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小学音乐教学

2015-09-10令旺岗

考试周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文化素养音乐教学学习兴趣

令旺岗

摘 要: 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中国的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在音乐课堂中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审美情趣,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现代多种教学手段,达到课堂气氛活跃、愉悦学生身心、开发智力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音乐教学 文化素养 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区域内,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抑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以满足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表现”的需要?如何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下面我结合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音乐教师的情感认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对音乐教师产生了敬畏心理,那么在课堂上就很难提起兴致,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音乐教学的顺利实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心理是纯真无邪的,老师只要做到跟孩子间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觉得你既像妈妈又像朋友,让这种关系具有巨大的“亲和力”,让学生喜欢你这位老师,让学生首先对你这位老师产生兴趣,自然学生就会对这门课产生初步兴趣。如:在面对音乐课上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时,教师不要当着其他学生的面大声呵斥他们,可以先找他们谈心,表明虽然他们有不太好的习惯,但老师依然关爱他们,如果他们能把坏习惯改正,则肯定会成为让老师和同学们引以为荣的学生。再如:不是每个学生都具备歌唱的自身条件,在面对唱歌跑调的学生时,如果我们用“音唱得跑调了”、“这样不行”等语言挑剔学生,则只会使学生对音乐课越来越失去信心,渐渐地就会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教师要十分注意发现孩子身上各种不同的优点和长处,并尽量使其放大和扩展,努力使学生能得到正面引导和鼓励。话语温和亲切,能使学生时时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形成进步动力,继而在这门功课上得到发展。如:可以用“你真棒!”、“再想想,你会做得更好”、“你很努力,再下些工夫肯定行”等类似的激励性语言评价,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改正缺点与错误,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真心爱他们中的每一个,是他们的知心朋友。

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师要带领小学生共同欣赏优美的音乐作品,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声音、乐器的声音辅助音乐教学,让小学生模仿音乐作品中动物的声音,进行活动训练。再辅导小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歌词,让他们模仿音乐作品自己写一些简单的歌词。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鼓励小学生模仿作品自己写音乐作品,一开始以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准确表达真实的情感为主,从而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素养,长期坚持,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在教师的引导下,小学生应该有针对地定期学习欣赏音乐作品,然后进行自由讨论,通过这样的趣味性欣赏活动,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兴趣,让他们在学习音乐作品的同时,养成积极动脑筋思考的习惯,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认知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欣赏过程中,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分析比较,有利于明辨是非,进一步提高运用音乐语言准确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教师可在不同阶段有针对地实时准备一些音乐作品,在欣赏过程中让小学生边演示边唱,加深他们对音乐作品中思想情感的理解,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强化一些音乐知识训练,对好的歌词反复记忆,通过有兴趣的歌唱比赛等训练活动,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激发创造意识,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找音乐作品欣赏学习,并且在学习和欣赏过程中逐步提高创造和想象力,进一步挖掘自己的音乐潜能。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赞可夫说:“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感受美、鉴赏美,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美和创造美。在审美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将音乐创造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等教学活动中,巧妙地唤起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引导学生在观摩、想象、联想的基础上,把对美的感受、鉴赏能力,转化成对美的表达、创造的能力,从而最终提高审美创造能力。例如学习《春天来了》一课,我根据歌曲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多幅春天的美景图,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唱感知歌曲表现的春天美景。在激发学生灵感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进行诗歌创作,个性化地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对春天美的感受。再如学习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时,可以从学生的童心、童趣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渐进式”创编歌词,在不改变歌词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个别词汇的创编,如把妈妈改成老师、爸爸、奶奶等,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而且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正如著名的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言:“音乐和旋律把灵魂引向奥妙。”音乐是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自律工具,也是实现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音乐教师不能再重理轻文、重技轻艺,而应该引导学生用心感知、体验音乐的美,丰富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让学生不仅能在音乐的殿堂中拥有怡人的韵律感,学会用心弦感受平凡的美,同时在难以比拟的音乐内涵中自觉地发现和追求美。

四、通过创造性提问开启研究性学习

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是创新的起点,也是达到教学目的前提。要将研究性学习活用于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在学生具有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进行创造性问题的发掘及提出。对学生进行培养时,提高其创新发明能力,问题的提出往往比问题的解决要重要得多。因为依靠知识、实验及技能等就能解决问题,但发现并提出问题需要对思维进行变革,产生创造性想象。以课题“我和国歌”为例,国歌是每个孩子都会唱的歌曲,但每一个学生对国歌的感受及理解并不相同。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建立想要研究的子课题。每一组学生想要研究的内容必然存在差异,所以学生想要研究的子课题也会不同,有的组可对“国歌背景”进行研究,有的组会对“歌曲的寓意及其艺术特点”进行研究,有的则对“国歌对国民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等等。针对一个主体进行多方面研究,学生必然会在没有思想束缚的情况下提出多方面的问题,因为收集资料及处理问题方式存在差异,最终的研究成果也将呈现出特色各异、百花齐放的局面。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让学生同时感受及理解别组的研究成果,使其对课题研究增加了解,深入掌握课题的艺术特质及含义。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创造愉悦的学习情景,尽可能使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与创造性,着力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让课堂变成欢乐的海洋。

猜你喜欢

文化素养音乐教学学习兴趣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