响:当压力不能完全在正常体制内得到积极释放时,大多数辅导员通常会采取某些消极措施(甚至极端措施)加以释放。在这种情境下,压力必然转换成为工作惰性。显然,正是这种惰性成为当前辅导员队伍思想不稳定性和流动性根源。

1.2 角色边缘性倾向

在大学治理结构中,专业教师通常以“学历职称”划分出层级体系,行政管理人员通常以“职务职权”划分出层级体系,并以此建构大学“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两个不同的主体发展领域。在以学术为核心的领域,专业教师往往动用各类资源以寻求教学科研立身,在以管理为核心的领域,管理人员往往寻求职务职权提升。学历、职称、职务、职权、教学、科研通常也是各类主体获取经济收入和实现身份地位的基础。

然而,辅导员虽兼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作为教师却很少开堂授课,不同于以学术为主的专业教师;作为管理者却处于学校行政序列的最底层,职权权限和职权边界非常有限。这种双重身份以及双重身份的不彻底性,使得辅导员的角色扮演格外模糊,使其成为了大学的“学术边缘人”和“行政边缘人”。虽然现代大学建有辅导员发展和晋升机制,但目前大学治理结构实际上仍难以完全有效克服这种边缘性趋势。

边缘性倾向不仅严重影响辅导员的主体发展,导致辅导员队伍结构失调和较高的流动性,而且深刻影响辅导员对其自身工作价值和意义的理解。

1.3 专业化相对不足

首先,经验化倾向。在辅导员工作实践中,辅导员主体自身的经验及情感、情趣等,是开展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因素,对提升辅导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仅凭个人经验、感觉、情趣、偏好甚至主观主义意识去做辅导员工作,必将陷入经验化倾向。

其次,知识相对缺失。辅导员工作也是一项知识密集型工作,要求辅导员必须掌握和懂得相关知识。一般而言,除专业知识外,与辅导员工作密切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基础性教育管理知识、基础教育学知识、基础心理学知识、社会学知识以及相关政治与哲学知识等。这些知识是辅导员工作能力的基础,因此,辅导员工作必须建立在严格知识基础上,必须匹配有效知识结构。但根据我们发放并收回的调查表,分析后发现,仍有部分辅导员存在知识相对缺失(见图2)。知识缺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侵蚀辅导员工作效率。

图2辅导员工作知识结构

2 辅导员工作协同机制构建

根据对辅导员工作任务解构,我们可将辅导员工作归纳为“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成才成长为中心的五导体系”,即:学业教导、思想育导、心理化导、创业引导、就业指导。(见图3)

图3高校辅导员工作五导体系

“五导体系”的有效运转有赖于辅导员工作协同机制建构:

2.1 教学工作协同

协助和配合教务部门、教学单位、专业课教师协调教学管理。具体工作内容: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包括上课出勤管理、课堂纪律管理、教学秩序管理、课程作业管理、互动教学管理、考试管理等;加强社会实践教学管理:包括组织纪律教育管理、社会规范教育管理、安全教育管理。协调师生关系机制等。

2.2 思政工作协同

协助和配合两课教师、学工、党团等部门,切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它包涵了: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正确引导思想发展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正确引导学生意识形态发展方向;加强和推进学习型班级建设;加强学生心理辅导,促进健康心理发展;加强学生社团活动的思想导向等具体工作。

2.3 创业工作协同

协助和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学生创业教育及创业实践指导。具体工作内容有: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创业教育机制;加强学生创业实训,有效组织引导学科竞赛、创业创新竞赛;积极组织引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协调校企合作教育推广等。

2.4就业工作协同

协助和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学生就业教育及就业实践指导。具体而言,包括:贯彻学生就业工作制度、组织就业工作方案;掌握学生就业意向、就业思想动机;加强学生就业程序管理、就业信息管理;协调校企就业对接工作;协调就业困难学生就业辅导等。

2.5 动态协同机制

除上述四种协同机制之外,辅导员工作还应建立一种动态协同机制,其工作内涵、重点和中心任务应随学生主体发展而不断深化。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主体情境,辅导员工作应匹配不同的工作理念、方法和问题解决机制。

3 积极促进辅导员工作转型

3.1 主体发展转型

关键问题是:如何促进研究型辅导员成长?研究型辅导员是旨在以“自尊、自爱、自强”精神建树辅导员工作权威、在平等民主关系上确立自己“成长导师”角色,超越传统“服务、奉献、培养学生”的职责局限,同时开展一种研究与探索活动,能够掌握和运用相关科学理论、研究方法指导实践的专业性、知识型、学习型学生工作者,研究型辅导员是我国高校辅导员成长方向和发展趋势。

研究型辅导员成长既涉及辅导员工作实践,更是辅导员自身不断学习和知识建构过程。

首先应坚持不断学习。研究型辅导员不能仅凭经验工作,尽管经验是促进辅导员工作的积极因素。研究型辅导员必须将学生工作建立在知识基础上,应具有相关学科的充分知识,包括有关思想、政治和道德的理论素质,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以及辅导员工作伦理等观念。因此,必须培养辅导员良好学习品质。

其次应坚持不断实践。研究型辅导员必须立足于辅导员的工作实践,有意识地将所学理论与本职工作联系起来,深化对理论的认识、接受,培养运用理论的能力,逐步创新实践性知识。必须善于运用科学的手段、方式、方法,解决大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并不断提升辅导员工作实效。因此,必须培养辅导员良好实践品质。

3.2 工作理念转型

关键问题是:辅导员工作应如何坚持“德育首位”、发扬“以学生为本”原则?

辅导员工作理念是关于辅导员工作实践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指导辅导员工作实践的基本原则。

首先,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理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核心职能在于:第一,规范和引导大学教育方向;第二,促进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德育首位”原则是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直接而鲜明的表达。

其次,必须坚持“学生为本”理念。辅导员工作应当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服务于学生学习和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辅导员须对其自身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和工作过程形成科学认知,遵循所涉及的各任务领域的规律开展工作。

3.3 方法机制转型

关键问题是:如何探索和实践新型辅导员工作机制?辅导员工作承载着包括学生学习、思想、心理、创业、就业等在内的多方面教育职能,事关学生全面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在当今复杂信息化、网络化、开放性社会环境下,面对知识、思想、文化多元化,必须持续推进辅导员工作方法和体制机制创新。

首先,充分发扬辅导员工作优良传统。我国辅导员工作形成了自己相对成熟的体系和机制,如党建团建机制、学代会机制、情感机制、理论机制、道德机制、学生参与机制等。大多数辅导员对此也能够轻车熟路。应在新形势下不断加以推陈出新。

其次,根据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积极探索和实践新型辅导员工作体制机制:一是如何构建网络化工作机制;二是如何充分利用新型媒体;三是如何让促进辅导员工作信息化。上述三点也成为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之关键所在。

[1]杨世传等.论研究型高校政治辅导员培养[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5).

[2]杨继平,顾倩.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初步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3]戴锐.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成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

[4]花爱军,李凤芹.高校研究型辅导员发展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5).

[5]孙小芳.高校研究型辅导员提高途径及培养机制探析[J].实践与探索,2011,(10).

[6]潘宏凯.新媒体条件下培养高校研究型辅导员机制探索[J].理论探索,2012,(7).

[7]朱飞,秦永和.学术场域中研究型辅导员的内涵及其培养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1).

【责任编辑:黄素华】

On Universities Counselors’Work Coord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GAO Bao-yan
(Ningbo Dahongying University,Ningbo 315000,China)

Counselors’work,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universities,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udent management work,bearing the weight concerning student learning,thought,mentality,startups,employment,etc,and is a matter of student grow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Now,in a society exposed to complex information and networking,in the face of knowledge,ideas and cultural diversity,instructors must construct the effective coordination mechanism,to put students’self-development,working idea and working method into thorough transformation.

counselors’work;coordination;transformation

G64

A

1671-9565(2015)02-067-04

2015-04-12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甬商精神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渗透模式研究”(编号SCG193),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浙江‘创二代’再创业创新意愿调查分析”(编号13YQDY07YB)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宝岩(1975-),男,黑龙江双鸭山人,宁波大红鹰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研究型辅导员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以海洋环境保护课程为例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